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信息识别技术在医院手术部创新管理模式中的应用研究*

2019-03-25 03:57高兴莲胡娟娟余文静吴荷玉王曾妍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3期
关键词:血制品高值耗材

高兴莲 胡娟娟 杨 英 余文静 马 琼 吴荷玉 王曾妍

手术部作为医院手术科室公共服务平台,其管理流程、手术人员行为、物资供应品质、运营效率等各环节,不同程度影响手术患者质量安全与就医体验[1]。2016年医院启动手术部信息化建设项目,融合职能部门、物资部门、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等多源信息,应用多种信息识别技术,植入手术部各管理环节,采用衣物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芯片和柜体红外线技术管理手术人员行为[2];采用二维码管理物资系统和患者身份识别[3];采用条形码管理血制品、手术标本、低值耗材和仪器设备等[4]。通过创新医院手术部管理模式,实现手术部人员、安全、质量、物资和效率等环节精准管理目标。

1 手术部创新管理模式临床资料

整群抽样外科楼手术室2016年10-12月择期手术患者10560例,其中男性6231例,女性4329例,平均年龄(48.22±13.57)岁。首台手术1164例,连台手术9396例,使用无菌器械31437包,使用高值耗材4192件,衣物消耗13971件,手术人员进入手术室频次13856人次,送检标本4649个,输注血制品2554袋。2017年10-12月择期手术患者13256例,其中男性7954例,女性5302例,平均年龄(47.01±17.38)岁。首台手术1401例,连台手术11855例,使用无菌器械40011包,使用高值耗材5334件,衣物消耗17781件,手术人员进入手术室频次16936人次,送检标本5683个,输注血制品3121袋。

2 手术部创新管理模式方法

2.1 分组方法

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方法,将2016年10-12月择期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为对照组,2017年10-12月择期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为观察组。

2.2 资料收集方法与管理干预措施

(1)对照组。①临床资料收集采用人工计算和部分计算机提取方法,手术申请采用电子病历,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传递,手术准点率、手术均时和连台手术等待时间在手术麻醉系统中提取数据,无菌器械包从手术室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交接单上提出数据资料累计;②高值耗材从计费系统提取数据资料进行累加,衣物消耗根据每月清洗费清单累加,手术人员进出频次,根据发放钥匙数量计算;③标本送检数量根据每日与病理科交接登记本记录计算,血制品使用根据各手术间输血登记本资料计算;④管理干预措施是现场督导检查,发现问题追踪分析。

(2)观察组。①应用RFID和红外线技术规范手术人员医务行为,二维码识别患者身份和物资管理系统,条形码管理血制品、批量手术标本核查与交接;②采用衣物RFID芯片和柜体内红外线管理手术人员更衣行为、手术资质确认和衣物消耗及补充频次,采用二维码管理高值耗材入库、出库、使用、计费和盘存,手术器械的回收、清洗、检查包装、灭菌存储、发放和使用,扫码患者腕带二维码识别患者身份、手术及部位等信息;③采用条形码管理血制品领取、使用核查、记录和手术标本送检、交接和登记;④临床资料收集采用手术室信息管理平台,从后台数据库中进行汇总和统计,提取需要资料,可根据管理者需求时间长度和样本量进行报表生成;⑤管理干预措施应用RFID、二维码、条形码及红外线联合物联网移动技术等多种信息识别技术,植入手术工作流程和质量安全管理环节进行及时干预和督导。

2.3 观察与评价指标

观察和评价指标为:①手术室运营管理效率,比较两组准点手术率、连台手术等待时间、手术间利用率和手术均时4个指标有无差异[5];②手术人员行为规范管理,比较两组更衣耗时、手术者资质符合率和衣物归还率;③患者安全操作时间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身份核查完整率、血制品核查耗时及批量标本送检耗时;④物资使用管理效率,比较两组高值耗材漏帐率和盘存时间、无菌物品追踪率及衣物耗损率。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率及构成比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多信息识别技术应用手术部创新管理模式结果

