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域文化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创新研究

2019-03-25 03:50
关键词:福建育人思政

温 志 嵩

(福建师范大学教务处,福建 福州 3501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奠定了新时期课程思政改革和建设的理论基础,丰富了高校大格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涵,是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福建省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生产生活和革命斗争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极具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地域文化,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福建地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有机融合与创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课程思政的缘起与内涵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其缘起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显性教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学分和学时有限,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比较少,无法有效覆盖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全环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育教学方式占比较大,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认知差异,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实效。鉴于此,课程思政改革应运而生。

课程思政是上海市在探索发挥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构建大格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过程中率先提出来的,其主要内涵是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挖掘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及其实践教学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想引导寓于知识传授和教学实践之中,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实现思想塑造、价值引领和素质提升,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向同行,共同实现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课程思政的改革和建设不是简单地增开若干课程或活动,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全课堂,把价值观培育融入所有课程,让所有课程都呈现出“思政味道”和突出育人价值[3]。

因此,课程思政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即通过深入挖掘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及其实践教学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塑造、价值引领和素质提升;课程思政的载体是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这些课程之间育人方向的一致性,以及内容设置和实施方式的差异性,共同构成了课程思政的庞大资源和坚实基础。

二、福建地域文化与课程思政融合创新的内在逻辑联系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深远地影响着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地域文化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或带有特定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地理生态、文化传承、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精神内涵的集中体现。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又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福建省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生产生活和革命斗争过程中,形成了一些极具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地域文化,其中较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有红色文化、海丝文化、闽商文化、船政文化等,这些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与福建高校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鉴于此,立足于福建高校,深入挖掘福建地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推进福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福建地域文化有效拓展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外延。课程思政主要是通过发挥课堂教学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及其实践教学中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在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中展开立德树人的工作。以红色文化、海丝文化、闽商文化、船政文化等为代表的福建地域文化,既有以各种思想理念为成果的理论形态的文化,也有以各类遗址场馆为载体的物质形态的文化。因此,将福建地域文化融合到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既能通过开设相关专业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方式展开教学,也能通过组织大学生亲临遗址现场或博物馆,以实践体验活动的方式展开教学,借此拓展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外延,以有效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育人方式,从而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育人实效。

2.福建地域文化与课程思政在价值引领上同频共振。课程思政旨在通过课堂渠道和课程形式,深入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及其实践教学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福建地域文化与课程思政在价值引领上同频共振,即高校传播福建地域文化旨在充分发挥其价值引领功能,树立艰苦奋斗意识和敢拼敢闯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发展自觉。如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思想建党和政治建军的古田会议精神,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才溪乡调查精神,从实际出发反对本本主义的实事求是精神;海丝文化所蕴含的勤劳智慧、睦邻修好、文化自信精神;闽商文化所蕴含的善观时变、顺势有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恋祖爱乡、回馈桑梓精神;船政文化所蕴含的爱国自强、奋发图强的凛然正气,重视科教、以人为本的创新精神。可见,弘扬福建地域文化与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和建设的根本目标都是立德树人,二者在育人功能上有较强的融通性,在互助互动中推进思想塑造、价值引领和素质提升的同频共振。

3.福建地域文化在课程思政改革和建设中传承发展。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持续发展和传承创新,教育则是文化持续发展和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文化是教育行为和教育过程的本体,而教育则是文化传承创新的机制[4]。因此,教育过程是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而文化的传承创新也需要借助教育活动来实现。福建地域文化作为福建人民进行文明代际传递的重要载体,凝聚着福建人民的心血和智慧;而高校作为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知识共同体,则肩负着将地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的使命。可见,在福建高校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中引入福建地域文化内容,坚持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等,既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福建地域文化宣传推广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

三、福建地域文化与课程思政融合创新的现实困境

福建地域文化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创新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境,突出体现为大学生对福建地域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福建地域文化的教学实践体系较为单一、师资素质与教学方法难以满足育人需求。

1.大学生对福建地域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其更习惯也更倾向于碎片化阅读,如刷微博微信、看抖音头条等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致大学生易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和日韩“二次元”宅文化等影响,从而降低了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关注和了解。福建高校的大学生也不例外,他们虽然身处福建地域文化的浓郁氛围中,但随着就业竞争形势的加剧,大学生在校期间倾向于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今后升学就业有直接帮助的各类考研考证和技能培训中,其更为关注自身对实际应用知识的掌握,而对红色文化、海丝文化、闽商文化、船政文化等福建地域文化往往较少深入接触和了解,导致其对这些地域文化的亲近感和认同感不断降低。

