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闽娟
(东山县第二实验小学,福建 东山 363400)
吴忠豪教授在《期盼语文课的美丽转身——从“教课文”到“教语文”》一文中提到,同样教学《太阳》这篇说明文,大陆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研究太阳特点(远、大、热),以及太阳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而台湾教师定的教学目标,则侧重于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吴老师还转述了这堂课后台湾教师的话:“大陆的语文课主要是在讲课文。”在吴老师看来,“语文课不应该讲课文,而应该教学生学习的方法”。[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可见,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以课文(或阅读材料)为例子教学生会阅读,进而爱阅读、终身阅读。换句话说,阅读教学是在“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中学习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是在做“语文的事”。所谓做“语文的事”,简言之,就是“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2],要教给学生学法,重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它强调回归语文的学科特性,以课本为载体,以语言文字为根本抓手,其内涵和“语文味”的内涵是相通的,符合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
众所周知,任何一篇课文,可教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教师到底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作为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心中有数。那么,抓住了培养学生语用能力这个根本目标,教学中就能有的放矢,化繁为简。如何在40分钟内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呢?
关于课文在“写什么”,很多学生不用教师教自己也可以读懂的,而“怎么写”却是学生不容易读懂的。综合学生“读懂”和“读不懂”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理解、学习“怎么写”,即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来的及其表达效果,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触摸春天》是人教版第八册第五组文的第一篇课文。第五组文的主题是“生命的美好”。翻开文本,眼前展开一幅画面:在明媚的春光里,一个小女孩穿梭在百花间。她终于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缓缓伸出双手,拢住了一只蝴蝶。蝴蝶在她的指缝间跳跃,她的脸上流露出惊讶。一会儿后,她松开手掌,蝴蝶飞走了。
这位可爱的小女孩就是文章的主人公安静。她是一位盲童,可是她却用盲人独有的方式,触摸春天,体验春天,享受春天。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告诉作者和读者一个道理——无论是谁,只要他(她)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就能创造和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美丽世界。
本文教学目的有两个:其一,引导学生感受主人公热爱春天、热爱生命的感情,进而体会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其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内涵子,领悟其表达效果。
四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在三年级已有了相当的基础,在识字学词和阅读方面也懂得了基本方法,所以生字词放在课前,让学生以自学为主。课堂上就要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但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对学生来说仍有挑战性,学习本文时,他们可能关注更多的是安静这个人所做的事,以及安静的行为给他们带来的震撼,而对作者是怎样表达出震撼反而缺少关注,也就是学生关注点更多在“写了什么”,而不是“怎么写”。
根据以上情况的综合分析,笔者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喜欢的句子。
3. 理解课文内容,能用“抓关键词、联系生活、联系上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4. 能在读文、想象表达中体会盲童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为理解课文内容,能用“抓关键词、联系生活、联系上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是在读文、想象表达中体会盲童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基于教学目标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可检测性的理念,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设计既有“达成度”又有“行为动作”,目的在回答“到哪里”和“如何去”这两个问题,因此,本节课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就体现在第一课时的应达到的学习要求;“可操作性”是师生均有“活动过程”和“活动内容”。当然,“活动过程”和“活动内容”主要是指向学生,为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参与学习创造了条件;至于“可检测性”则从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等目标体现出来,同时,学习目标也包含了“学习方法”,如能用“抓关键词、联系生活、联系上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为此,本课时在教学方法上侧重从以下两方面做好“语文的事”。
“读”,永远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正如叶圣陶所说:“阅读总得‘读’……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3]如果“读”缺席了,理解、感悟就缺乏有效的支持。结合单元训练的重点和本课的教学重点,笔者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学习句子品读的方法”而展开教学。为了突出这一教学重点,每一个环节都把“读”摆在突出位置。在引导理解、体会“流连”一词时,先理解其意思,再引导学生通过读文、观察插图、想象说话、朗读等深入体会句子意思,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像刚才这样,抓住‘流连’一词深入学习,体会句子的方法就是‘抓关键词’。”
接着,在第三自然段的交流学习中,笔者出示“交流提示”:
1. 我画出的关键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从(词语)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对第二自然段学习“抓关键词体会句子”这个方法的迁移运用。同时,在第三自然段的学习中,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质疑”等方法,自己去发现和体会关键句子的意思。
此时,学生已总结出体会句子含义的几种不同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放手让学生运用刚才学习的方法自学第四自然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师就应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其中引导学生想象、表达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本节课,笔者多次运用了这种学习方式。第一次,在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中,让学生想象“吸引安静的除了课文写到的桃花、月季花,还有什么?”在想象表达中,学生懂得了,作者用了“流连”这个词语把安静对春天的喜爱具体地表现出来了。第二次,想象安静曾经一次次跌倒,一次次受伤,深入体会安静对生活的热爱。第三次,角色体验,想象自己就是安静,在想象中像安静那样拢住蝴蝶,体验那“神奇的一刻”,与安静零距离对话。第四次,在说话训练中,想象安静“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这样的说话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想象的能力,还深入体会了人物情感,而且丰富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第五次,在“小练笔”作业中,让学生进行延伸想象,写出安静丰富的内心世界:“安静的心飞过小区,来到哪里?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摸到什么?想到了什么?” 通过这一问题,学生的想象被激活,情感被调动,语言得到发展。
这样一次次的想象、说话、写话练习,就是一次次很好的语言文字训练。语用能力的培养就不是一句空话。
总之,笔者认为,如果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目标去设计教学,每篇课文的“例子”作用就能得到有效地挖掘,得到充分地利用。这样,学生的学习不仅能找到很好的载体,还能亲历学习过程,使阅读、积累、运用三者紧密结合,从而提高学习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如此,语文教师就可以说,做好“语文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