3.1 手术室运营管理效率评价结果比较

应用多种信息识别技术,比较两组首台手术准点切皮时间,两组在准点手术率上,对照组1164例手术,989例准时,准点手术率84.97%,观察组1401例手术,1317例准时,准点手术率94.0%,两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5,P<0.01);观察组连台手术等待时间、手术均时及手术间利用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47,t=164.94,t=-5.41;P<0.01),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室运营效率评价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室运营效率评价结果比较(±s)

组别 例数 等待时间(min)手术均时(min)利用效率(台/间)对照组 10560 42.07±1.83 123.27±2.58 4.40±0.63观察组 13256 35.28±1.92 117.02±3.14 5.01±0.37 t值 243.47 164.94 -5.41 P值 0.00 0.00 0.00

3.2 手术人员行为规范管理评价结果比较

应用RFID联合红外线识别技术,两组手术人员行为规范管理指标比较,观察组更衣耗时人均降低3~5 min,两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47,P<0.01);实际实施手术人员资质符合率由89.11%提升至97.8%,术后医务人员衣物及时规范归还,更衣间、换鞋间清洁整齐,两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0.60,x2=9190.00;P<0.01),见表2。

3.3 手术患者安全操作时间管理评价结果比较

两组手术患者安全操作时间评价指标结果比较,观察组应用二维码技术后患者身份信息核查完整率达99.52%,两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0.60,P<0.01);应用条形码识别技术后血制品输注核查时间和批量标本送检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5.53,t=227.13;P<0.01),见表3。

表4 两组物资使用管理效率评价结果比较(%)

表2 两组手术人员行为规范管理评价结果比较[人次(%)]

表3 两组手术患者安全操作时间评价结果比较(±s)

表3 两组手术患者安全操作时间评价结果比较(±s)

组别 手术例数 血制品核查时间(min/袋)批量标本送检时间(min)对照组 10560 10.65±1.28 67.54±11.02 观察组 13256 4.70±0.59 42.75±5.39 t值 475.53 227.13 P值 0.00 0.00

3.4 物资使用管理效率评价结果比较

两组在物资使用管理效率指标评价结果比较,试验组应用二维码识别技术,每日高值耗材计费对账时间减少2 h,两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1.81,P<0.01);高值耗材计费漏帐率两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精确卡方检验,P<0.01);手术使用无菌物品如器械、耗材等质量追踪达97.60%,RFID使用使衣物辅料等耗损降低,两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13.00,x2=536.70;P<0.01),见表4。

4 多种信息识别技术应用手术部创新管理模式分析

4.1 多种信息识别技术原理与临床选择

条形码识别、二维码识别、RFID和红外线感应识别技术在管理中均有使用,每种识别技术的使用原理,信息储存方法,储存容量均不相同。条形码识别技术属一维码格式,只能在水平方向表达数字和字母信息,保密性不如二维码,价格便宜[6]。因此临床选择使用在血制品扫描核查、输注和记录过程,标本送检过程以及低值耗材申领和存储使用,使用成本低,操作简单。

二维码识别技术是更为高级的一种条码格式,可与产品属性信息、图片表达、文字说明及指纹锁定进行信息编码,具有数据储存量大,保密性好等特点,可用多种语言、文字和图片形式表达[7]。手术部选择二维码识别技术应用在患者腕带,高值耗材管理和手术器械管理等方面,借助物联网移动技术,实现对患者身份识别、高值耗材管理和无菌器械质量全程追溯的目的[8-9]。

RFID技术是将芯片植入物品内,通过无线通讯技术识别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作用距离取决于RFID的工作频率在0.01~1000 m之间,按照RFID无线电频率可分为低频、高频和超高频[10]。射频识别技术应用领域广泛,医院选择在手术部衣物管理上,将芯片植入医务人员专用手术衣裤和患者术中使用的铺巾敷料上,与CSSD、外包医疗清洗中心之间实施远程清点、盘存和追踪。

