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学议创”教学范式;教学课例;高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11-0063-02
【作者简介】孙晓华,江苏省东台创新高级中学(江苏东台,224200)副校长,一级教师,东台市语文教學能手。
“学议创”构建了“以生为本”的课堂,实现了“师与生”,“教与学”主次关系的“翻转”。“学”是播种,重在求实;“议”是开花,旨在求真;“创”是结果,贵在求新。本文以苏教版高一语文教材《归园田居·其一》的教学为例,呈现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实践“学议创”范式的情况。
1.导入明标。教师呈现出课题后,首先以“问题”导入:我们已学过不少古诗,通常情况下,学习和欣赏一首诗从哪里入手呢?学生自然想到:作者是谁,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进而,教师和学生一起商讨出本课的学习目标:(1)了解陶渊明;(2)能够背诵课文;(3)欣赏本诗的写作手法;(4)理解作者在本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分析作者个性。
2.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完成两个任务:(1)回忆以前所学并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陶渊明其人、其事;(2)扫清文字障碍,用白话说出诗的内容。学生通过查阅身边的工具书,小组交流自学的成果。学生前后左右交流,相互纠正,会读和理解生字,达到疏通文意的目的。
3.合作探究。我们将“议”分为两个层级:一是“小组相互讨论”,二是“班级展示点评”。小组相互讨论阶段,教师在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后,以“问题教学法”推动学生思考,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讨论,集中讨论意见,推荐一名成员在全班展示。小组讨论的问题:(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围绕这个字,作者写了哪几个方面?诗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是写这几个方面的?(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陶渊明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手法?
“班级展示点评”阶段先让各学习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再让其他小组发表评价意见,或肯定,或否定,或补充,或修正。以学生点评为主,教师适时引导,最后基本达成共识。如第(1)题,“诗眼”为“归”,分别写了“从何而归”“为何要归”“归到何处”“归后如何”;第(2)题,本诗表达了陶渊明厌恶官场、热爱自然的情感;第(3)题,本诗运用了比喻、白描(诗中有画)、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等艺术手法。
“议”的过程是要引发、引导、引领学生思考,在形式和本质上保证学生大脑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议”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互帮互助,取长补短。通过讨论,争论,辨别真伪,求得真知。
4.拓展创新。我们设计了两个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第(1)题:在你心目中,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第(2)题:对当年陶渊明“辞官归田”的举动,你怎么看?
对陶渊明的为人,学生的评价基本是一致的。但对于陶渊明“辞官归田”的举动,学生却有不同的看法。持肯定意见的学生说:“陶渊明弃官归田是对的,因为他看不惯官场的污浊风气,不愿与那些官员同流合污。他一生正气,为官清廉。他遵循的是‘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所以他弃官归田。”持否定意见的学生说:“在那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追求功名俸禄,追求荣华富贵,在当时读书人眼里是光宗耀祖的盛事。陶渊明弃官归田不符合他所处的时代。”
姑且不论“肯定派”和“否定派”谁是谁非,我们认为,学生能从不同的视角去看问题,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这正是新时代的人所需要的思维品质,也是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要求。过去那种由教师一锤定音、学生只记“标准答案”的做法是极为落后的。我们的教学不能再用统一的答案去束缚学生,而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创新思维。
这节课最后,我们除了要求学生背诵本诗外,还布置学生自学《归园田居》另外四首诗。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增强整本书阅读意识,拓宽知识面,积累丰富知识。再通过同步练习,巩固深化学习效果。这体现了语文课程中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要求。从“听、说、读、写、思”的评价维度,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实践和课改探索使我们认识到,“学议创”教学范式只是基本范式,各学科可根据其自身特点加以调整。不同课型,如新学课、复习课、评讲课、实验课等,教学步骤也会有所变化。同一学科、同一课型因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是“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变,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目的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