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长琦
摘 要:作为追寻乌托邦象征的“桃花源”母题,在绘画语境之中不断地被删减或者添加,更甚者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以适应时代审美趣味。
关键词:桃花源;文人;皇家
关于“桃花源”的想象并非是从陶潜开始的,关于桃花源的相关传说也并非仅限于他所作的诠释。伴随着时间的流动,所表现出来的图绘也就有着不同的诠释,也正如石守谦先生所言:“桃花源在意象化过程中本来就存在多元变异的可能性。”[1]作为一个心灵的理想世界,其本身是虚构的,与此相关的图绘,无论是常见的青绿山水,还是隐居山水,都是代表着画家对一种不同于其真实生活的一种单纯期望。
在《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二月踏青》中,按照本意应是以“踏青”为主题,但是整个画面只是在上方通过远景对踏青活动做了描述,整幅画作并没有局限于此,在图册的中间有描绘文会场景的完整画面。身穿蓝色文士服装的人居于中间,与两位朋友交谈,侍童伴其左右。左下方有一幅“勘书图”位列其间。图中主人以十分放松的姿态轻倚着柱子,一手持书,一手背向后方,微露笑容,端详而又平和。在其背后更是有一人斜着身子探出头来,嬉笑的表情与中心人物的轻松惬意的状态相协调。在古代有着同样题材的绘画作品,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五代南唐的王齐翰所作的《勘书图》,雍正时期此画已收入宫廷。在《雍正十二月行乐图·四月流觞》中所展现的勘书场景,虽然没有王齐翰作品中所出现的挑耳的动作,但是图中主人不拘于身份,不坐官椅,反而以一种放松的姿态轻倚着柱子,同样充分地将《勘书图》中的轻松惬意的逸情表达出来,展现出文人闲暇生活的一幕。
在《雍正十二月行乐图·四月流觞》中所描绘的是效仿兰亭雅集、曲水流觞的场景。诸位文人随意地坐在水边,侍童在旁边斟酒,顺流而游荡,有欲饮者自己取之。“兰亭雅集”作為一种范式自古有之,林木先生在其文章中讲到:“直接表现兰亭的题材,唐代以来己开始。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曾记载刘宋顾景秀有《小儿戏鹅图》……明文微明、仇英、陈洪缓,清董邦达、任伯年,都有传世之作。”[2]对于弹琴的场景,同为皇帝的宋徽宗亦有过类似的作品——《听琴图》。不过对于《听琴图》的解读,如王正华所说:“《听琴图》中人物与物品的配置更彰显出所绘与帝王有关,因为它十足体现中国帝王的位阶秩序(hierarchical order)。”[3]“唯一的巨树仿帝王的华盖,受其烘托的弹琴者,显然是全面的中心,一如天子在帝国中的地位。”[3]而在《雍正十二月行乐图·四月流觞》中,周围所描绘的场景均为一种闲散的、娱乐的活动场景,并没有按照《听琴图》那般与政治意图相结合,真正纯粹地描绘了雍正所向往的文士生活。
文人的理想生活不仅仅体现在雅集、勘书等表面形式,而是以此类效仿高士行为为媒介,追求心中理想化的、完美化的高士贤者形象。如果说隐逸山水题材或桃花源题材,是文人士大夫来表达内心对理想世界的一种向往,那么多幅相同题材绘画统被纳入了《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中,画面不再是根据时间的推进来展开,而是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文士的理想世界。雍正所期待的理想化的内心世界——“桃花源”也便不再表现出常规范式,而是赋予文士题材新的一种文化意象。因此,《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便是利用此种范式以达到雍正所向往的、其心外化之后的“桃花源”。
参考文献
[1]石守谦.移动的桃花源——东亚世界中的山水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2]林木.从兰亭修禊到文人雅集——对中国绘画史一个母题的研究[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3(11):80.
[3]王正华.艺术、权利与消费:中国艺术史研究的一个面向[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