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阈下:“工匠精神”融入粉彩古彩陶瓷艺术中的价值意蕴

2019-03-27 12:27朱辉球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景德镇陶瓷 2019年1期
关键词:制瓷视阈粉彩

朱辉球 唐 玲(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非遗项目:《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民族智慧和民族文化自信。景德镇传统粉彩、古彩陶瓷作为手工技艺类非遗产业之一,它的传承与发展,取决于工匠精神的重塑。明、清以来延续至今仍然兴旺的粉彩、古彩制瓷技艺正是体现“工匠精神”的典范,它基于历代陶瓷人“工匠精神”的坚守,对陶瓷职业的敬畏与忠诚。

从2016年至2018年,“工匠精神”四字三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本届两会上,“工匠精神”再次引发热议。“工匠精神”不是宗师巨匠们的特有殊荣,兢兢业业、用心钻研的劳动者都是当代“工匠精神”的诠释者、传承者。培育和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既给我国“中国制造”品质革命指出了一条明路,同时也直接关键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命运。

一、粉彩、古彩陶瓷艺术概念、特征与工匠精神的具体呈现

1、粉彩、古彩陶瓷艺术的概念与特征

粉彩 又称为软彩,作为一种釉上彩绘装饰方法,创始于清康熙时期,极盛于雍正时期,雍正粉彩瓷是最著名的陶瓷品种之一。粉彩的绘制,要经过起稿、画线、彩料、填色、洗染等工序。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由于玻璃白对颜料有粉化作用,因此给人以粉润柔和之感,粉彩的艺术效果,以秀丽雅致、粉润柔和见长。

古彩 也称为硬彩,同样作为一种釉上彩绘的装饰方法,它始于明代早、中期,清代康熙年间逐渐兴盛,是景德镇传统代表性釉上彩陶瓷。古彩颜料以铅为主要助熔剂,以铜,铁、钴、锰等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根据不同呈色要求可配出古大绿、古苦绿、水绿等不同深浅的绿色。在画法上,古彩采用单线平涂法,即轮廓勾线,色彩平涂,不分浓淡、少有层次感,其特点是色彩明净晶莹,大红大绿、色调对比强烈,线条刚劲有力。

陶瓷粉彩、古彩历史发展悠久,清代康熙古彩与雍正粉彩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工艺要求严格,绘制程序复杂,正是陶瓷人“强力而行”的敬业奉献精神、“切磋琢磨”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尊师重道”的求学态度共同构成了工匠精神的文化精髓,才使陶瓷完美工艺达到极致。

2、非遗视阈下工匠精神的具体呈现

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早在《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庄子》中的“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尚书》中的“惟精惟一,允执厥中”,都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匠人精神。

从精神角度来解释,工匠精神是一种价值取向,是从业人员对待自己职业的理想态度。从经济角度来解释,工匠精神是可以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时至今日,工匠精神的价值追求一直延续着,它作为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熔铸在工匠产品中。一方面,“工匠精神”讲究师承、讲究发展、讲究对材质的尊重、讲究对技艺的极致掌握。古代传统粉彩、古彩制瓷技艺传承也是如此。另一方面,制瓷匠人虔心至诚,代代守护陶瓷粉彩古彩制瓷技艺,对手艺的忠诚也是对行业的忠诚,更是对赖以生存的手艺的崇高回馈。

在陶瓷作坊式生产模式下,工匠只有技术精湛才能更好地发展与生存,由此衍生出以“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在“非遗”背景下,陶瓷工匠们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们甘于寂寞、默默奉献,秉承工匠精神之传统和精益求精之精神。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的“工匠精神”关联粉彩古彩陶瓷艺术的价值表征

1、工匠精神有助于彰显粉彩、古彩陶瓷艺术的人文价值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归于自然的哲学取向,工匠们的对象、灵感均来自于自然,中国哲学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陶瓷工匠们在制瓷创作中也实践着归于自然的做法。

陶瓷粉彩、古彩至明清开始延续至今,当中我们不缺少规模,更不缺乏资源和技术,恰恰匮乏的是传承了千百年的工匠精神。非遗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延续一种文化内涵和工匠精神,把非遗的价值恰到好处地融入到粉彩、古彩陶瓷中,有助于以文化的意蕴来滋养“工匠精神”的源远流长,亦有助于传统粉彩、古彩陶瓷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对工匠精神中人文艺术精神和重道善工艺术追求的传承。

2、工匠精神有助于体现粉彩、古彩陶瓷艺术的美学价值

粉彩古彩陶瓷人对陶瓷艺术精品至臻至诚的美学追求和对匠心无怨无悔的坚守,匠人的赤诚真心、精诚用心和坚韧耐心承载了文化情怀,具有深刻的美学意蕴。

粉彩、古彩陶瓷技艺流存至今,装饰形式追求唯精唯美,工艺技术上精益求精,将每道工序都做到极致,因此数百年来才传世出历史精品,这就是粉彩、古彩陶瓷艺术所体现的“工匠精神”魅力所在。几代人终身守护陶瓷粉彩、古彩独门绝技,代代相传这一行业的制瓷技艺,各司专工,各尽所长。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意识形态为旨的工匠精神对景德镇成为世界制瓷中心格局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

