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
——基于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证分析

2019-03-25 08:48胡壮程薛泽帅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份额第三产业

张 明,胡壮程,薛泽帅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一、引言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GDP从1978年的3678.7亿元飞速增长到2017年的827122亿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产业结构也随之调整。库兹涅茨指出,在工业化后期第三产业大幅发展,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和服务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都会稳步上升,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比大幅提高,因此有学者依据经验提出第三产业份额提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然而学界对第三产业份额提高是否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尚有争论。

国外的研究较少针对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多集中在解释随着经济增长内生产业结构变动方面。[1][2][3]Baumol[4]开创性地研究经济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把经济部门分为技术进步部门和停滞部门,通过构建非平衡经济增长理论,提出“成本病”理论,认为经济发展中停滞部门的扩大不可避免,停滞部门不断扩大导致经济增长速度趋于0。Bathla[5]等接着作了相关研究,认为随着第二产业部门的扩大,对生产性服务业产品的需求增加,提高了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并促进了第二产业部门的生产率,因此生产性服务业份额扩大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Peneder[6]的“结构红利”假说则认为资源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的流动是产业结构变化的方向,并且会带来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国内对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程大中[7]基于中国国情,检验了Bumoul-Fuchs假说,发现中国整体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滞后且使得服务业就业份额增长较快,容易引发 “成本病”。陈晓光和龚六堂[8]认为在工业化早期,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刘伟和张辉[9]通过转换份额法,将结构变迁效应从劳动生产率增长中分解出来,发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市场化,产业结构作用开始下降并让位于技术进步。付凌晖[10]认为随着经济不断增长,产业结构高级化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比重沿着第一、二、三产业的顺序不断上升。干春晖等[11]用第三产业增加值同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值来度量产业结构高级化,实证结果表明第三产业份额越大产业结构越高级,并促进经济增长,但促进作用不大。李翔等[12]通过转换份额法讨论了第三产业份额扩大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发现2001年前第三产业份额的扩大促进了经济增长,2001年后则阻碍了经济增长。陆江源等[13]通过对转型效率的分析,认为要素配置扭曲,导致服务业份额扩大,对实体经济造成了挤出。

自2008年以来,我国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工业发展缓慢;另一方面由于这一时期我国已基本完成工业化,服务业开始大幅发展,经济表现为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份额由2008年的48.6%下降到2017年的40.5%,第三产业份额从2008年的40.1%上升到2017年的51.6%。由此学者们对第三产业份额扩大能否促进经济增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美国在其完成工业化后,大量劳动力从第二产业流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份额迅速扩大,形成了带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第三产业。但对于日本来说,在其完成工业化以后效仿美国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却使得经济突然陷入了停滞。这对我国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将在Baumol非平衡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对第三产业份额扩大能否促进经济增长进行理论探讨,并基于我国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二、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模型分析

1.工业化时期

农业对工业的比重不断降低,故dk/dt<0。工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份额比服务业扩大得快,服务业对工业的比重不断下降,故dh/dt<0且n3小于n2。由于工业技术进步要快于服务业,因此b远大于c。故:dk/dt<0,dh/dt<0,(c+n3)(1+k)-(b+n2)<0,(b+n2)+h(c+n3)>0,则可得到:

由此得出结论一:工业化过程促进了一国经济的长足发展,工业化前期和中期,农业人口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工业和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占比提高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2.工业化后期

工业和后期农业人口转移基本完成。则农业与工业的产出的比重变动基本趋紧为零。即:dk/dt=0k→0。

基于上述情况分析,得出结论二:工业化后期,工业技术的发展加快,挤出效应增大,人口被迫向服务业转移。第三产业份额扩大会抑制经济增长使经济增长率下降。

从社会需求角度讲,居民消费具有同种消费品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第二产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各类生产生活所需要的产品丰富且充足。经济的增长使得人均收入不断增加,消费结构开始从过去以农业产品为主转为以工业产品为主,再到向服务消费转移。从劳动供给角度来讲,一方面第二产业的技术进步导致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劳动力被挤出流向第三产业。另一方面,第二产业开始追求高素质的劳动力,使得一部分学历和知识技能较低的劳动力被迫向第三产业流动。由此可知,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比提高代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真正原因不是服务业具有先进的技术和较高的劳动生产率,而是由于工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工业的生产能力不断扩大。但随着工业化中后期社会对工业品需求增长速度较慢,工业产值不会大幅提高,劳动力开始被动的由农业和工业部门向服务业部门转移,服务业在没有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其产值也会增加,但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占比中的增加只是作为工业技术进步的副效应而出现。劳动生产率较低的服务业部门的扩张会降低全社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从而拉低经济增长速度。当经济出现负面冲击时,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占比提高不能促进经济增长。

