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文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0)
“校园霸凌”现象在当前校园中呈现屡禁不止的蔓延趋势,已发展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性问题。据悉,目前校园中常见的霸凌形式有肢体霸凌、言语霸凌及网络霸凌等。由于国内针对校园霸凌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意识及应对措施,加上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导致诸多遭受校园霸凌的学生难以有效自保,进而在各种形式的霸凌行为中出现身心受损情况,严重者或存在生命危险。为大力遏止校园霸凌现象,净化校园环境,现通过对连云港这一地区的校园霸凌事件进行调查剖析,探讨关于如何加以防治的相关对策。
校园霸凌,即校园内发生的欺凌事件,具体指个体或群体向另一个体或群体实施的心理、生理攻击行为。从校园霸凌的涵盖范围来看,无论是踢打、扔砸、恶意推撞等生理层面的攻击伤害,还是侮辱、孤立、拒斥、造谣等心理层面的攻击伤害,包括勒索、使唤等恶意折辱他人的行为,都属于校园霸凌性质。这几类霸凌行为的共同点在于:双方的身体力量或心理力量不均衡;重复性高;可导致对方身心痛苦的伤害;不经有效控制,容易发展成为重大恶性事件[1]。
从校园霸凌行为的危害性来看,根据主体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个方向。针对受霸凌者群体而言,在长时间的欺压下容易身心受创,产生自卑、抑郁、社交恐惧等负性心理,甚至留下不可逆的生理病根。针对霸凌者而言,在霸凌他人的过程中容易形成日益尖锐、暴躁甚至反社会的负性心理。据报道,部分长期经受校园霸凌的人群,可能存在隐性自杀倾向,或可能对霸凌者产生报复心理,进而引发极端行为。
1.家庭层面
校园霸凌一般高发于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的留守学生、与父母关系不和谐的“问题”学生两类人群当中。根据校园霸凌的相关调查可知,这类事件的发生与参与者的家庭教育脱不了干系。当长期生活在充满暴力、污言秽语等不良的家庭环境中,便更容易成为校园霸凌的施害者;而当长期接受情感淡漠、唯唯诺诺的言传身教,也就更容易成为校园霸凌的受害者。总的来说,亲情淡漠、缺乏良好沟通、习惯暴力等不良的家庭环境是引发校园霸凌的重要因素之一[2]。
2.校园监管层面
造成校园霸凌屡禁不止的另一原因,就是学校的监管力度不足。一方面,学校对霸凌者的惩罚力度不强,即使发现了校园霸凌现象,也鲜有给予例如开除学籍等严重处分,霸凌者难以受到威慑,导致日后更加变本加厉。另一方面,学校对于校园霸凌现象的排查力度不足,不能及时发现和阻止已经出现的霸凌行为,这也使得霸凌者能够长时间对被霸凌者进行身心上的伤害。另外,基于“预防大于治疗”的特性,学校方如果只抱持“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是远远不够的,而由于预防意识不足,缺乏有力的预警方案,导致校园霸凌行为始终难以得到有效监管。
3.个体层面
校园霸凌的受虐方多为相对弱势或相对异常的学生,包括性格怯懦、面貌异常、身有残疾等人群。此外,部分条件优于群体的学生也时常受到排挤,即“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校园霸凌方面,施暴学生常见暴力转移型和权力争斗型两种。所谓暴力转移型,即长期遭受家庭暴力,因而表现出较强自卑感,当遇到比自己较为弱小的群体时,便表现出暴力的代偿性转移以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而权力争斗型的孩子多为在社交、家境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的孩子,为了彰显或者巩固自己的地位,而对较为弱势的学生进行霸凌,以追求权力的优越感[3]。
校园凌霸行为体现出侵权性、隐蔽性、高频性和传播性等特征。首先,侵权性。“校园霸凌”这一行为从本质上看,即针对某一个体或群体进行的人身权利侵犯行为,也因此呈现出侵犯性特点。情节恶劣的校园霸凌事件还可能触犯民法、刑法,因而也具有一定的违法性。其次,隐蔽性。在校园霸凌事件当中,施暴者通常会对被欺凌者进行威逼利诱以隐瞒事实真相,而被欺凌者出于恐惧、害怕等心理也往往选择忍受并不揭发,导致霸凌事件呈隐蔽状态,不易被外界所知。再次,高频性。在进行校园霸凌的过程中,霸凌者所针对的霸凌对象具有一定固定性,即在某一阶段内不定期针对某一固定对象展开霸凌,对于受霸凌对象而言具有高频性[4]。最后,传播性。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暴力成为了校园霸凌的重要传播途径。校园霸凌的施暴者通过网络谩骂、网络人身攻击等非常恶劣的行为对被欺凌者进行欺辱,或者将施暴过程进行拍照、录制成视频散播到网络上,给被欺凌者造成二次心理伤害,即校园霸凌的传播性[5]。
