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浅析

2019-03-26 01:01高增玉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人力资本就业大学生

高增玉

摘 要: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经济的长远发展,而且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已然成为高等教育研究中的热点课题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从人力资本的理论视角出发,以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为观察样本,分析了人力资本存量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并且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体系的政策解决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人力资本;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02-0075-02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及就业现状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特点

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相比于其他一些群体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对其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自我意識主体化。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以“90后”为主,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在优裕环境下成长,培养出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独立意识越来越强。这不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合作意识的形成,尤其是在这个越来越注重团队合作的社会,学会与他人合作是以后工作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2.信息接受渠道多元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了以互联网为主的多元化信息传播方式。据调查显示,我国网民数量已居全球第一,大学生群体是其中的主要力量,与以往接受信息的传统方式相比,现在获取信息更加快捷、渠道更加多元、信息容量更加庞大。大学生受网络媒介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社会事物慢慢有了自己的主见和看法,这对大学生就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3.期望值与自身能力不对等化。我国的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大学生不再像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样,考上大学就等于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现在是市场化竞争,要用自身能力说话,自身人力资本不够的话,只能被市场淘汰掉。但是当下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好像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还停留在过去的年代,对自身的期望值过高,而自身能力却无法与理想的工作期望相对应等。

4.生活环境更加复杂化。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风云变幻的浪潮之中。由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如今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偌大的地球也演变成了所说的“全球村”。世界正向全球化、多极化方向一步步发展,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对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今的大学生思想更加开放、性格更加独立,这些变化无不和生活环境的复杂化相关联。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创历史新高,造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最难就业季”。大学生不再是以往社会所认为的精英人才,而只是具有较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大学生在我国经济社会的稀缺程度也在逐步下降。目前毕业生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已经由传统的卖方市场转变成了现在的买方市场,就业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由于我国各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极其不平衡,且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这种现状,导致高校毕业生热衷于到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去就业,对于到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就业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从学历上来看,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率最高,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略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最低。从专业上来看,工科类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理科类以及文史哲类毕业生的就业率偏低。从毕业院校来看,重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尤其是从985高校和211高校走出来的毕业生,普通本科与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率较低。

在当今这个严峻的社会形势下,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和不同性质单位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供求不均衡现象,加剧了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与此同时,面向应届生的就业岗位并没有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连年上升而同步增加,再加上社会上下岗失业人数居高不下和往年未就业毕业生人数的沉淀,农村还有大规模的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自我认知与就业观念不清

很多高校毕业生不能够正确充分地认清自身,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带有一种盲目的心态,片面认为只有去大城市、大企业工作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很少考虑到是否符合自身的就业条件,所选职业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是否能够发挥自身的能力和专业特长。择业时就业期望一定要符合实际,切不可好高骛远。很多高校毕业生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导致大量的毕业生涌向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和相对比较热门的行业,对于一些条件比较艰苦、位置相对偏远的地区和急需大量人才的基层单位却不愿过问。

(二)所学专业与工作岗位不匹配

据相关调查显示,只有近三成大学毕业生从事与自身所学专业完全对口的工作,专业不对口现象普遍存在于毕业生就业之中。在当今严峻就业压力之下,饥不择食的毕业生在面对难得的就业机会时,对于专业是否对口的问题已经没有太多考虑的余地了,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无奈地选择接受,如果一味寻找和自己所学专业相匹配的工作的话,那么大部分同学都会失去仅有的工作机会。迫于生活的压力,毕业生的首要目标是就业,关于择业的问题只能放到以后再说,但是工作几年之后选择跳槽的话,自身将会承担很大的风险,放弃现在几年打拼下来的成果不说的话,跳槽失败也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所以大多人还是选择了安于现状。

(三)综合素质与工作岗位所要求能力存在差距

我国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招聘单位对人才的高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目前,用人单位在选人方面具有完全的自主权,对大学毕业生各方面的要求也更加严格,除了要求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求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青睐具有一定专长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大多数高校毕业生表现得信心不足,无法给用人单位展现出足够的就业实力。

(四)在校期間获得的就业指导不充分

目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来自于高校扩招导致的大学生数量剧增,另一方面是因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滞后,对毕业生提供的指导过于单一化,缺乏全面系统的综合指导。此外还由于大学毕业生对自身和就业了解得不够,大部分高校毕业生没有一份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最近几年的调查显示,有52.9%的高校到大四才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大部分也只是上几堂就业指导课就结束了,仅有17.6%的高校从大一开始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三、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客观评价自身,转变就业观念

高校大学生一定要对自身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既不要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也不可妄自菲薄、畏手畏脚。211和985等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不要认为自己毕业于名校就可以高枕无忧,虽然说本科院校对自身就业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绝对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重要的还是自身能力,也就是人力资本存量,学校名气大并不代表其毕业生就一定优秀,关键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普通一本、二本院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要自卑,只要自身足够优秀,企业一定会录用,是金子总会发光。

(二)强化专业知识,保持知识上的先进性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大学生一般从事专业性要求比较高的行业,一定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要与时俱进,始终保持自身知识上的先进性。专业知识是人力资本中的核心要素,更是大学生顺利就业成功的重要砝码。不管从事任何行业,专业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否者你就会被淘汰,丛林法则也适合人类社会,适者生存。

(三)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有意识地锻炼自己

在校大学生一定要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举办的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在实践活动中与人沟通交流可以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与他人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中,可以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团队中如果能够担任组长等职务的话,还可以锻炼自己的组织领导能力。以上这些都会增加自己的人力资本存量,使以后自己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更加具有竞争力。

(四)改进与创新高校就业培养模式

高校要注重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对一些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的课程要积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要紧跟市场发展的潮流,不要为了学术而学术,要学会与市场对接,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高校要加强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要把握学科的前沿发展动向,还要有国际化的视野。高校之间可以定期互派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取长补短,这样对双方都会受益;也可以与国外高校互派留学生,拓展学生的视野。高校要与企业进行合作,让学生到企业去勤工俭学,使学生更早一步对工作进行了解,为以后的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志业.教育过度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D].南京:南京大学,2014.

[2]  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3,(4):17-19.

[3]  刘文.高等教育投资与毕业生供求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25-29.

[4]  李永坡.人力资本一般性和专有性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4,(3):20-24.

[5]  邓光平.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与教育过度探析[J].江苏高教,2013,(3):17-21.

[6]  杨竹节.论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J].江苏高教,2015,(2):9-14.

[7]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4-20.

猜你喜欢
人力资本就业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企业人力资本会计计量方法的新探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贵州经济发展的研究
浅析人力资本的经济权利与企业剩余分配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