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敏
(三明市三元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三明 365001)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1]也就是说,让学生学会思考远比传授知识更重要。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发布。在所有核心素养指标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最核心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是培养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现代中国公民的主战场。对于物理、数学等科学知识,学生不会有信不信的问题,而在信息时代条件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价值观的塑造再也不能像传统教育那样依靠灌输和训诫,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让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审慎分析之后,形成内心的认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
但是在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有些教师认为教会学生课本知识,让他们考高分,就是成功。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这些教师上课就是对照课程标准,将考试大纲里的知识点罗列出来,课堂上提问对答案,答案对完后如果时间许可做些简单的适应性练习,如果时间不允许就直接背知识点。这样的课堂,学生的知识目标是落实了,而且落实得很好,但学生能力目标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根本就无从谈起,也别提学会思维了。因此,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德育课程,让学生学会思维,让学生的思维被“看见”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教师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组织教学、设计教学,让学生学会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可视化”呢?
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指出:用记忆替代思考,用背诵替代对现象本质的清晰理解和观察——是一大陋习,能使孩子变得迟钝,到头来会使他丧失学习的愿望。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是对“填鸭式”教学的描绘。这种“填鸭式”教学,只会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却不能引起学生的观察、理解和思考,而缺乏思考就得不到知识。在有些教师的观念里,只要上课有提问就能培养学生思维;而且大部分教师的提问不过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这样的一问一答并不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因此笔者认为,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运用议题式教学,可以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一框《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
湖北荆门24岁青年王玉菲在送一对车祸受伤的母子去医院的途中,闯了一次红灯,违规越线两次。事发后,交警部门在了解了事件真相后,赞扬了王玉菲的见义勇为行为,并决定将对王玉菲的这3起交通违法行为不予处罚。
某校八年(3)班同学围绕“违章救人就不用受处罚吗”展开了激烈讨论,下面是同学们讨论的两个观点。
观点一:司机违反交通规则要受行政处罚
观点二:司机因救人违反交规可以不受处罚
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探讨你们赞同哪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2]
笔者设计的这个情境,以争议性议题“违章救人该不该罚”为起点,直面社会冲突,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进行思维辨析。结果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有小组认为“司机违章就应给予惩处——司机王玉菲闯了一次红灯,两次违规越线是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他做了好事就享受特权,因此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给予惩处”;有小组认为“司机因救人不予处罚的决定是妥当的——王玉菲违章事出有因,且没有造成严重危害,他助人为乐的精神正是当今社会需要大力弘扬和提倡的,因此不予处罚的决定是妥当的”。
议题式教学最显著的特征是“议”,“议”好了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就落实了。在本课中学生的“议”如果仅限于上述两种观点,就没有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这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第三种方案?经教师点拨后,学生提出了第三种观点:交警应给予王某违章处罚,但同时应对王某的见义勇为行为给予表彰,这样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同时又彰显了道德的力量,实现了情与法的统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笔者选取的这个问题情境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直面社会冲突,引导学生从更加宽广和辩证的视角去多维度地分析研究对象并做出判断,从而提出更多的解决方案。合作小组通过对议题的分析、评价,帮助学生澄清一些两难认知,加深理解,提高深度学习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信、正直的品格和批判精神。这种议题式教学既让教师看到了学生的集体智慧,同时也让学生的思维被自己、被同伴、被教师看见,大大激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和成就感。
学习唯物主义的我们都知道,思维本身是无法被看到的,教师的课堂提问、运用议题式教学,学生的思维“被看见”的机率能有40%就不错了,而这是远远不够的。那么,用什么方式能让学生的思维“被看见”呢?——绘制思维导图。比尔·盖茨说:“未来的资讯开放之路将会由掌握思维导图和脑力开发的人来引导。思维导图能够将众多的知识和想法连接起来,并有效地加以分析,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创新。”[3]思维导图利用图文并重的方式,使思维得以显现。笔者在实践中,主要在预习和复习时要求学生绘制思维导图。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一框《公民基本权利》教学时,教师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将预习成果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在课前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一方面了解了学情,就能够确立促进学生自觉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另一方面看见了不同学生对本框的不同思考,就可以选择正确的教学策略,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收集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并将其分类,发现大抵上有以下两种思维导图(见图1、图2):
图1
图2
对比以上两种思维导图,教师看见了学生对本框教学内容思考的不同层次。图1这种思维导图,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编写特点没有掌握;图2这种思维导图,学生则掌握得较好。于是教师制定了这样的教学流程:生生答疑——师生答疑——课堂巩固训练——强化提升训练这样四个环环相扣的环节。在“生生答疑”阶段,展示图一这部分学生的思维导图,由图2学生指出图1学生的不足,帮助完善思维导图;在“师生答疑”阶段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较好的学生对本框的思维导图再进行完善,形成了以下相对较为完善的思维导图(见图3):
图3
在后面两个环节中,教师可根据本框的重点、难点设计习题,在课堂上直接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思考的深度。同时,在预习和复习课时要求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既可以看见学生的思考又能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方法,学生就能用本学科的思维方式观察世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应对来自真实生活的挑战,将学科知识内化于心。
陈友芳教授认为:思想政治学科的命题必须实现根本性变革,即由单纯注重学科知识理解与运用的考查转向学科知识、学科语言、学科思维并重的考查,这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及其高考评价体系的必然要求。[4]基于学科素养测试的阶梯,思想政治学科测评体系应该强化对学科思维方式或思想方法的考查。学科思维方式是一个学科认识世界独有的价值观念、分析系统和研究工具。[4]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方式。
例如:在统编教材八下第八课第一框《公平正义的价值》教学时,教师展示这样一则材料:
新闻:2018年2月23日,教育部公布《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要逐步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直至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继续清理和规范中考加分项目,尚未全面取消体育、艺术等加分项目的地方,要从2018年初中起始年级开始执行。[5]
运用所学的公平知识对上述新闻进行点评。
本题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相关事实进行评价,教师可结合题目,根据评价性试题的要求,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①国家层面:新闻说明国家重视教育(考试)公平;②社会层面: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教育部公布《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有利于实现高考、中考公平,反对特权,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③个人层面: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把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除此之外,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时政点评题的分析框架: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进行思考。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运用议题式中心教学法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要求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看清不同层次学生的思考;适应学科测评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方式,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用自己大脑思考、自我教育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现代中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