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到底”式高中思政课深度教学
——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为例

2019-03-28 10:02蔡莉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朝代中华文化笔者

蔡莉

(三明市第二中学,福建 三明 365000)

深度教学,要求教师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独立思维水平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既强调知识教学,又强调情感调度、思维启发,更注重理想信念的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培育。[1]深度教学的成功实施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精研教材学情,锁定靶心选择素材,简约而不简单,避免放网盲捞、简单堆砌,避免学生上完课产生“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精力和兴趣耗费在纷繁杂乱的素材上,教学效果也只是“浅草才能没马蹄”,素材开发式教学强调以素材为载体并贴合教学目标进行开发式创作,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和精巧的思维导引路径,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激趣引思活知启智,达到沉浸式学习,让学生在稳定的教学情境中“安静”地思考,一材到底式教学符合教学规律,是实现深度教学、达成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本文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为例,探讨具体实施方略。

一、精选素材,有的放矢

高效优质课堂构建首先要精选素材。有的放矢地选择素材,要求做到三点:第一,精选符合“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素材,使之成为“巧妇”手中的好“米”,与学生认知能力、心理状态相契合;第二,在全面领会教学大纲和三维目标的基础上精选素材,让素材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服务;第三,素材必须具备统筹各个知识点、调动课堂气氛、激发思维热情、凸显教学特色的功能,甚至通过“一材到底”的线索性作用,创设集约高效的课堂效果,给学生带来流畅自然又酣畅淋漓的听课快感。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中,笔者在把握三维目标基础上,抓住本课的教学特点,知识内容虽不多也不难,但立位高远、眼界博大,关键要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文化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自信心,并建立文化危机意识和文化使命感,进而落实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经过多次筛选,最后选用线索型素材《朝代歌》:“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通过对本素材的开发性运用串联起本课知识点:中华文化独特辉煌历程、基本特征、见证、衰微及重振。一材到底,主线清晰又能旁逸斜出,在笔者抛出的一个个问题中,学生积极思考、兴致满满,在一次次回答后不仅掌握本课知识,而且油然而生出对中华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一材到底”的教学对素材的展示过程和方式也要求精选。笔者作教学设计时,摆脱大众思路,果断去除传统教学进行课堂导入时对其他三大文明古国的大篇幅视频和文字展示,导入时提出“四大文明古国各自经历了怎样的文化历程”,请学生课前预习完成,上课时就用教科书上的两段文字和两幅图说明中华文化的独特辉煌历程,完成课堂情境的创设,然后引导学生一起书写并吟诵《朝代歌》,完成中华文化独特辉煌历程的教学。对汉字和史书典籍的呈现,教师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整理成课件进行分组展示,而是把这个知识点作为副线并入《朝代歌》,既激发思考又简化课堂素材。在教学手段上也作简化,只利用传统板书和师生问答对话完成教学。板书主要内容即本课的主体素材《朝代歌》,而其他板书内容则围绕主体素材展开。

二、开发素材,兼容并包

线索型素材的运用,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素材进行创造性开发使用,以三维教学目标为主,以培育核心素养为导向,立足学情特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选用能激趣引思的辅材并设置“跳一跳摘桃子”的问题,在对课本知识结构全面精细把握的基础上,对原始素材进行二次创作,笔者对《朝代歌》作了如下开发利用:

首先,把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的解析作为副线并入主线《朝代歌》,提出问题探究与合作:1.为什么中华文明历史脉络如此清晰?2.为什么不能说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3.汉字发展演变经历了几种字体,请以“马”为例,到黑板前来,在相应朝代边的版面上写下各种字体。学生共同回答了前两个问题后,各组又派出书法高手写出“马”的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以及辅助字体,草书和行书。笔者此时又抛出一个问题:从“马”字的演变历程总结我们汉字的演进特点及其意义所在?学生带着对亲自参与写出的一系列的“马”的亲近感,自然而然地总结出:我们的汉字经历由繁至简、由图像化转向符号化,越来越易于学习传承传播,为书写中华文化和传承中华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学生一起借助历史知识和课外知识完成探究问题,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黑板上写的同学和座位上看的同学共同经历一次历史回眸和思维激荡,氛围热烈、兴致高涨,这个基于基础素材的开发式探究活动,让学生对汉字的发展演进一目了然,并形成鲜明的感性认知,促进知识内化,并形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里笔者考虑甲骨文和金文的“马”字比较生僻,所以预先查找资料以备填补知识漏洞之需,也给文化生活课堂带来一次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和学生才华的契机,拓展学生认知,提高课堂参与度与学习自主性。

