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欣宏 唐成海 徐洪斌
开展公立医院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立医院现代治理能力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深化体制改革、检验公立医院改革成效的必然途径。科学规范的综合绩效考核不仅可以规范服务行为,加强现化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更能通过考核这个“指挥棒”,引导公立医院落实好医改政策,促进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建立公立医院综合绩效考核机制,是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全医院治理体系、落实政府办医管医职能的重要抓手。为探索和建立具有辽宁特色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长效机制,引导医院树立正确的办医方向,转变发展方式和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1],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选取辽宁省属19所公立医院作为考核对象,包括13所以大型综合医院为主的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含4所中医医院)和6所以专科医院为主的省卫生计生委直属医院,通过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完成19所医院的绩效考核工作。
以国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框架为基础,收集辽宁省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卫生计生委各处室及各市卫生计生委、辽宁省省属医院等近百条意见后,编制包括5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的考核指标体系。指标涵盖了辽宁省卫生计生工作的各个方面,同时突出公立医院改革、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等年度重要工作,对公益性、党务、控费、分级诊疗、临床路径、合理用药、薪酬等进行重点评价。设置总分为1 000分,得分在900分以上为优秀,750~900分为良好,600~750分为合格。
在考核实施过程中,积极引入多种统计学方法,增强考核科学性:引入科隆巴赫系数(Cronbach)、因子分析(KMO检测)评价满意度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引入层次分析法编制权重;引入综合指数赋分法评判不同医院间的细微差距;引入DRGs的病例组合指数对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等与疾病难度相关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三四级手术目录》衡量医院诊治疾病的难度。
通过自查自评、现场核查和重点问题抽查、查看电子病历、收集数据、核对数据与报表等方式组织考核工作。考核指标主要为量化指标,所有指标都明确定义。对难以量化的指标采用定性考核,包括对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2]。
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同时减轻各医院的工作负担,30%的数据来自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信息中心、12320卫生计生热线中心、质控办公室、医疗事故鉴定办公室、住院医师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心等相关部门,70%的数据由各医院通过综合绩效绩效系统上报,数据截点为考核前一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2.4.1 综合指数法。正性指标(越大越好):即某个医院的数值/全部医院中的最大值,而后乘以权重,得到该医院正性指标的得分。负性指标(越小越好):即全部医院中的最小值/某个医院的数值,而后乘以权重,得到该医院负性指标的得分。2.4.2 固定值法。即根据确定的目标值,达到满分,未达到则用医院该项目的数据与目标值之比再乘以权重,得到该医院指标的得分。
2.4.3 是否法。即根据所提供资料或现场复核情况,将是否类指标的评价情况分成A、B、C、D4档。A档得分=权重分,B档得分=权重×2/3,C档得分=权重×1/3,D档得分=0分。
最终采用线性加权综合法对各医院绩效进行评价,用“y=wjxj”公式计算系统的综合评价值(其中y为系统的综合评价值,wj是与评价指标相对应的权重系数,xj为各项指标的标准分),得出每所医院的绩效评价总得分,并对各所医院按照得分情况进行排序[3]。
19所省属医院总成绩为合格,平均分738.7分(满分1 000分)。考核结果为良好的医院有10所,即得分在750~900分,其他9所医院考核成绩为合格,即得分在600~750分。省属医院整体运行良好,但离达到优秀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不断提升管理理念。
将各医院总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将分数无明显差异的分为一组,19所医院共分6个层次。第1层次1所,第2层次2所,数量较少;第3~6层次均为4所,数量较多。可见省属医院间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一级指标得分率(得分率指按权重为满分的实得分占比,用于衡量各指标间的得分情况)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公众满意度、综合管理、社会效益、医疗服务提供、可持续发展。详见表1。
通过二级指标得分率可知,省属医院的行风建设(94.2%)、住院患者满意度(91.0%)得分率较高;而人才队伍建设(42.9%)、科研创新和临床专科发展(44.6%)得分率较低(表2),有待进一步提高。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引导公立医院发展方向,完善公立医院治理机制,探索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途径[4]。本次综合绩效考核与既往重视医院个体发展有所不同,是涉及公众满意度、社会效益、医疗服务提供、综合管理、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医院整体运行的综合性考核,对于医院而言也属于全新的考核方式,旨在探索建立一套科学实用可行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和定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公立医院一定时期内的管理经营状况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价,为下一步医院分析管理现状,制定战略目标,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考核指标的正向引导,在保证医院经营自主性的同时,推动医院坚持公益性导向,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内部结构、改进运行机制,保证可持续发展。
表1 一级指标得分率
表2 二级指标得分情况
本次考核体系参照2015年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等4部门出台的《关于加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的指导意见》,根据辽宁省省情进行了适当调整,但仍有部分指标难以量化。下一步应结合公立医院改革重点工作,坚持突出重点、易于获取、可考量原则,动态调整、逐渐完善考核指标,进一步提高综合绩效考核工作的科学性、指导性、合理性,更好地适应公立医院发展新要求、新形势,建立具有辽宁特色的综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下发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同时,要将各指标的统计口径、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等进行详细地技术说明,也要对医院数据报告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加大绩效考核平台的建设,运用平台的智能化统计分析能力对数据进行多维度的综合统计分析,提高绩效考核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充分开放医院信息系统数据端口,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绩效管理认识一直存在误区,大家只关注考核,而不重视绩效反馈和改进。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公立医院所有者缺位,外部绩效考核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内部缺乏战略性绩效管理有着不可或缺的联系。应以问题为导向,编制“一对一”的反馈报告,为被考核对象提供一剂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因院施用的医院管理“药方”。各医院也应结合考核结果反馈情况,认真总结梳理差距和不足,对照医改的新要求和先进医院的典型经验,对准自身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短板,拿出有目标、有分工、有标准、有措施的整改计划,一项一项地改,一件一件地抓。再通过新一轮的绩效考核对改进的效果进行检测,形成绩效改进与考核的良性循环系统,引导公立医院公益性、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以实现公共服务的最佳供给和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5]。
考核结果应用要基于当地医院管理体制的现状,理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主体部门,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管理机构的权、责,在权、责明确的基础上加强公立医院治理,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6]。对真抓实干、改革成效明显的进行表彰,并加大激励支持力度;对考核结果不佳的责令整改,对整改不力的进行问责。实现评价“共享”,将考核结果作为公立医院进行奖惩、财政补助资金、发展规划编制、重大项目立项、重点专科建设投入、薪酬总体水平、新增床位审批、大型医用设备购置、进行等级评审、确定医院主要负责人薪资等的重要依据。并使其成为衡量医改目标实现程度,改革各项措施的进展和成效的工具,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为政府部门优化医院绩效管理和医院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