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鑫 王冬梅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新世纪以来,自《幼儿园》(2004)正式面世以来,《小人国》《看上去很美》《你好,幼儿园》等一批聚焦幼儿园这一独特教育场域的影像作品逐步跃入公众视野。这类幼儿园题材的电影文本高度还原了幼儿在幼儿园的真实生活状态。借助同伴冲突、告状、撒谎、暴力倾向、师幼互动等具体场景,我们无疑可以全面、客观地把握渗透其间的每一种儿童教育理念。这些教育理念则无疑与幼儿的身心成长、心理健康、心智成熟等命题息息相关,值得教育者、家长及各类研究者的关注和思考。笼统说来,影像叙事中的幼儿园不仅是个教育场域,更是文化传播空间。在儿童的实际成长路途中,教育本身从本质上来说也只是一种手段,借助这一手段去促使文化理念传承尤其是民族文化创新。令人遗憾的是,除了对《看上去很美》《幼儿园》《小人国》等单个电影文本的艺术学分析之外,对新世纪以来幼儿园题材电影的整体研究乏善可陈。基于此,本文将从幼儿教育的研究立场出发,对当前中国幼儿园题材的电影文本进行集中探讨,尤其注重通过对纪录电影的深度探源来真实捕捉幼儿的表达习惯、行为特点及心理规律等,进而在综合视野下真实还原适宜儿童成长的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
从实际的生命进程来说,幼儿无疑时刻处于习得各种生活经验的与获取各类知识理性的特殊阶段,故而,成长几乎堪称摆在幼儿面前的一个至为重要的核心命题。即是说,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幼儿园中,成长语境成为我们观照儿童身心变化的一个不能忽视的语境。在我国幼儿园题材电影中,针对于儿童的影像描述和主体建构一直处于重要地位。一般说来,大部分儿童电影中对于幼儿的描述和形象建构总是离不开“单纯” “天真” “幼稚”等关键词,这几乎构成人们对幼儿的刻板印象。不过,在不同的电影文本中,儿童形象的具体呈现方式似乎又有着不尽相同的地方。比如,在《看上去很美》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发现以方枪枪为代表的儿童们一直处于教师的压制和束缚之下。童年并非仅仅是单纯、美好的伊甸园,孩子们也并非都是善良、美好的小天使。尽管大部分幼儿是单纯、天真、幼稚的,但是他们的小世界里也有如成人世界一样也会风起云涌,充满孤独、冷漠甚至残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幼儿园》与《看上去很美》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这两部电影都是将儿童的本能世界毫不保留地、完整地呈现出来,颠覆了我们以往对金色童年的标签化体认,也消解了小天使一般的幼儿形象套路,不禁让人们为孤独童年中的生命暗色而感到震惊和感叹。自这两部电影始,儿童的形象开始逐步变得立体、丰满起来,逐渐从纸片化、机械化、单薄化的形象变成有血、有肉、有烦恼、有忧愁的“小大人”。毫不夸张地说,这关联着当代中国电影荧幕上儿童形象的一次艺术变革和理念革新。
如果说,《看上去很美》和《幼儿园》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提醒我们,幼儿不仅不是缩小的成人,反而是有着独特思考方式和丰富个性特点的独立人,而《小人国》《成长的秘密》这两部影像作品则更为详细、细致而全面地为我们展现了真正确立起幼儿本位的儿童世界。与此同时,《你好,幼儿园》和《山村里的幼儿园》则从更为宏观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当代中国幼儿的精神面貌。作为VR电影早期的尝试,《山村里的幼儿园》是专门针对留守儿童而拍摄的一部VR新闻纪录片,以高扬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关怀来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为后来的VR教育电影确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而《你好,幼儿园》则更被称为中国第一部以展现幼儿园价值文化为题材的大型专题纪录片。《你好,幼儿园》第一季共推出四集,均紧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理念导引,集中围绕着教师、幼儿、父职教育及幼儿园饮食四个主题展开叙事。这部具有重大意义的幼教题材影片从一个更为宏观、多元的角度为我们展现了当代中国幼儿生活的日常和他们成长的世界,堪称献给所有幼教工作者、孩子以及家长的新时代精神食粮。
将上述影片关联起来后,我们发现它们基本建构起一条儿童形象由单一而丰满的成长之路。尤其随着幼儿主体形象的建构过程,渗透期间的幼儿观也逐步浮现出一条变化线索——从早期的要么是机智勇敢纯洁无瑕的小天使,要么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狗都嫌”到方枪枪的“孤独的自由者”,再到《幼儿园》中那一个个充满着稚气却又有着无数让我们惊讶的回答的孩子们。随着幼儿主体形象的不断丰满,人们开始关注到原来幼儿并非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儿童拥有他们自己的小世界和精神空间,正是这种不同于成人的儿童气质让他们逐渐成长为一个个有着无限可能的个体。而在《小人国》和《成长的秘密》中,我们开始丢下了“大人”这个带着几分傲慢意味的头衔,开始怀着尊重与平等的愿景与孩子们一起经历和探寻。比如在《小人国》中孩子们被允许在“芭学园”中自由自在地成长,而大人们在这里开始发现儿童自然成长的强大力量。于是我们看到了孩子们自由自在的结成伙伴关系,或舞蹈或歌唱,或表演或游乐,或开启“战争”或进行“外交”,或奔跑跳跃或攀爬翻滚。我们近乎惊恐地发现幼儿的身上短暂而又快速地经历着人类千百年来文明进化的过程,同时儿童们的世界穿梭于历史长河又跨越了无尽未来,显现出自然而强大的生命力量和创造冲动!《成长的秘密》又更进一步地展现了“孩子是脚,教育是鞋子”这一贯穿于电影始末的教育理念。正是从这两部电影开始,人们开始尊重幼儿,相信幼儿,并真正踏上“发现儿童价值”的真理之途。