笔者继续“马”的话题,提出探究:历史上有个关于“马”的有趣的故事——田忌赛马,请同学介绍这个故事内容,并且说明这个故事的出处。借着学生对“马”的兴奋度还在,顺势提出的问题已经转移到下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在一个统一的思路里保持思维活跃,而不是另起炉灶,有利于提升课堂效率和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调动。学生保持着高涨的热情,回答了《史记》、司马迁、孙膑、齐威王等有效信息。此时教师回归主线,在《朝代歌》的“汉”字下打了个记号,同时又在“春秋”“战国”“宋”画下划线,抛出问题:我国历史上存留了丰富的史书典籍,标注出的朝代创作了哪些著名的史学著作?学生又回到五千年文明的中华历史长图上,其纵线一贯的史学视野被打开,藏在头脑里知识库的信息被激活,纷纷举手回答,《春秋》《左传》《战国策》《汉书》《资治通鉴》等史学著作被嫁接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长河之上,心中自然而然涌动着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延展素材,八面来风

素材的运用,既要满足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又要满足授课教师个性化的设计思路,除了要根据素材内容“进行适当加工,以创设更能清楚体现教学逻辑、符合教学需要的议题与情境”,[2]以期达到理想的集约化教学效果,达成核心素养。这个过程必须坚持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的原则,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源头活水,最能滋养理论,对素材进行延展时,“通过设计植根学生生活,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真实情境,营造生动有趣、多维诠释的生态课堂,聚焦教学目标的达成点,让静态文本知识流淌起来,从而涵养学生的核心素养。”[3]笔者就史书典籍的“相关链接”进行关联拓展,介绍梁启超发表过著名的史评:中国传统史学著作皆为“帝王将相的家谱”,并提倡创作新史学,推崇记录“匹夫匹妇”即普通老百姓的家常历史。实际上在我们的宗族文化里,每个姓都有自己的家谱。笔者以自己“蔡氏族谱”为例,告诉学生本族族谱上记录着一位历史名人。学生一听兴致勃勃地猜起来,“蔡伦”“蔡襄”“蔡京”(集体爆发一阵善意的笑)、“蔡元培”,师生在同乐中互动。笔者加了一句提示:他乃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学生集体喊出“蔡襄”,一片羡赞之声令课堂气氛热烈活跃且和谐,有一个学生感慨“怪不得老师写字那么好看”。趁此机设置问题:寻根问祖,请同学们和大家交流交流自己的家族历史,介绍历史上有什么名人,自己的先祖和中华民族国运兴衰起伏有着怎样的关联?这个问题燃爆了学生的发言热情,笔者设定发言时间为5分钟,并把这个问题留作课后调研探究题,要求学生回家查询家谱,询问亲人,写成一份调查报告上交。

本框的最后一目“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是本课难点,此处教学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对中华文化近代的衰微产生文化自觉,建立起文化危机感和文化责任意识,并能从社会实践意义方面进行理性思考和探究,认识到创造文化新辉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而达成政治认同、理性精神和公共参与的素养。笔者依然借助主线,提出探究:《朝代歌》只写到清灭,那么此后近百年,我们的民族经历了什么,应该如何续写该诗呢?(友情提示:此诗押“悠”韵脚)此时学生既诧异又兴奋,在政治课堂上可以让他们露一手诗文功底,并且用的是他们熟知的近现代史的知识。小组合作展开续写研讨时,人人积极参与,动脑又动手,有的信心满满,有的眉头紧锁,有的胸有成竹,有的抓耳挠腮,整个教室变成火热的诗文创意课堂。5分钟创作时间完成,展示各小组成果,各有千秋。

素材开发式利用,就是深度挖掘素材、并对素材进行适度创作,使其达到与教学目标间的最大关联,最大程度承载教学任务,可以节约素材展示成本,减少学生对新情境的接受和适应时间,同时能对学生进行深度思维的训练,激活知识存量,让思想动起来、知识活起来、激情迸出来、课堂燃起来。一材到底的课堂如“白雪红梅”的情境,明快简洁,教学效果就如“琉璃世界”般透亮清晰。虽然在实际教学中并非每一课都能做到一材到底,但是尽可能让课堂使用精简素材完成教学,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目标,也是贯彻落实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猜你喜欢
朝代中华文化笔者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老师,别走……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猜朝代
朝代谁也不服谁
朝代谁也不服谁
不懂就百度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