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丹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对当前中国网络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2018年底,中国使用网络的民众数量达到8.29亿,互联网在社会中的普及率达到了59.6%。同时,在网民中手机网民的数量为8.17亿,占全网民规模的98.6%。从历年来的报告可以看出,手机上网的比例在逐渐地提升。在手机上网的网民中,大学生群体成为主要参与者。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微信、微博、头条新闻、知乎、抖音等新媒体不断涌现,成为了大学生上网最喜爱逛的平台。新媒体的出现让人们的认知系统、行为习惯、文化传统等多方面都发生了改变,如何用好新媒体这一载体,将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便成为了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重要课题。
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下正受到强烈的冲击,挑战和机遇并存。因此,提高大学生中华对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让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新媒体要求,从而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信。
“软实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约瑟夫·奈根据各国国家的发展情况所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在以往更多的体现是硬实力,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软实力也呈现出它的重要价值。“硬实力”主要指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软实力”则是指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等。国家的发展需要“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手抓。软实力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文化软实力作为一种柔性的力量正成为各个国家之间相互竞争的重要手段。中国自改革开放40年以来,经济、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开放,除了在经济上着力外,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从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一代又一代不断延续而孕育出来的,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情感。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继承和发扬,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面临新的挑战时会显得其感染力量不足,从而在现代化进程中丧失自身的价值。大学生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群体,需要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这有利于彰显中华民族精神,凸显中华文化的力量,提升民族文化的自信,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
21世纪的今天,经济全球化已经越来越表现为全球各国的影响力,各国之间经济往来频繁也相应地带动了文化的交流,各国之间文化往来越来越紧密,文化的全球化是否也将出现便成为了各国所担心的问题。文化如果出现了全球化,则必然导致一些弱势国家失去了自己文化的根基,一些强势国家则把自己的文化强加于他国,最终成为了文化霸权。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各国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但是危机与认同并存。美国作为文化强国则无时无刻不在向外输出其文化价值观。当代中国的一些大学生长期接触美国的各种文化,喜欢甚至盲目崇拜美国文化,进而对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漠不关心。大学时期正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提升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从而自觉抵制一些外来文化渗透干预到我国的文化中,进一步提高个人的文化辨识力,从而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对我国的文化发展和文化安全都有着重要作用。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共享、虚拟、自由的新媒体时代,当大学生处于新媒体的大环境中时,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方面便出现了一系列冲击和问题。
文化的认同首先表现在文化的认知方面。大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过程中最基本问题是对哪些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不清楚,缺乏系统认知。一些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如四书五经、四大名著等文学作品。其实优秀传统文化还包括古代歌舞、古代建筑、古代风俗习惯、中医、民族品德等方面,但是一些大学生却对相关的内容范围的了解太过局限。一些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认识不清,对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做出准确的定义,对传统文化中精华的部分和糟粕的部分不能做出有效区分,甚至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也常常局限在课堂教学中,不能通过很多方式特别是新媒体方式去了解。
文化的认同核心表现在于对文化的情感支撑。文化情感是一种持久性的内在因子,能够直接影响文化的认同程度和认同的延续性。一些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较高,态度较好,但是这往往是基于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爱国本能,是出于对国家情感、民族情感、政治情感等因素而选择盲目认同。这样的情感不是在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清楚了解基础上形成的,是基于一定的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情感,并不是大学生由内而外自然而然形成的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这样的认同不是理性认同,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性。同时,一些大学生在对西方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方面基本是一致的。一些大学生认为应该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持高度的认同感,但其实可能在现实中会更加倾向于对西方文化的热衷,对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西方节日表现出强烈的情感需求,特别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喜欢在各种各样的新媒体平台去宣扬西方各种文化。
文化的认同还得落实到文化的行为实践中。文化的认同需要先了解文化,对文化产生情感,最终将文化认同从内化转化为外化行为。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学习和了解后,还需要真正践行,但是一些大学生实际行动还有着一定程度的行为不实现象,一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情感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取向出现了不一致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些大学生虽然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自己的影响很大,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不会主动去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在吃饭、上课、走路时都离不开手机,通过不断刷微信、刷微博、看抖音短视频来了解各种讯息,但是大学生通过新媒体平台去主动接触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寥寥无几,大学生也很少有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作为灵感来源进行创意性展示。因此,要想让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达到高度认同,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大学生是否愿意在生活中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进行运用并积极践行。
新媒体的发展,让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时面临了新的问题,从而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传承和发展。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应从多个角度探索提高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具体路径。
1.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是当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渠道,是否能够用好课堂教学,直接决定了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第一,高校应该在学生大学课程系统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一些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高校把课程体系建设的重点放在了一些应用型课程上,忽视了传统文化课程这样的人文型课程。因此,高校需要抛开功利主义影响,在课程的开设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为选修课程,甚至必修课程,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并且适当增加课程的难度,提升课程的质量,让大学生群体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第二,高校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和性质适时加入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优秀的美德,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践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好的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味。
2.组织编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
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基础还在于教材的使用,高校需要有一批优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材。在高校的教材编写中,需要精心编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在教材的编制方面,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可以编制一些中国经典著作的解读版教材,通过通俗化的语言和文字将一些古代晦涩难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解读,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和运用能力。第二,可以编制一些适合地方特色的教材,每个地方都有着特殊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因此可以组织地方高校和科研团体编制适合地方各高校教学的教材。
3.提升高校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要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际成效需要发挥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高校教师的文化素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上好,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将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进行展现。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文化素养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高校教师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这不仅是教师自身对文化的践行,更是对学生群体带来很好的榜样作用。因此,提升高校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能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自觉践行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可以从多方面的渠道获得,如大学传统课堂教学形式、阅读优秀传统经典著作、通过榜样人物的学习等方式。但是在现今社会,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越来越普及,网络信息已经浸透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网络化的普及带来的直接影响则是新媒体的不断出现。新媒体信息传播具有互动性、即时性、个性化等特点,新媒体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自媒体。大学生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更多的渠道获取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在学校方面,学校可以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题网站,在网站中定期发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专题内容,同时可以在网站中设置相应的测试题或各类闯关题,大学生通过浏览网站内容、做题等方式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可组织创建课程的微博、微信公众号、QQ群等新媒体载体,定期发布传统文化课外知识,师生也可进行互动。新媒体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实现了教学的寓教于乐,师生互动的方式拉近了师生关系,学生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了解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方面,大学生对新媒体平台是一种主动融入的态度,大学生可以通过个人的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在主动传播的同时提升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进而在实践活动中将内化的优秀传统文化外化为个人良好的品行和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