一般而言,承袭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不时弥漫出成人中心主义的价值倾向,并普遍将儿童视为从属于成人或依附于成人的失语群体。在受教育的漫漫路途中,儿童始终难以真正冲破成人理念的束缚,而教师则成为教育理念的承载者和实施者。就幼儿园这一教育场域而言,教师同样以启蒙者的身份教化儿童,并成为这一相对封闭的成长环境中的主导者。考察新世纪以来的幼儿园题材电影时,我们同样能借助文本还原出一条幼儿教师形象演变的线索。比如在《看上去很美》中的几类教师形象不可避免地沾染上鲜明的时代印记。无论“妖怪”般的李老师还是慈眉善目的唐老师,实际上都将儿童看作是需要严格管教和约束的规训对象。《看上去很美》这一部电影的背景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那时的幼儿园中“乖乖听老师的话,快快长大”是大多数教师最根本的想法。无论是李老师的管教和唐老师的爱抚,实际上最根本的目的还是要让孩子们“听话”。两种看上去相差甚远的且存在一定角色反差的教师形象是这时候人们对于幼儿教师形象的认知,事实上,这两种幼儿教师形象背后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点:将幼儿看作是没有能力需要接受控制和帮助的,教师则处于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她们往往是以俯瞰式的非平等姿态与幼儿相处。
不过,到了《幼儿园》《小人国》等影片,教师的形象开始变得有些不同起来。张以庆导演于2003年摄制完成的《幼儿园》这部电影选择的是武汉的一所全托幼儿园,将小中大三个班级的日常杂糅在一起,原汁原味地将幼儿们学习生活的日常表现出来。而《小人国》则是选择了一所北京郊区的非全日制幼儿园。两部电影一南一北,互相呼应。若将这两部电影中的幼儿教师形象进行对比会有一些发现。在《幼儿园》中,我们发现教师的形象展示并不多见也比较破碎,极少的教师出场也似乎并未脱离《看上去很美》中那种掌控着幼儿的权威者设定。我们可以通过两个细节进行佐证。第一,在进行活动的时候,老师们用钢琴的琴音来指挥着孩子们的行动,“老师叫我这样做” “我就像你这样做”。在这种统一的指导和掌控下,孩子们看似整整齐齐的行动真的是“看上去很美”了。第二,当孩子们之间发生了矛盾甚至打架的时候,教师们采取了一骂二哄的策略。教师先斥责那些打架的孩子“打人是神经病”,又哄那些在打架中处于弱势的孩子“××已经被送走了”。虽然教育教学方法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电影中的幼儿教师形象依旧停留于掌控者和管理者的层面。而在《小人国》中幼儿教师的形象从“掌控者”变成了“支持者”和“引领者”。在《小人国》的“芭学园”中,孩子们几乎可以自由自在地进行活动,教师则充分放手以便给孩子们自由发展的探索空间。在同样的打架事件中,孩子王池亦洋因为经常打其他小朋友被许多家长要求退学,面对这种情况大李老师并没有简单地进行斥责和安慰,而是抓住每一个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机会教育池亦洋如何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以便顺利融入集体生活。不仅如此,教师还努力说服家长们对每一个孩子做到“不抛弃不放弃”。由此,教师的形象开始从“掌控者”走向了“支持者”和“保护者”,从高高在上的大人变成了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的大孩子。
及至《成长的秘密》《你好,幼儿园》,幼儿教师这一工作的意义和成就感开始越来越多地被挖掘、放大,幼儿教师的形象也不断地被赋予光环。影像空间中的幼儿教师们是一群热爱孩子又有着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大孩子们”,也以其在学前教育事业上的不断努力付出而得到肯定和颂扬。不同于早期的艺术作品中将幼儿教师视作乐于陪伴孩子们和孩子们玩耍的阿姨和姐姐,《小人国》《你好,幼儿园》等几部电影中开始关注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这无疑和人们对儿童期价值的发现和重视息息相关。借助镜头语言,我们惊喜地发现一支包括男幼师在内的特殊的儿童教师队伍开始一步一步发展、壮大起来,而幼儿教师形象的专业化和多样化也成为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势头的影像投射。
