仲雪琴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妇产科 常州213000)
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其可发生在生产期三个阶段,即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 h、产后2 h至产后24 h[1]。产后出血若未及时治疗,会导致失血性休克,即使休克后获得救治,也可能引发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失血严重者甚至可能死亡。据统计[2],分娩产妇中约有2.5%会发生产后出血。为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产前应叮嘱产妇做好相关检查,评估风险因素,制定好防治方案。故我院对39例高危产妇产后预防使用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并将单纯使用缩宫素的39例高危产妇作为临床对照,旨在探讨高危产妇应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高危产妇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初产妇10例,经产妇29例;年龄 22~38岁,平均年龄(30.4±5.8)岁;孕周36~41 周,平均孕周(38.7±2.5)周;孕次 1~3 次,平均孕次(2.1±0.8)次。实验组:初产妇11例,经产妇28例;年龄 21~39岁,平均年龄(30.9±6.2)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2±2.4)周;孕次 1~4次,平均孕次(2.3±0.9)次。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缩宫素治疗:胎儿娩出后,立即予以产妇缩宫素(国药准字H19993526)20 U子宫体肌注。实验组予以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缩宫素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同时予以米索前列醇(国药准字H20094136)0.4 mg,直肠给药,置于直肠前壁处,即距肛缘约5 cm处。用药期间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并注意观察阴道出血量,若用药后出血仍未减少,则立刻补充血容量,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手术准备。
1.3 观察指标 (1)采用容积法、称重法测量两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并统计两组产后出血率。容积法:产妇娩出胎儿后,待羊水流尽,将聚血器垫在产妇臀下收集血液,最后将收集的血液倒入量杯中,准确计量。称重法:羊水流尽后,将特制灭菌纸浆垫铺于产妇臀下,产后2 h后进行称重,并放入另一张纸浆垫置于臀下,24 h后再次称重。产后出血诊断标准:阴道分娩者产后24 h出血量≥500 ml;剖宫产者产后24 h出血量≥1 000 ml。(2)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O2)。(3)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产后出血情况比较 实验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产后出血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产后出血情况比较(±s)
?
2.2 两组生命体征指标比较 两组用药前后HR、SBP、DBP、SpO2等生命体征指标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命体征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生命体征指标比较(±s)
?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3例,心率加快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实验组出现恶心呕吐2例,头晕2例,腹部不适1例,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为12.8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6,P>0.05。
产后出血为围产期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诱发产后出血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宫缩乏力:据调查,约有70%产后出血是因宫缩乏力导致的[3]。产妇顺利娩出胎儿后,不同方向走行子宫肌纤维收缩会压迫肌束间血管,减少出血量。但产妇过度紧张、羊水过多、宫腔感染、子宫畸形等均会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子宫松弛会减少对局部血管的压迫力,进而增加产后出血发生风险[4]。(2)胎盘因素:胎盘剥离会导致局部血窦开放,增加出血量;针对存在多次宫腔操作或多次刮宫史者,子宫内膜损伤程度大,容易引发胎盘粘连、胎盘植入等,进而引发产后出血;膀胱过度充盈压迫子宫或助产士粗暴按摩子宫等,导致胎盘滞留于宫腔内,影响宫缩,造成产后出血,且子宫腔内聚集大量的血块会增大宫腔,加剧宫缩乏力,形成恶性循环。(3)软产道裂伤(包括宫颈裂伤、阴道裂伤):宫颈裂伤严重会累及子宫下段,损害宫颈血管,增加出血量;会阴裂伤程度较轻(Ⅰ度),仅会撕裂皮肤及阴道入口黏膜,出血量相对较少,裂伤中度(Ⅱ度)会损害阴道后壁黏膜,部分撕裂至阴道后壁两侧沟,出血量较多,重度裂伤(Ⅲ度)已经累及肛门外括约肌、阴道直肠隔、部分直肠前壁,虽损伤严重,但出血量各异,可多可少[5]。(4)凝血功能异常:原发性血液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或因羊水栓塞、胎盘早剥等多种因素致凝血功能障碍,增加出血倾向。
产后出血不仅会影响产妇预后恢复,且出血严重者会危及生命安全,故预先做好防治措施至关重要。缩宫素为临床防治产后出血的一线药物,能增强子宫平滑肌兴奋性,促进平滑肌收缩。但该药作用时间短,需多次注射,而过量使用会导致强直性子宫收缩,引发子宫破裂、胎儿窒息等严重并发症,且单一用药仍存在出血风险[6]。米索前列醇为前列腺素E1衍生物,能促进子宫内前列腺素分泌,使子宫持续性收缩,且能软化宫颈,迅速关闭创面。此外,米索前列醇半衰期长,在体内能发挥1.5 h。口服、舌下、直肠给药是目前临床使用米索前列醇的常用方法,但口服、舌下副反应多,而选择直肠途径用药时,直肠黏膜可提高药物吸收率,增加治疗作用[7]。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前后 HR、SBP、DBP、SpO2等生命体征指标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高危产妇预防使用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可显著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且联合用药副反应少、对生命体征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