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宇
(福州华侨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4)
在文本与阅读对话中,阅读者应有自己的阅读情景,个人体验,如果不去发现这些与众不一样的独特感受,那么这个文本必然是建构失败。语文文本教学在于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于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过程中,调动阅读积累与文本形成共鸣,从而提升自己对作品的感知和鉴赏能力。靳健教授高度强调了学生在文本解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重要性。他说文本阅读的过程,就是“每个语文教师和学生都是在不断对文本进行阅读重构和创新的过程”。[1]
阅读重构与创新是在自我修为、能力水平、个性特点、情趣审美、鉴赏等相互融合下,阅读主体对文本的阅读体验、理解、顿悟的功能重新组合后的创新。因此,这种重构与创新是独特的。当然,教师在阅读重构与创新过程中,不能是随意的,而是按照自己对文本的体验、理解、赏析后的直观结果,也是遵循教学大纲、考试标准后的主客观的统一。因为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契合度不仅要契合课文内容与形式的教学精要和单元教学目标,更要契合学生的现实水平、发展需求及可能性。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自己的阅读教学活动,利用自己的阅读经验与阅读感知、理解和鉴赏与文本产生一种共鸣或者差异性的张力,从而完成作品的认知整合和建构。
一般认为,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活动必须严格忠实于原作者的创作意图,要接受到原作者的引导和约束,这样才能准确解读到文本。罗伯·格里耶说:“读者只须观察作品所描写的各种事物、动作、言语和结局,毋须寻找超出或少于他原有生活和死亡中的意义。”他强调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寻找愉悦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在尊重原作者的创作意图的基础上,以积极的姿态进入文本,是一个难题。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在于文本是否能满足学生的阅读欲望和阅读愉悦感。这种愉悦和满足感会激发学生积极的兴趣。因为学生觉得,他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做呢?教师的解读只能是一种引导,所取得的实效,也就是着眼于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鉴赏作品,进行美的表达和创造。发现和创造文本的美,必然要契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进入文本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在很多人看来,教学契合度与个性创新解读似乎存在一定的矛盾。教学契合度要求读者尊重文本原作者的主张,不能随意解读或者歪曲解读文本,否则失去了文本的本身意义。另外,教学契合度也体现了教师要根据授课对象学生的能力水平、发展需求及可能性来解读课文。因此,教学契合度对教师的文本解读提出了较高的难度。而这个难度体现的考量就是有效性。归根结底一句话,教学契合度体现了教师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体验,走进文本,对文本进行鉴赏和审美创造。后现代课程理论中的杰出代表美国著名的课程学者威廉·F.派纳(William F.Pinar)则认为,文本阅读是一种特别复杂的对话。他认为“复杂对话借助于学术性知识、生活经验、社会历史等内容以及辩论、探讨,讲演、倾听、写作等形式,达到对自我、他人、社会、历史,乃至世界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并在这个过程屮实现自我的转变和社会的重构。”[2]当然,这种重构是基于学生运用思辨能力,经过师生差异质疑、批判阅读、沟通对话、理解融合的一个复杂过程,对文学批判性阅读的结果。而不是随意的歪曲文本,脱离文本而自我解读文本。文本、教材设计者、教师、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形成较好的契合度。
“学生应该具备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3]这是新课程改革给语文课堂设立的标准。在语文文本阅读实践中,它着重强调了语文阅读三种关键能力的培养: 思辨能力、迁移能力、审美能力。这里重点谈谈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是文本解读创新的灵魂,它指的是能对文本进行分析、推理、批判、判断等思维活动并能对这种活动进行识别、分析、批判和辨别的能力。在文本《苏武传》中,如何评价苏武九死一生仍对皇帝至死不渝的效忠?苏武看似愚忠的背后,更要看重他对大汉的尽忠,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在封建时代,皇帝代表国家,国家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上。学生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应学会思辨精神,通过不同文本的比较、批判,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自我审视,找到自己的答案。
在教学中课堂文本解读不要求样样俱全,但是要有效(亮点),学生能收获1-2个新的创新思维能力点,那这节课就是有效的,也就成就了教学契合度。正是因为这些契合度,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奠定了基础,提升学生文本阅读效能。
因此,文本理解的效果,多取决于教师和学生相辅相成、教学相长的结果。从培养语文素养的效用来看,学生会得到审美鉴赏的提升,自主批判创新能力的养成。因此,教师要超越文本本身,以学生的阅读需求服务,进而提升学生语文文本阅读重构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