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
(芜湖市第二十四中学,安徽 芜湖 241000)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原则。2016年6月28日实施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1]首次提出了法治素养的概念,并明确提出法治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特别强调了思政教师的重要作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进而指出,思政教育“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他认为,思政教育“要在学生心灵深处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需要法治素养浸润人心。
法治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运用法治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的素质、修养和能力”。[2]法治素养对于保证人们尊崇法治、遵守法律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人良好的法治素养,是在学习中升华、内省中完善、自律中养成,实践中锤炼的结果。青少年法治素养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受教育的程度,更大程度上是跟他所在学校的法治教育有关。道德与法治教师既要在静态上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更要在动态上让学生具备能够运用法律知识,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的思维和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让每一位学生的内心都形成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仰。
根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青少年学生应具备的法治素养是:
1.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比如,普及宪法知识。坚持宪法至上,了解国家权力机构的职权、人大代表的权利、决定权和表决权的区别。初步了解国家机关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权利和权力的区别。了解民事法律活动的基本原则。了解国家的三大诉讼:刑事诉讼(官告民)、行政诉讼(民告官)、民事诉讼(民告民)。了解罚款和罚金的区别、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刑罚的种类。知道维权的途径、诉讼和仲裁的区别等。
2.崇尚法治精神,具备运用法治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的素质、修养和能力。了解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理解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价值。树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意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平感、正义感,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能够依法处理纠纷,做到理性维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的要求。《我国青少年法治教育发展报告(2018)》[3]指出:我国青少年的法治价值观已经初步养成。青少年初步形成了遵守法律和运用法律的意识。但由于青少年尚未有成熟的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使观察、分析问题还不够全面深入,因而,道德水准和法律意识有明显的易变性。就不同青少年群体中行为的表现来看,具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青少年对法律常识的掌握水平仍然偏低。随着依法治国理念和基本方略的实施,各级各类学校普遍设置了法律基础课程,但青少年学生仅在有限的学时中获得法律知识,而这类公共课引不起学生足够重视,导致个别青少年学生自觉性越来越差,自我控制力越来越弱,容易突破道德防线走上违法歧途。
2.守法思维、公民意识与程序思维仍需进一步强化。由于青少年群体受各种思潮影响,更加注重实现自我价值,把规章制度视为束缚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对法纪教育存在逆反心理,甚至把法律视为儿戏。对程序违法行为以及程序违法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缺乏必要的了解。
3.遵法守法用法意识不强。相当部分青少年虽然法律知识懂得一些,但没有达到遵、守、用的高度。运用法律知识辨别是非的能力,依法维权的能力,解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
4.树立权利义务相对等的观念,法治观念在整体上须进一步加强。宪法至上、民主法治等理念还没有初步建立。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实践中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教科书是学生最常接触的文本资源,也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为我们进行学生品德、法制、社会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教材只是一种文本,需要教师深层次地解读课程标准。可以巧妙利用书中的插图,恰当利用书中的绘本故事,合理使用书中的小游戏,充分利用学生生活资源;教师还可以搞一个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已经知道哪些法律常识,对哪些法律常识感兴趣。然后把一些社会热点结合课程标准,对学生进行普法知识教育。比如,深化宪法知识教育时,就可以引用宪法司法化第一案——齐玉苓案、孙志刚案等来告诉学生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让学生了解有关民事侵权行为的法律规范和基本原则时,可以找一些校园安全意外伤害事故典型案例、校园暴力事件典型案例等让学生知道民事侵权行为及如何维权的相关法律规定。
课堂是学生普法工作的主要阵地,要充分利用主题教育将安全教育、廉政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励志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专题,与法治教育内容相整合,在教学内容中有针对性渗透。要在各学科课程中挖掘法治教育因素,如:语文教学可以利用课文阅读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历史教学可以结合历史重大事件让学生了解人治、法制、法治发展的进程,知道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生物教学可以引用大学生捕鸟获刑、硫酸泼熊事件等社会热点事件,对青少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爱生命、热爱自然教育;体育教学可以通过竞赛项目、游戏互动,对学生加强诚实守信和规则意识的教育与培养,等等,不一而足。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促使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要激起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一要结合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内容,把国情、国际关系和国际贸易规则等基本常识联系目前的中美贸易战,告诉学生我们要关心世界发展趋势、维护世界和平,知道合作才能共赢。二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要知道学生的潜在能力是很强的,他们自己能解决很多问题。多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自己提出答案。三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法律是我们自由、幸福生活的前提。在讲述民事侵权行为,依法行使权利,理性维权方面,可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侵权行为来告诉学生如何根据法律规定提出主张维护权利。比如,在向学生讲授买卖商品涉及到商家有欺诈行为如何维权时,教师就可以把知识拓展一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不同,可以主张的权利也不同。比如食品、食品以外的普通商品、商品房等,消费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以主张的权利均有所不同。通过一些常见案例让学生感受学习法律的重要性和趣味性。通过了解商家构成欺诈必须承担惩罚性法律责任,告诉学生一定要树立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
要充分利用各种法治教育元素,利用宣传栏、电子屏、法治漫画、师生书画作品等实现环境育人。可以通过建立普法阅览室宣传国家立法大事件、一五至七五普法进程、法制与法治、法制教育与法治教育等依法治国理念转变的历程,还可以学习消防安全标志、交通法规标志、播放法治微电影等形式引导学生阅读、观看、讨论。可以在学校中建立热点思辩、模拟立法、模拟听证、模拟调解、模拟法庭等活动室,帮助青少年从小培养法治思维理念,养成运用法治思维习惯来解决和探讨身边小事和国家大事。
第二课堂是将课程系列化、教育生活化变成现实,通过问题导向体验式的社会实践与学习活动,有利于提升其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学习探索力,让学生在历练中成长与收获。普法教育可以通过第二课堂采取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将法治精神和法律知识通过图片、影像、实景、游戏等形式多渠道展现。比如,通过普法辩论赛、模拟听证、模拟法庭等形式提高学生法律知识水平,同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通过参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互动体验中获取基本法律常识。
青少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后备力量,培养青少年法治素养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加强初中学生法治教育,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青少年从知法守法到提升法治思维、培养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教育工作者应当自觉向学生渗透规则意识、法律信仰等观念,强化道德导向,突出法律内涵,引导学生自觉履行义务,形成德法交融的法治信仰,真正成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