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
摘 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深厚的文化遗产。只有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支撑。传统文化不仅意味着是对自身文化的存储,更为重要的是对文化中价值精神的传承。这就需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探索哪些传统文化价值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以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传统文化该如何发展和升华。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超越
中图分类号:B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01-0185-03
社会价值的继承与发展都是扎根在文化传统的历史进程之中,无论何种社会价值體系构建都必须依存于自身民族的文化体系。马克思说:“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文明,必须立足传统文化土壤。中华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凝练和升华。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特征
文化的延续必然取决于文化自身的独特价值魅力,任何文化都是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的,拥有着自己的自然环境、社会制度、经济结构以及意识形态等。中华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它以其独特的形式逐步将文化中的精髓积累与延续下来,并一直影响到现在。
1.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整体的文化凝聚力。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原因正是由于其固有的同化和融合特征。中华传统文化在遭受外来文化入侵时,总是能够依靠自身文化的同化、包容以及文化凝聚功能使自身屹立于世界文化之中。无论引入何种外来文化,中华文化的包容性都可以与外来文化和谐共处,并提炼出外来文化的精髓来完善自己。在同其他文化进行碰撞与交流的时候,中华文化都能够将外来文化经过消化与吸收,变成自己文化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一种庞大的文化体系。因此,无论何种外部力量,都无法摧毁中华文化的整体价值凝聚力,中华文化都能够在最艰难的环境中捍卫自己的文化尊严。
2.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文化亲和力。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文化中的伦理性使得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亲和力。文化伦理中的向善性决定了文化整体的价值定位,也使传统文化中所有的道德条目必须以“善”为终极目标,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自身价值的优势。在善的理念指导下,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些优秀的伦理观念,如尊师孝亲、修身自律、勤劳节俭等,都凝结在中国人的内心世界中,形成了一种深刻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亲和力。正是这样的文化认同感与亲和力,使得世界上的所有华人会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产生一种“同根同源”“血浓于水”的文化群体归属感。
3.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批判的创新机制。中华传统文化自身还具有自我批判的价值功能,通过这样的价值功能,实现对自我的价值超越,“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表达的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自我否定与自我超越的创新机制,这也是中华文化能够延续至今的生命法宝。“在先秦时期,从周人的文化复兴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读,再到荀子对先秦百家学术争鸣的总结与融合,都体现了连续性与变革性、创新性的统一。”[2]中华文化就是在不断创新与超越的过程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总之,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是以固有静态的形式出现,其价值理念、文化体系以及思想观念都在自我创新与超越的基础上永续地变化与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的思想资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也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性,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的历史来源,不仅有利于凝聚全民族的价值共识,而且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可以从中华传统文化当中找到根源。首先,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成就,也很早就认识到富强的作用。早在春秋时期,管子曾经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荀子也认为:“足国之道,节用裕民。”他们都把百姓的物质需求视为国家发展的基础。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历朝历代都把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实现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作为重要目标。其次,在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法家、名家,都充分肯定了人的作用以及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比如《尚书》里说:“惟人万物之灵。”《礼记》里说:“人者,天地之心也。”《孝经》里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应该说,这三句话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人的价值肯定及以人为本的思想。这种“人为至贵”的人本思想为中国当前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再次,在中国最古老的文献《尚书》中已经出现“文明”一词。在中国古代,文明主要是指以文化人,所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通过“以文化人”,达到“近悦远来”的效果,一直是中华文明所追求的目标。最后,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中华传统文化一贯都坚持《周易》中和谐包容的精神。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和”“同”之辩证早在西周时期就开始,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强调在保证自己主体性的前提下,尊重其他个体存在的差异性,与其他个体和谐相处,并在平等的原则下,共存共荣。而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延续发展,也正是在“和”“同”关系的协调下,将各种不同文化思潮融会贯通,才创造出灿烂的五千年文明。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一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也可以从中华传统文化当中找到根基。首先,自由一词很早就在中华文化中得以体现,如《庄子》的“逍遥”、《老子》的“无忧”、《孟子》的“浩然之气”等等,皆有“自由”的意蕴。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对桃花源的鸡犬之声相闻、老幼怡然自得的描绘,寄托着人们对于追求自由平等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其次,平等是一个最具感召力的口号。千百年来,人们向往平等、追求平等,为实现平等而不断奋斗,人类在追求平等中不断进步。从《诗经》中“时日曷丧?吾与汝皆亡”的誓言,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再到“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都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对于平等社会制度的向往与追求。再次,公平即公平正义。公即不私,正即不偏。几千年来,中国劳动人民对理想社会的期望,始终贯穿于公正之中。我国古代的《礼记》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就是天下不属于一家一姓。孔子认为,“不患寡而患不均。”荀子认为,“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这些中华传统思想为我们理解什么是“公正”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最后,法治是人类社会治理方式不断进步的成果,中华民族对人类法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最早将“法律”二字连用。以韩非、李斯为代表,中国开始制定成文法,与此同时也促使了“法治”思维开始盛行。通过“法治”思维来治理国家,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通过法律来判断是非曲直,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价值理念至今都在影响着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也可以从中华传统文化当中找到源泉。首先,爱国是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深刻表达出中国人民心中的爱国之情。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爱国故事一次又一次地激发起中华儿女报效祖国的热情。其次,敬业是对职业的热爱。孔子当年赞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敬业就是要求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认真努力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再次,诚信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极为推崇的优良品质。孔子早就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君子人格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诚信。经过历代思想家的反复阐发,诚信已经上升到哲学层面,成为中国人的人生信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基本概念之一。最后,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概念,孔子说,“仁者,爱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孔子首推孝悌,认为这是为人之本。中华传统文化以“止于至善”作为价值基调,这也就决定了它的主体内容是向善的。因此,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提倡“文以载道”“诗以言志”“学以成德”等价值观念,渗透着道德至善的价值境界。中华传统文化将“至善”作为最高价值追求,并统摄其他的价值形态。
三、在传承与超越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从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中汲取價值精髓,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融会贯通[3]。
1.培育良好社会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同社会风尚密不可分,应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价值精髓,以多种方式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出优秀的文化价值,引导民众在现实的社会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一股向善的精神动力与讲正气的社会风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推广必须要结合实际,充分考虑百姓的接受程度,并且在将这一理论同中华传统文化密切联系的时候要注重其通俗化、生活化以及普遍化。
2.向道德模范学习。注重从身边的人与事中挖掘先进典型,树立道德模范,以身边的人与事对现实社会中的人起到道德示范作用,比如先进人物吴菊萍、陈贤妹、张丽莉以及吴斌等,他们以奉献自我的精神感动了身边以及社会中的人。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对先进人物的宣传切忌将道德模范无限拨高,让所呈现的模范价值与现实社会价值之间的距离无形拉大。这样不仅给道德模范自身无形之中加大精神压力,也会给道德行为的实施增加一定的践行成本,从而使大多数人仅仅停留于道德敬仰的层面,而无法从现实的层面去践行。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道德敬仰,关键还要有道德实践。
3.重视传统文化节日。当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还有许多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意义。李俊勤认为,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审美观”的集中体现[4]。我们也注意到,国家将这些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这样既继承了传统节日的精神,同时也提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交融的平台。除此之外,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完善社会公约、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以及各种日常的行为规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交往所应该遵循的价值规程。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得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底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思想根基,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实现了传统优秀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结合[5]。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更加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通过探究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更好地凝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只有从源头上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渊源,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李荣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国文化研究,2014,(3):36-46.
[3]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4] 李俊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的始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1):97-100.
[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