3.后工业化时期

随着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部门趋于稳定,k→0。生产性服务业本身技术进步较快,生产率较高,从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挤出的劳动力会被生产性服务业所吸收,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值份额上升迅速,整个服务业会出现n3>n2的情况。并且生产性服务业会拉高整个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使得c>b。

结论三:后工业化时期,社会分工不断加深,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其份额不断扩大,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三、我国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以往基于计量方法分析检验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对经济增长作用的趋势,只能得出一个趋势分析并不能反映1978—2016年间各年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通过转换份额分析法来做每一年的具体分析,具体验证理论部分命题的正确性。

在研究经济增长问题上,学界一般用人均产出增长率指标来衡量。本文务必指出的是经济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二者是统一的,经济增长指的是人均产出的增长,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是指劳动者人均产出的增长,在人口结构没有太大的变动之下,两者基本上是可以等同的。

即:人均产出的变动率=劳动生产率的变动率+就业结构

人均产出的变动率=劳动生产率的变动率,故本文把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表示为人均产出的增长率。

(一)从经济增长率中分解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

则时期t总劳动生产率发变动率为:

静态结构变迁效应和动态结构变迁效应都反映产业结构发生改变对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影响,我们把二者之和称之为产业间结构变迁效应为。将人均产出的变动率分解可得到:人均产出的变动率=静态结构变迁效应+动态结构变迁效应+技术进步效应。

(二)数据来源

本文的样本数据范围为1978—2016年,各产业部门就业人数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数”;各产业部门产值通过处理“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得出;2017年计算所需的产业劳动力数量、产业增加值等数据国家统计局暂未公布或未调整,故暂不考虑2017年数据分析。

(三)考查生产要素从第一、二产业流向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

把国民经济分为第一、二产业部门和第三产业部门,可以观察出第三产业份额扩大从2003年左右开始抑制经济增长,但由于无法区分究竟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是生活性服务业拉低了经济增长速度。故而本文将第一、二产业归为一类,将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各归为一类,试图辨明生产性服务业份额以及生活性服务业份额的扩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界定,本文将中国统计年鉴中的15个服务行业分别归类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2002年之前,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其余的服务行业归为生活性服务业。2003年我国行业标准发生变化,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其余的服务行业归为生活性服务业。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基础上通过计算获得

由表1可知:1994—2002年,产业结构总结构变迁效应为负,表1中1994—2002年,产业结构总结构变迁效应为正,这说明1994—2002年劳动力由生产性服务业流向生活性服务业,导致结构变迁效应为负。并且1994—2016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较少,生活性服务业占比较大,劳动力由第一、二产业部门流出主要流向了生活性服务业所以导致产业结构总结构变迁效应为负。生活性服务业的扩大,尽管使得服务业整体在产业结构中份额增加。但由于其较低的劳动生产力,并不能起到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四)生产要素从第一、二产业主要流入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

为了考察如果劳动力由第一、二产业部门流出主要去向是生产性服务业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我们假设经济中生活性服务业份额不变,劳动力由第一、二产业部门流向生产性服务业。重新计算的结果如下:

表2 1979—2016年当生产要素从第一、二产业流向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并通过计算获得

由表2可知:1979—2016年总结构变迁效应始终为正,而且结构变迁效应较大。结果表明如果生产要素从农业和工业中流出,并流入生产性服务业,将极大地提高我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以Baumol非平衡增长理论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和转换份额分析的实证方法验证了结论,构建三部门分析模型研究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工业化前期和中期,农业人口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比的提高促进了经济增长。工业化后期,工业技术的发展挤出劳动力,人口被迫向服务业转移,生活性服务业份额的扩大会抑制经济增长,但若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的服务业的份额扩大,则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应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提高农民在第二、三产业劳动参与率和资源重新配置效率。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应该大力发展,但不能一味以其份额扩大为目标,其并非产业高级化的本质,并不能大力促进经济增长。而生产性服务业多为劳动生产率较高的行业,能够吸纳劳动力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以发展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手段,以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解决工业、农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因技术进步而挤出的劳动力就业,才可实现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促进经济实现更强有力的增长。

猜你喜欢
劳动生产率份额第三产业
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首次实现供给全国负荷的50.4%
中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
应该重视提高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
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速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中国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7.4%
什么是IMF份额
父母只有一人留遗嘱,效力如何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