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 青
作品局部
从古至今,诗人常用山林来造境,以表达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因此,他们笔下的山是“石泉淙淙若风雨”的生机,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幽谧,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的隐逸,是在生活中奋斗浮沉之余,给自己的心灵寻访一个自由逍遥的空间,使心灵桎梏得以解脱。就像是中国人游山玩水,是“玩味”的“玩”。静态多于动态,用心灵多于用体力。作为一名陶瓷画匠,笔者最喜爱的题材还是山水画。这不仅仅是因为山水的美妙,也是希望通过瓷画的形式将这种美妙的意境传达给观者,给人以美的享受。山水画最开始只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一直到隋唐时期才独立成科,唐末五代时期山水画慢慢发展成熟,逐渐占据了中国画的主流位置。山水画主要有青绿、浅绛、水墨等形式,其中青绿山水是中国山水画的初始形态和古典样式。青绿山水是以矿物颜料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青绿颜色是大自然的本色,也是中国古人审美艺术的色彩。青绿山水在盛唐时期一度辉煌,后受到水墨山水画的冲击,逐渐衰落。唐宋时期是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时期,青绿山水在这一时期走向繁华,也在这一时期趋于平淡。有意境是山水画的特色,有着从情感到气格的“境界”的追求。画山水注重“师造化”,要在造境,高在化境,作画和看画共同身临其境,向审美活动的深层次发展。
在山水瓷画创作的过程中,笔者常常选用的装饰方法是釉上彩。釉上彩又被叫做“釉上加彩”,是陶瓷的主要装饰技法之一。一般来说,陶瓷的装饰技法分为三种,分别为釉上彩、釉下彩和釉中彩。三者之间虽然只字之差,却也是天差地别。首先我们来说说釉上彩,它是在已烧成瓷器的釉面上用彩料绘画,再入炉在600~900℃之间进行二次焙烧而成的品种。这种装饰技法,因为是施在釉上,所以用手去触摸会有凸起的感觉。之中的品种也很多比如五彩瓷、粉彩瓷、珐琅彩瓷、墨彩瓷和新彩瓷等等。但是因为颜料是施在釉上的,所以也有易磨损、易受酸碱等腐蚀和易褪色等等缺点。但是釉上彩的烧温低,着彩选料广,品种丰富而艺术性强,以用于陈设器皿为佳。
在创作过程中,瓷种的选择也会是很重要的一环,就笔者个人而言,常常选择的是粉彩瓷、新彩瓷和五彩瓷这几种。这三种品种各有优缺点,虽然都是属于釉上彩,但是在装饰上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首先我们来说说粉彩瓷,粉彩瓷是一种集合各种姐妹装饰精华的瓷种,它始创于康熙,但实质上它真正的发展起步是在雍正朝。粉彩瓷独有的“粉”感颜色与洁白的瓷质相映成趣,就像是璞玉上镶嵌着宝石,因此深受皇家贵族的喜爱。其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雍正时的粉彩是粉彩瓷发展的高峰,这时的粉彩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品种,比如粉彩过枝桃蝠盘。这种盘从盘外壁开始绘桃枝叶及桃,通过盘口过到盘心接绘桃枝叶及蝙蝠,雍正时期一般绘8个桃,乾隆时多绘9个,有“雍八乾九”之说。乾隆时期的粉彩瓷大放异彩,代表性的有鹿头尊,又叫“百鹿尊”,一般会在白地上绘青山绿水、树木,山水间及丛林里有很多头梅花鹿或奔跑或立,或回首或低头,颜色鲜亮,层次清晰,布局疏密有致。粉彩瓷层次丰富,装饰风格优雅,发展至今都是瓷界的瑰宝。
接下来说说新彩瓷。新彩是清末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全新的陶瓷装饰方法。陶瓷新彩的工艺特点决定了它在表现力方面的特点和独具的优势。由于新彩的色彩丰富,绘画过程中可以进行多次复烧,绘画效果可同时出现国画中水墨淋漓、清新明快的色调和油画中厚实凝重的色调。同时西洋绘画写实的细腻以及抽象的各种肌理也可用新彩的彩料进行表现。此外,水彩的效果以及版面、剪纸之类的风格都能有所表现,陶瓷新彩可以体现出国画效果和油画效果。常用的新彩色料主要成份有着色剂和熔剂两大部分,着色剂主要为各种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经煅烧成为呈色的矿物质,熔剂是一种玻璃质附着剂,在700~800℃的温度区间熔融。这类色料色彩丰富,而且比其它类色料稳定性好,所以在彩绘时的画面用色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表现了,如同在纸上作画一样不用考虑烧成后变色的影响,这就使得新彩的色彩在各类上较之古彩、粉彩以及其它釉下彩更好运用,并可以互相调配,更好地满足画面的色彩要求,同时如果对陶瓷工艺有一定基础的话还可以用几种颜色多次反复配合而得到更多的色彩。
最后来说说五彩。五彩又叫做“硬彩”,是和粉彩的“软彩”相对的一种。五彩瓷色彩分明、晶莹剔透、色彩形成强烈对比,图案纹饰表现夸张,线条刚劲有力,充满民族艺术特色。五彩瓷的出现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彩绘瓷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也就是宋代磁州窑的出现为五彩瓷的诞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元代景德镇逐渐发展成全国瓷业生产的中心,“枢府窑”的瓷器为五彩瓷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清朱琰《陶说》记载:“新烧大足素者,久润。有青色及五色,花且俗。”这一评述认为,作为新品种的五彩器不如元代以白为主的枢府瓷、卵白瓷和青花瓷好,反映了元代尚白的审美习俗。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元代是有五彩瓷的。五彩瓷成熟于明代,其中大致可划分为三大阶段,洪武、永乐为初创期,宣德至正德为发展期,嘉靖、万历为成熟期。到了清代,粉彩瓷和珐琅彩的出现渐渐取代了五彩的地位。粉彩瓷与五彩瓷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首先是技法不同,五彩是单线平涂,粉彩是没骨画法。其次是颜料用法不同,粉彩除袭用五彩瓷者外,还创造了几种颜料,胭脂红、羌红、洋绿、洋黄、洋白等。和粉彩相比,五彩瓷颜色单调,红是红,绿是绿,很少有层次感。最后,粉彩的色彩柔和、丰富,画法生动细腻,画工往往比较精致。
在釉上山水瓷画的绘制过程中,构图章法要恰到好处。釉上山水要继承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形式,透过虚实、疏密、开合、动静、层次、藏露的布局安排,凸显山水瓷画的构图特点,还要控制色彩在画面占比的多少,这样经过缜密思考和充分灵感的釉上山水画作品才是美的、能够渲染观者情绪的好作品。只有用心去感受了山水,从而去发现自然之美,感知山水诗意和人类心性的家园,才有可能使自己的心灵受到自然的滋养、抚爱和慰藉,从而以眷眷的爱心去呵护其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