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秀颖
摘 要: 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政治学基础”课程,是政治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课程之一。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借鉴“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从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选择、学习效果评价等角度,开展“政治学基础”课堂的教学设计,并对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中心 教育理念 课堂教学
“政治学基础”是行政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是政治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课程之一。作为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价值性十分强的课程,“政治学基础”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突出的问题,比如学生兴趣不高,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效果不理想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改革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发展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有影响的三大教育学说之一[1]。他认为作为学习者的人天生就拥有学习的潜力,如果学习内容与学习者个人需求相关,而学习者又积极参与,这样的学习就有效[2]。
1998年10月5日至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了大会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指出要“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把学生视为教育改革主要和负责的参与者,包括参与教育重大问题讨论、评估、课程及内容改革,制订政策与院校管理等”。从此,“以学生为中心”理念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并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尝试。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政治学基础”课堂教学实践
在“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试图通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使用适切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在“政治学基础”课程中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1.教学内容的多元整合
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充分考虑大学低年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运用政治学理论认识和理解转型期社会政治现象,初步掌握政治学理论体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笔者收集了国内和国外比较有影响力的政治学教材,将知识体系、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比较,国内教材知识体系比较完整,概念清晰,适合初学者,国外教材注重案例切入,联系国家时事,比如总统大选、走廊游说、著名判例等,还有一些教材侧重研究方法的比较,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层面详细分析了政治学的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综合比较各类教材及各高校的课程开设情况后,我们在教学中设计了9个教学单元,分别是:(1)政治与政治学;(2)国家;(3)政治主体;(4)政治体制;(5)政治权力;(6)政治行为;(7)政治民主;(8)政治文化;(9)政治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近期发生的时事巧妙结合,鼓励学生关注时政热点,通过PC网站、手机网站、APP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众多渠道,获取新闻资源和课程资源,结合政治学基本理论与方法进行传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就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并对学生适时进行正面引导。
2.教学方法的多种尝试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关注学生学习风格和心理状态,结合课堂特点,选择和设计了一组教学方法应用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1)用适时的“提问”吸引学生。
经验表明,传统的教师独白式的授课效果差强人意,教师沉浸其中,学生则神游天外。在教学改革中,我们试图改变这种情形,用适时的提问吸引学生积极参与。采用如下提问方式:第一种是教师提出问题,自己回答[3]。学生感受教师语气变化后,自然而然集中了注意力,并及时思考,这时,教师对问题的问答能给学生留下印象,学生会了解教师为何提问,怎样提问,又怎样回答。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习得符合政治学学科范式的理论思维和解决问题方法。第二种是就某一主题,教师先抛出一个问题,由学生思考后回答。在课堂开始时提出一个具有时效性的政治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在讲述一定原理之后,请学生回答,鼓励学生不要考虑答案对错,重在参与,并在期末考核评价中适当提高活跃学生的平时成绩。第三种是鼓励学生在课堂及课后积极提问,不要怕学生打断教学进程,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适当控制教学节奏,请全体学生认真讨论,踊跃回答,使学生在问答中思考,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
(2)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关注学生学习全过程。
课堂教学中,我们利用Flash、PPT、电子邮件等手段给学生提供了完备的讲义、课件、复习参考题等教学资源。对学生进一步探讨某一问题的需求,教师在课间答疑,并鼓励学生通过邮件、微信、QQ等通信手段与教师进行讨论。例如,某学生在课后通过阅读教师推荐的书籍,产生了这样的问题:“大家普遍认为过大的收入差距是有坏处的,我之前没有深入了解这个问题,只是直觉上同意。但是最近在读一本书,它对公平的一些阐述让我反倒疑惑了。我们假设在一个社会中,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都满足,这种情况下,为了谋求较低的收入平等程度而去劫富济贫,是不是意味着对公平的一種伤害而不是维护呢?这样是不是助长了个人的不努力?”这位同学想深入理解“公平”概念及政治社会中实现公平的相关政策,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对学生进行进一步引导,给学生提供自己的观点及一些参考书,指导学生提出研究假设,进一步搜集信息,想办法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发掘学生的科研潜能,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提高教学质量。
(3)精心组织课堂讨论。
精心组织的课堂讨论是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课堂的一种最直接方式[4]。我们在第一次课上就给学生推荐了一些政治学经典著作和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分组,每组人数控制在6人—7人。确定分组后,给学生6周左右时间,用于课下进行小组分工、阅读、收集资料、制作PPT等工作。在学生做好准备后,拿出1次—2次课进行小组演示和课堂讨论。例如,在阅读《旧制度与大革命》的过程中,小组组长总揽读书报告的内容大纲,根据组员的特长和兴趣进行分工,并负责最后整合,组员则各有侧重,有的负责主持整个演示过程,有的负责对艰深内容进行着重讲解,有的负责抛出问题及与旁听同学互动,还有的负责多媒体制作和播放等。不仅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发掘了隐藏的潜能,并有效利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不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整个过程还收获了更多的成就感,极大提高了学习兴趣。
(4)引入适切的相关案例。
虽然不是每个专题都有案例的切入,但是我们在适当的时候引入适切的案例,选取近期发生的政治时事或者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政治事件作为案例,使学生在详细的叙事铺垫中增长见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的学生本身就很关心时事,教师提出案例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互动,学生很愿意主动去学,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容易被调动起来。例如,讲授“政治权力”这一内容时,要让学生理解权力的特性,区分权力、权威、暴力的不同内涵,引入相关案例,学生很关注、很认真,同时及时在课堂提出问题、发表观点,与教师和同学讨论,更加准确地理解相关理论,并留下深刻印象。
3.学生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相信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相信知识的建构性和与环境的互动,相信学生具有多元的智能和不同的擅长领域。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尽量使用更加多元的评价方式[4]。我们在课程伊始就让学生知晓课程考核方式,由于政治学基础是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政治学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因此闭卷考试还是必需的,但我们把闭卷考试的比重调整至70%,另外10%用于考查学生的出勤率及课堂表现;20%用于评价学生在前述的读书展示和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这一评价手段使教师对学生不同的智能优势有了进一步了解,也使教师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不善于背诵考试题的学生能够在其他形式的考核中表现优异,提高期末成绩。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政治学基础”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效果
1.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授课教师提出的问题,研读经典文献,准备课堂发言,进行自主探索和学习,并与教师和同学展开探讨和争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信息检索和整合的能力、文本写作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学生学会如何向他人求助、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加强团队合作,感到学习压力的同时受益匪浅。
2.改变和拉近了师生关系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随时听取学生的反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这个过程更加民主,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加强。在课堂上,教师提出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开放性讨论,甚至是辩论,学生从最初的不会、不敢、不愿表达,到最后争相回答甚至在课后还要不停地辩论。教师的鼓励、尊重,适时提示,包容的评价有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教师需要在课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准备,使教师有机会重温学科基础知识,不断探究新领域,并在与其他老师的经验交流中讨论改进方法,使自身教学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学生的提问和反馈敦促教师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与技巧。可以说,“以学生为中心”的政治学基础课程教学,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促进师生情感交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葉浩生.21世纪高校心理学教材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流派[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00.
[2]李恋.“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内涵解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3):56-58.
[3]赵银红.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与反思——以政治学原理教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5):32-33.
[4]张亚泽.基于能力培养的高校基础理论课“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以“政治学原理”课程为例[J].教学研究,2013(2):33-36.
[5]郭三玲.多元智能理论影响下的教育教学观念变革[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10):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