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松氛围 消除桎梏 提升品质

2019-03-27 12:02虞国新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挫折教育自我意识学科教学

虞国新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拓展性课程是建设校本课程的有力支撑,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拓展性课程教学之中,让教育更有生命力。教师要在拓展性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宽松的氛围,消除学生心理桎梏,提升学生心理品质,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学科教学;心理自由;自我意识;挫折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3-0090-02

美国心理学家D·韦克斯勒早于1943年就提出了“智力中的非智力因素”的概念,他强调了“智力不能与其他个性因素割裂开来”的觀念。因此,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又要注意培养与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也认识到,学生取得优秀的学业成就,除了具有良好的智力结构外,还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即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特征,这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人用以下的公式表达:

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和能力之外又同智力活动效益发生交互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习惯、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可用下图表示。

课堂是德育的主渠道,初中阶段学生处于叛逆期,情绪多变,缺乏稳定性。因此,针对初中生心理特征和新课程改革需要,本文就在拓展性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驱动学生探究,培养学生自信,谈一些实践性体会。

一、摒弃“师道尊严”,营造“和谐氛围”,解除学生心理桎梏,激发学生自觉意识

1.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在坚信“我能行”中发展自我

“我能行”是一个人自信的表现。对学生而言,自信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力和创造力,能更好地促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研究性的学习,体验成功的乐趣 ,进而能在积极的情绪影响下不断取得成功。拓展性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走班制教学模式,是以体验为主的活动过程。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不但能有效地完成教学认知过程,增强学习自信心;而且能亲自体验学习的成败,这对其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影响最大。因此,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敢于探究、勇于实践的特点,创造机会,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群体活动中主动交流,寻找机会进行表现,使每个学生都在“我能行”“我真棒”的情绪体验中提升自我,学会学习,热爱学习,培养自信心和交往能力。如我校科学组开设的《生活中的科学》中有一节拓展课:采用什么方法可使从四楼下落的生鸡蛋不破碎?教师先发动学生学习与此问题相关的知识,网上收集解决此问题的方案,分组研讨撰写最佳方案进行实验。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共商方案,积极体验,兴趣浓厚,全身心投入,促进其探究知识的主动性。

2.充分尊重学生,使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不断完善自我

旧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师是无所不知的“绝对权威”,以“注水”的形式开展教学。这样学生只知道用教师教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抑制了其创造力。而新样态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过程。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一定都是教师的“最佳答案”,即使有的解法不是很简便,但毕竟是学生自己动脑想出来的,它闪耀着创新的火花。教育家刘佛年指出,“只要有点新设计、新意图、新方法,就称得上创造。我们要把创造的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把它看得太神秘,非要有新的科学理论才叫创造,那就高不可攀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在人格上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比向学生传授一堆知识更重要。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而掌握了学习方法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学会知识不如会学知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应当是“学友式”的新型的教学关系。入情才能入理,激情才能启思。教师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自我完善,使学生的心智健康和谐地发展。如我校数学教研组编写的《数学新视界》拓展性教材,在讲到第18节“设计logo”时,教师课前先让学生预置收集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图案设计,要求学生用已用过的“对称美”“光与影”“拟合”“最佳视点”等数学知识来分析图案,课堂上小组合作一起设计logo,最后挑选出最好的方案,让学生进一步优化视频制作进行讲解。这样,学生积极参与、走上讲台、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设计活动,得到充分尊重,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激发自觉意识。

二、放弃“标准答案”,贯彻“百家争鸣”,培养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自由轻松的氛围,解除学生的思维桎梏

1.充分鼓励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关注中成长

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情绪会随之高涨,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师生情感融洽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发挥出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拓展性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皮格马利翁效应,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学困生,教师更应给予鼓励、关心、同情和信任,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精神饱满,口授、板书和演示实验要有板有眼,让学生为之感染。同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的特点,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自我表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对图像、图表、音响内容的利用以及色彩的烘托,激发学生主动地去探求知识。教师还可以认真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如引入人物传记、故事、趣事,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社会实践等情况,给学生讲一讲伽利略发现单摆摆动规律、阿基米德鉴定皇冠等故事。通过讲故事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魅力所在,鼓励学生阅读和探索。

2.充分理解學生,使学生在教师的期待中不断得到激励

学生总想得到教师的称赞,他们希望教师看到自己的“高超技艺”和与众不同的表现。尤其是学困生,他们成功的机会少,得到的称赞也少,这方面的需要更强烈。我曾担任拓展性课程《科学家的故事》的教学,班里有一个学生常坐在教室最后的角落里,上课从来不听讲,也不主动参与,如同木偶,全班学生都看惯了他的这种行为。于是我有意把最简单的问题留给他回答,有时预置一个简单任务让他先准备好,课堂上让他上台演讲,并不失时机地表扬他的点滴进步,让他慢慢地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经过一段时间,这个听惯了批评的学生,居然演讲得越来越好,还主动到书店买了一些有关科学家的书籍来阅读,学习成绩也有了提高。由此看来,走进学生的心灵,理解他们,善待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激发他们的热情,对教师来说不仅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快乐。

三、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锤炼顽强的学习意志,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特征

学习习惯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而且对其将来的工作、学习、生活也有重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习惯是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是长时期逐渐形成的,是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是后天获得的。一定的学习行为重复多次就会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人在一生中就能享受它的利息。”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于学生日后生活乃至一生的学习和工作都能随时地、悄悄地发生积极的影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的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者的重要职责。因此可以说,在基础教育阶段“最重要的”还是“培养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专心听讲的习惯,勤于动脑、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之一,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以下的习惯:①专心听讲,大胆发言。②勤于动脑,独立思考。③认真阅读课本。④按时、认真、细致、独立完成作业。⑤运用科学的语言准确表达。6.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适度的耐挫训练,适时地设置适度的思维障碍,扩大“现有发展区”与“最近发展区”之间的差异,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引导学生在经过挫折获得成功后,回顾克服困难的过程,寻找取得成功的原因,进行自我反思,建立积极的反思意识,锤炼其自信心,使其具备更坚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学习品质。教师对学生进行耐挫教育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心态,因材施教,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方式。对于学优生,教师要巧设障碍,不能一味地表扬,助长他们的自满情绪,而应通过各种恰当的方式阻止不健康因素的潜滋暗长。如增加问题的难度,让学优生一时陷于困境,设计一些似是而非的解释,让他们在“假象”中失误,针对他们的各种缺陷提出书写整洁、寻求更优解题方法等要求。教师“为难”学优生目的在于教育他们懂得每个人都会失败,挑战失败才是真正难能可贵的,帮助他们调整自视过高的不良心理。而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栽跟头的可能性会很大,总是尝到失败的苦头,可能会导致他们产生自卑或自暴自弃的思想。如果教师把爱的阳光和雨露撒向每一位失败者,鼓励他们寻找教训,迎战挫败,享受获得成功的喜悦,便可以强化他们的学习意志,从学习兴趣不稳定性一步步发展为顽强性,使他们成为学习上的进取者。

[  参    考    文    献  ]

[1]  卢家楣.情感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2]  何立婴.中小学心理卫生学[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斯   陌)

猜你喜欢
挫折教育自我意识学科教学
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的策略与方法
中学生挫折教育方法研究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海男《关系》中人物情感关系分析
浅论师范教学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嘉丽的性格特征与命运联系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挫折教育”警示录:强势妈妈为何惨死儿子刀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