2.福建地域文化的教学实践体系较为单一。福建高校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有利于各高校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优势,开设多样化的有关福建地域文化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以及开展多样化的福建地域文化实践教学活动。但从各高校的实践情况来看,福建高校开设有关福建地域文化的课程还存在较大不足,仅有部分高校依托已有学科研究基础开设了少量课程,如福建师范大学开设了闽台历史文化、福州三坊七巷等通识教育课程;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开设了福建船政文化课程等。这总体上无法有效满足广大学生的选课需求,与促进福建地域文化传承发展、发挥其立德树人实效的预期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3.师资素质与教学方法难以满足育人需求。将福建地域文化有效融入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对福建地域文化的知识储备。而当前许多教师对福建地域文化的认知不够系统、全面,存在认知碎片化的现象。课程思政的改革和建设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对教师的人文知识储备和专业理论素养提出了新要求、高标准,即教师既要拥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又要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才能发挥好、实施好课程思政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从而真正推进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但实践中,许多教师对福建地域文化的相关知识缺乏深入的接触、了解和领悟,其在福建地域文化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创新中容易陷入形式主义,且在课程思政的教学平台上存在“换汤不换药”的教学态度,导致福建地域文化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创新很难取得良好的成效。

四、福建地域文化与课程思政融合创新的路径选择

福建地域文化作为福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和建设的重要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二者的融合创新是兼具技术性和艺术性的问题,应立足于新时期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背景,积极将福建地域文化融入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校园文化,以充分发挥其在课程思政改革和建设中的思想塑造、价值引领和素质提升的作用。

1.融入课程体系。高校作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机构,肩负着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和推进地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职能,这就决定了高校在教学育人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地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在推进福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和建设的过程中,应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增设福建地域文化的相关课程。具体包括:在全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福建地域文化模块,规定学生毕业应修读若干学分;在相关专业课程中增设有关福建地域文化的教学内容,如在经济学等专业课程中融入闽商文化和海丝文化的相关内容,在历史学等专业课程中融入红色文化和船政文化的相关内容。同时,教师应进一步提升其人文知识储备,通过充分挖掘福建地方传统文化史料,编撰富有福建地域文化特色的校本教材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补充教材;通过搜集、整理与所讲授课程的教材内容相关的福建地域文化资料,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理论讲授的生动性和现场感,从而有效提高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2.融入课堂教学。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侧重于采用以教师为主体、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大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导致大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不高和学习兴趣降低,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可见,只有为大学生提供真心喜爱、热情投入、终生受益的课程,才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课堂参与主动性和参与程度,以激发其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育人效果。鉴于此,福建高校应积极推进福建地域文化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创新,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提升教学实效。如采用视频教学法,直观再现闽西革命老区英勇抗击敌人的历史情景,让大学生直观感受革命先辈艰苦斗争、浴血奋战的光辉历史和高尚追求;开展福建海丝文化的课堂讨论,让大学生深入接触和认知福建海上丝绸之路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悠久历史,了解和领会海丝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核,切实感受其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从而树立和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5]。总之,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将自身的角色扮演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导为主,在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的前提下,引导大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引导大学生加强自主探究和积极思考思辨,在互动交流中深化大学生对福建地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和价值的理解和领悟。

3.融入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是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的改革和建设离不开实践育人。地域文化因其地理区位优势便于学生近距离接触,福建高校应在积极引入福建地域文化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育人实效的同时,紧扣课程内容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把理论教学育人与文化实践育人结合起来,通过组织文化遗址参观、文化体验、文化渊源寻访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不同维度和不同层次上深入接触和了解福建地域文化。如开展红色文化的现场调研,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刻领会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6];通过对福州船政文化遗址和历史事件的寻访,让大学生深刻领悟船政文化所蕴含的爱国自强、奋发图强的凛然正气,以及重视科教、以人为本的创新精神。

4.融入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既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作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正处于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校园文化作为课程思政教学的延伸和重要载体,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7]。福建高校应将福建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创造具有浓厚福建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福建地域文化特色的人文景观、雕塑建筑等,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对福建地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总之,深入挖掘福建地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性资源,让福建地域文化成为课程思政的有效载体,构建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的课程思政体系,实现从知识体系到文化体系再到价值体系的塑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成为福建高校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和建设的重要方向。

猜你喜欢
福建育人思政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那个梦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