红外线感应技术在医院主要应用于手术室存放衣物柜,实时监测流动衣柜内物品存放状态,同时对归还后衣柜遗漏物品起到监管控制目的。

4.2 多种信息识别技术在手术部临床使用成效

应用条形码识别技术在术中血制品输注领取、核查、输注和记录等环节,可明显缩短输血核查时间。手术部是医院输血集中单元,每袋血制品输注时间缩短,标志着手术部输血操作速度提高,单位时间内巡回护士工作量增加,效率提高[11]。标本送检申请单和标本袋标签应用条形码,随系统自动生成,无论在快速标本送检时间追踪,还是在择期手术标本送检时间节点记录,都能使操作与记录同步,尤其是在批量标本送检时间上,改变了传统人工核查标本模式,采用扫描核查匹配,每批次缩短30 min左右,极大提高工作效率。条形码技术应用在低值耗材申领和管理环节,对手术部不能收费部分的耗材管理,降低库存,降低成本消耗。

应用二维码技术在患者安全管理和高值物资管理上,二维码存储信息量大,保密性和唯一性特点明显[12]。本研究结果显示:①二维码在患者腕带上使用,通过扫码操作,系统自动匹配手术患者身份信息和手术信息,如手术诊断、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还可匹配血型、过敏史等,在信息不对称环节,具有提示功能,因此在患者身份核查信息完整率上明显提高,达到99.52%;②应用于高值耗材管理上,从耗材入库扫码、配送扫码、使用核查、计费扫码到盘存对账汇总,实现了全程记录、计费提示和对账匹配,每日对账时间缩短2 h;③应用于无菌物品管理上,从器械回收、清洗、检查、包装、灭菌、发放、储存、使用和交接9个环节实时扫码,形成手术室与CSSD之间闭环管理,实现手术器械质量追踪达到97.6%,保障患者手术治疗中器械安

全[13]。

应用RFID和红外线感应技术在手术人员行为规范管理方面,将RFID芯片植入到手术人员专用衣裤和患者手术使用的敷料中,红外线安置在手术部衣柜内,通过手术人员扫员工卡进入手术部,鞋柜和衣柜通过刷卡自由分配,衣鞋在刷卡过程中与RFID芯片、手术人员信息绑定[14-15]。因此,手术人员进入手术部时间、为患者实施手术人员是否与申请单上人员资质符合,以及术后手术人员是否将衣物归还回收柜内,术后衣柜是否清理干净等均可通过RFID和红外线感应技术联合物联网移动技术实现。本研究显示:试验组更衣耗时人均降低3~5 min,实施手术人员资质符合率由89.11%提升至97.8%,术后医务人员衣物及时规范归还,更衣间、换鞋间清洁整齐。

各种信息识别技术在医院手术部流程、人员、操作和物资等管理环节应用成效显著,在手术室运营效率管理上,试验组准点率明显提升达94.0%,连台手术等待时间比2016年同期缩短7 min,手术均时每台降低6 min左右,手术间利用效率从每间每日4.4台提高至每间每日5.01台,可每年增加近6000例患者手术,在手术部资源不变前提下,可为更多患者提供健康服务,不仅提高医院手术部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提高社会效益。

5 结语

通过探讨多种信息识别技术在手术部的应用成效,将多种信息识别技术应用于手术部创新管理模式,并拓展多种信息识别技术应用于与手术部有专业沟通的相关学科和职能部门,通过物联网技术和汇总大数据分析为医院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管理策略[16]。

猜你喜欢
血制品高值耗材
养殖废弃物快速发酵及高值转化土壤修复生物肥料关键技术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贝昂 无耗材空气净化器
南京地区高值医用耗材的使用与医保支付研究
麻文化发展与高值利用前景展望
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与高值化利用技术发展展望
血制品:白蛋白有望进入提价阶段
华兰生物被低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