3、工匠精神有助于提升粉彩、古彩陶瓷艺术的社会价值

新时代下的工匠精神不仅是陶瓷手工业者的职业追求,也是作为任何工种的行为追求。工匠精神不能简单理解为手工业者应该具有的精神品质,它应该是所有技术人员所都应该具有的用心工作、精益求精、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景德镇品牌形象的树立,有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粉彩古彩陶瓷艺术的发展既要继承工匠精神,又要善于推陈出新,与时代需求相结合。同时,粉彩古彩陶瓷艺术中的工匠精神也体现了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也集中体现着精益求精的敬业品质,具有社会价值。

作者:朱辉球

三、非遗视阈下的“工匠精神”融入粉彩古彩陶瓷艺术中的内在意蕴

1、培育工匠精神是粉彩古彩陶瓷艺术创作职业精神的首要前提

工匠精神是优秀工匠所应具有的专注、严谨、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的职业精神。粉彩古彩陶瓷工匠们将瓷上绘画不仅看作是一件差事,更是一项使命,是一种职业理想和信念。这种职业理想和信念为陶瓷作品赋予了创造性和活力。

因此,粉彩古彩陶瓷艺术的传承要以工匠精神的传承为主要导向,正是工匠们对粉彩古彩陶瓷创作的执着坚守,才能实现传统粉彩古彩陶瓷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保护。

2、培育工匠精神是促进粉彩古彩陶瓷艺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于陶瓷工匠来说,从作品的构思、生产到销售无不体现着匠人的理念,残留着“雕琢”的痕迹。将全神贯注、专心致志的心理状态、精力和智慧凝聚到陶瓷粉彩古彩的制瓷研究工作上,使非遗视阈下的“工匠精神”与粉彩、古彩陶瓷相契合,融入对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匠人的风采神韵,有助于促进粉彩古彩陶瓷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3、培育工匠精神是粉彩古彩陶瓷工匠型人才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要

工匠精神除了职业精神蕴含的要素之外,已经上升成为自我实现价值的需要,不仅仅追求外界的赞美和表扬,更是一种陶醉于美轮美奂的艺术享受中。陶瓷工匠人才视创作为自由劳动的状态,将使陶瓷粉彩古彩的创作技艺成为一种终身的追求、信仰和生活方式。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工业化的大生产仍然取代不了工匠所拥有的精益求精、专注敬业的精神品格,工匠精神的培养有助于现代陶瓷工匠型人才实现自我价值。

四、非遗视阈下“工匠精神”在粉彩古彩陶瓷艺术中的传承策略

1、高度重视、转变观念、培养工匠精神

全面、客观分析非遗视阈下的工匠精神的内涵、性质和特点,将专注、一丝不苟的敬业态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为粉彩、古彩陶瓷专业教学中一项关键性工作。以“工匠精神”为基点,在传承粉彩古彩陶瓷艺术过程中树立全新的职业素养理念,秉承“职业化”人才培养目的,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陶瓷粉彩古彩手工艺制瓷技艺引入专业学堂。

2、非遗视阈下的校园活态传承

校园内,建立培育工匠精神的基地,如江西省粉彩古彩陶瓷艺术传承创新研究院的成立,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国家非遗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以及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设,为学生搭建一个培养工匠精神的实践平台。政府和学校发挥指导作用,让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与粉古彩研究院之间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让工匠精神在校园内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

3、多种途径搭建培育平台

首先,结合陶瓷传统师徒制人才培养,导师制一体化教学,师徒传授式的将工匠精神导入粉彩古彩陶瓷职业教育培养中;其次,通过“课堂讲授”、“网络传授”、“论坛开展”等有效途径传承工匠精神,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将“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态度传授给学生;再次,江西省粉彩古彩陶瓷艺术传承创新研究院的建立,将改变传统“父子相传”单一教学模式为导向,在坚持“师徒相传”的传统方式上采用更多其他的传承方式弘扬非遗技艺。

五、结语

从景德镇千百年来制瓷技艺的发展来看,从古代师徒制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江西省粉彩古彩陶瓷艺术传承创新研究院到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的建立,都是延续陶瓷粉彩古彩的传承与发展。传承的不仅仅是手艺,更是延续一种文化内涵和工匠精神,它不仅是对工匠提出的素质要求和殷切希望,同时也是整个社会对职业道德的深刻认识,更是多元文化下的个性化消费的内在要求。强调非遗视阈下的“工匠精神”,将有助于粉彩古彩陶瓷艺术的发展,也将为现代陶瓷艺术创造型、创新型、创业型的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制瓷视阈粉彩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粉彩瓷板四条屏
《窑开全青》粉彩瓷瓶
手工制瓷技艺展示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
《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成为省级地方标准
漂泊叙事视阈下评述《花样年华》的艺术特色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
原型理论视阈下的于连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