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莉秋
(宁德市蕉城区第二中心小学,福建 宁德 352100)
中小学生的课程学习可以分为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浅层学习大多依靠机械记忆和重复训练,用较多“极端”的手段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一种只重视结果的教学,但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浅层理解”的层面上。[1]深度学习则不同,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投入学习情境,既可以掌握核心知识点,又能内化学习内容,在体验到成功的基础上,养成健康的学习动机和向上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培养具有独立性、创造性、合作意识和批判意识的优秀学习者。[2]深度学习过程中,要求学习者具有主动性、批判性和再建性,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提高和再创造。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不是自然形成的,很大程度是依靠教师构建什么样的课堂而实现的。以下主要以《乘法分配律》一课为例谈谈教师构建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的有效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普遍喜欢生动有趣的画面和内容,如果教师能积极解读教材,多领会教材中编者的意图,多联系生活实际,多用心挖掘一些可创设情境的因素,就会让学生的解决问题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就能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
比如《乘法分配律》一课,创设的例题是:“四年级有6个班。五年级有4个班。每个班领24根跳绳。四五年级一共领多少根跳绳?”这个相对于之前的例题:裤子45元,夹克衫65元,张老师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更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但是这还不够,教师需要有创设问题情境的意识,要努力积极地去挖掘情境因素来丰富教材内容,自然贴切地教学例题。教师可以补充创设情境:同学们都很喜爱学校的体育大课间活动,瞧,体育老师到体育器材室去给同学们领跳绳啦!经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会觉得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是应用于生活的,学习兴趣会提高,思维会更加活跃。在练习部分也是可以设计成闯关活动等来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故事情境法、制造悬念法、认识冲突法等。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趣味性、现实性、思考性、针对性和挑战性等原则,即要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场景出发,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有熟悉感,又要注重情境的可应用性和挑战性,让学生通过掌握解题技能后,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得感。
数学是一门建模的科学,数学上的任何知识在学习之后最终将变成一个定律、一个概念、一种方法。深度学习其实就是探究学习,探究数的运算,图形与几何、排列与组合的规律以及模型建立等。模型思想本身也是一种规律意识,都需要从特定的原型出发,一般都要经历观察、实验、操作、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一系列过程。
在《乘法分配律》一课,笔者为学生建立了“初步感知——提出猜想——举例验证——总结应用”的模型思想。具体说来就是在例题(6+4)×24和6×24+4×24这两道算式算出得数是相同的之后,在它们之间画上一个等号,初步感知这两道算式是存在着联系的。虽然先算什么和后算什么不同,但是最后算的都是10个班级一共要领多少条跳绳。然后让学生观察等式,提出猜想,接着举例验证,最后总结规律,推广应用。教师经常性地渗透模型思想,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规律,发现数学的美,进而保持学习动力为后续深度学习和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般认为,所谓创新精神就是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的一种精神。“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在学习过程中,有思考、有质疑、有批判,才能发现新的问题,并尝试通过努力来解决问题,如此才能激发创新思想和创新举措。但是,学生的创新潜质不是与生俱来,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善于引导,通过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以《乘法分配律》为例,乘法分配律最初是乘法对于加法的分配律。教师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当乘号变成除号时乘法分配律还适用吗?引导学生举例验证,例如:32×(30-2)与32×30-32×2让学生算,发现2个数相加现在变成了2个数相减,这两道算式依然是相等的,说明这是乘法分配律的推广运用,发现乘法分配律对于减法也同样适用。为了让学生记忆乘法分配律,老师提出: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乘法分配律呢?学生集思广益,有用文字、图画、语言等进行描述记忆,其中有学生大致想到这样一个比喻:a、b好比爸爸、妈妈,小括号代表家,乘号代表爱,爸爸妈妈在家的时候一起关心爱护他们的孩子小c;出了门,爸爸的心里惦记着小c,妈妈的心里也惦记着小c,他们永远是最亲的一家人。有学生经过教师的提示想到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帮助理解和记忆乘法分配律。就是2个等宽的长方形组合成的图形有两种计算面积的方法,一种是先算两个小长方形的长的和再乘宽,一种是先算两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再求面积和。这两种方法就是互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由此可见,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深度学习的开展。
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是螺旋上升的过程,在教授新知识时,要注意与已有知识点的关联,体现数学本身的逻辑性和教学过程的连贯性。这样做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帮助学生实现循序渐进地阶梯式发展。在此基础上,达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要求,即让学生在理解了数学的同时,在思维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也同步获得发展。[3]因此,提倡教师在讲解新知时尽量要回顾整理一下旧知,使新旧知识有效衔接和贯通。以《乘法分配律》为例,笔者在新课导入部分安排了计算(37+63)×9和37×9+63×9这两道数学热身题,除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外,还兼有唤醒学生凑整的简便计算方法思想和帮助学生复习运算顺序的潜在目的。授新课后,在学生发现规律后笔者让学生再回到导入部分的这两道题,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左边的题算得又对又快,体会简算的好处,激发简算的意识。紧接着给出练习题:算一算,比一比,每组中哪一题的计算比较简便?验证凑整计算的好处,培养学生凑整计算的意识和能力。接着再让学生回顾以前有没应用过乘法分配律,比如12×3等,其实就是算10个3和2个3的和。教师经常性地让学生关联新旧知识有利于学生温故知新和再学习、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