简单说来,儿童与教师成为幼儿园教育场域中的两大存在,而教育理念则通过师幼互动的具体方式而得到彰显。儿童成长中的一个维度无疑是社会化,而社会化则进一步关联着交往,包括儿童与成人的交往,也包括儿童与其他儿童的交往。在新世纪以来的幼儿园题材的电影中,师幼互动不仅记录着儿童与以教师为主要代表的成长的交往,也有力折射出由成人意志所主宰的教育理念。更进一步地说,成人本位或儿童本位成为这种教育理念的根本差异所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看上去很美》式的教育理念无疑更趋于“成人化”,也就是以成人为中心,强调成人本位。在影片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见,无论是“小红花”还是与之相对应的惩罚,都只是教师为了方便管理幼儿而创造的符号或规则。教师是管理和掌控者儿童的“上位者”,而对于幼儿的教育则更多是出于成人世界的需要。在《看上去很美》中有个很精彩的小细节,某位官员爸爸去幼儿园里看孩子,教师立刻给那个孩子补充了一堆荣誉以期获得那位官员的好感,其中就包括了“方枪枪”视若珍宝的“小红花”。这个细节足以说明在《看上去很美》这部电影中成人的需要先于儿童且重于儿童,这种教育理念无疑奉行着成人本位。同样的成人本位式的教育理念在《幼儿园》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同于《看上去很美》中的趋炎媚权,《幼儿园》更倾向于以成人管理幼儿这种形式来传达其中的教育理念:成人将幼儿置于管理和控制之下,让幼儿成为一个个听话乖巧的孩子。
张元导演的《看上去很美》背景发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国,那时候人们对于儿童和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并未提高,文化观念中也充斥着“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思想模式。因此在电影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幼儿园中充斥着排队上厕所、“小红花”奖励等令人目瞪口呆的画面。在《幼儿园》这部电影中,大家虽然开始关注起学前教育,但是关于学前教育和幼儿园的文化观念依旧是处于朴素实用阶段。人们更多时候还是将幼儿园认为是看护小朋友、带小朋友玩耍的地方,甚至连幼儿园里的教师也没有摆脱这种机械思想,因此我们才能在电影中看到幼儿教师和小朋友那种匪夷所思的日常。
而在《成长的秘密》和《小人国》这两部电影中,随着大环境对于学前教育和幼儿园的高度重视,更新之后的教育观念也自然而然地越来越重视幼儿本位和儿童的自然成长。同时在这两部电影中出现的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和理念较为优秀,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在这样一种近乎美妙的理想环境中自由自在地快乐成长。尤其在《你好幼儿园》中,我们可以发现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社会文化不断丰富之下幼儿园的发展也越来越多样化,诸如男幼师等学前教育的新兴力量也不断发展壮大起来。
不容否认,教育观的演变是基于儿童观的不断发展以及教师观的不断演变而最终形成。因此我们可以在《看上去很美》中可以发现对于儿童期的不重视和对学前教育的漠视态度;在《幼儿园》中我们可以发现成人本位的高高在上和貌似“为了孩子好”的教育理念;幸运的是随着儿童观和教师观的发展,在《成长的秘密》和《小人国》中我们可以发现教育观已经变成了“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这种儿童本位的教育观,相信儿童自己的力量,让儿童放手发展自己的小世界;在《山村里的幼儿园》中,创作者将视角转向了一群在大山里的孩子,在批判的同时启发人们进行反思教育公平这一现实命题;而在《你好,幼儿园》中,我们可以惊喜地发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的学前教育理念开始走向普及化、多元化和高质量,学前教育理念在不断引入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也不断地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并进一步催生了具有合乎新时代国情以及本土特色的中国学前教育理念。
借助摄像机的艺术语言,导演们以先后承续之势建构了一个聚焦幼儿园与儿童成长的独特影像空间。通过对这类电影作品中儿童、幼儿教师以及教育理念的逐层分析,我们既领会到不同时期不同导演对于儿童以及幼儿园的价值观念差异,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看到新世纪以来我国学前儿童观和教育观的历史演变线索。美国著名儿童阅读研究学者崔利斯有言:所有孩子们出生时都是平等的,但是在他们进入幼儿园、进入小学之后,就变得不平等了。差异的原因在于:有些父母是在尽力培养他们,而有些父母只是看着他们长大,仅此而已。这番话给予我们的启发在于,不独家长使然,老师亦然。在儿童追求身心发展的成长路途上,包括家长、教师等诸多成人在内的环境影响着、塑造着、改变着儿童的每一个成长拐点。电影是基于生活原型并依据电影创作规律进行艺术加工的再创造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于日常生活逻辑的观察视角,从而发现一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未感知或发现的东西。张以庆导演曾如是表述自己的创作理念:什么是中国,你就看《幼儿园》就行了,它把中国社会所有问题都概括在内了。这无疑再次提醒我们,不应低估儿童世界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儿童关乎文化的承续和民族的未来,面对儿童的成长,究竟是“尽力培养他们”,或者是“只是看着他们长大”,这是包括家长、教师等在内的所有成人需要慎重思考并真正践行的重要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