为针对校园霸凌现象展开深入剖析,现以连云港地区为例,分别抽选该地区12所中学共358名初中学生展开随机问卷调查活动,调查内容包括校园霸凌事件发生频率、校园霸凌时间类型、遭受校园霸凌者的基本特征等。358名学生中,初一年级共127例,初二年级共118例,初三年级共113例;男生186名,女生172名,最终回收有效问卷共350份。现将取得的调查成果做如下总结:
1.校园霸凌事件发生频率
关于“校园霸凌事件频率”这一问题,调查表中给出问题如下:据你了解,校园发生霸凌事件的频率如何?A.经常发生;B.时有发生;C.偶尔发生;D.从未发生。学生根据自身认识,分别勾选对应选项,最终调查结果如下:
表1 校园霸凌事件发生频率调查情况
从调查结果中可知,认为校园霸凌事件“时有发生”与“偶尔发生”的人数相对较多,占比分别为34.86%、38.29%,表示“经常发生”的人数则明显高于表示“偶尔发生”的人数。据此分析,当地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频率相对偏高,可针对问卷中勾选A与B人数较多的地区进行着重防控,以达到降低霸凌事件发生频率的目的。
2.校园霸凌事件类型
关于“校园霸凌事件类型”这一问题,调查表中给出问题如下:据你了解,最常发生的校园霸凌类型是哪些?A.言语攻击;B.集体孤立;C.肢体殴打;D.抢夺财物。学生根据自身认识,分别勾选对应选项,最终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从调查结果中可知,认为霸凌事件中最常发生类型是“集体孤立”的人数最多,“言语攻击”次之。可见,在当地校园霸凌事件中,心理层面的霸凌类型占比较高,而以“肢体殴打”“抢夺财物”等生理层面的霸凌行为也并不鲜有,且性质相对更为恶劣,需通过有力的防控手段加以监管。
表2 校园霸凌事件类型调查情况
3.遭受校园霸凌者的基本特征
关于“遭受校园霸凌者的基本特征”这一问题,调查表中给出问题如下:据你了解,遭受校园霸凌的同学一般有什么主要特征?A.生理缺陷;B.面貌有异;C.性格懦弱;D.家庭困难;E.异性缘好。学生根据自身认识,分别勾选对应选项,最终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遭受校园霸凌者的基本特征调查情况
从调查结果中可知,遭受校园霸凌者的各类基本特征占比无明显差异,其中,“面貌有异”者相对占比略高。由此可知,校园霸凌事件可能针对任何一类弱势人群或与大部分人存在差异的人群,本质是霸凌者为展现群体性或优越性的排他行为。
1.防治体系不健全,监管力度较轻
目前,大众对于“校园霸凌”的认知尚未到位,也因此缺乏有效的防治体系进行监管,或是在防治过程中呈流程化,并不真正具备足够的监管力度。在部分家长、教师及旁观者眼中,“校园霸凌”事件仅是同学之间司空见惯的摩擦和矛盾,并对其抱有一定侥幸心理,当这类事件发生时,以简单的批评教育作为监管手段,而忽视了被欺凌者受到的身心伤害。学校、家长对“校园霸凌”的轻视和再纵容,使得学生失去了对霸凌事件的正确认识,甚至漠视“校园霸凌”的存在,也导致受霸凌者难以求援。
2.法律体系不完善,约束作用不强
目前,我国宪法、刑法、教育法等已针对对未成年人保护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但现行法律法规更多用于提供事后处置的依据,且其适用的一般多为外显性强、后果严重、性质恶劣的行为事件,对于隐蔽性强、长期存在的霸凌行为缺乏行之有效的约束[5]。而刑法关于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免于承担刑事责任,这本应作为保护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条款,现在却成为部分校园霸凌者的“保护伞”,甚至使其感到有所倚仗,更加恣意妄为。由于“校园霸凌”的概念和范围没有完全统一的界定标准,加上缺乏全面系统的专门法律法规的支撑,目前这类现象的防控治理仍然举步维艰。
3.监管措施不到位,资源投入过少
物力和人力资源的投入缺乏,导致“校园霸凌”防治工作难以开展。据悉,很多学校没有设置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室和心理咨询老师,在校园巡查等办法落实过程中也缺乏足够的人力、物力资源,针对霸凌现象开设的反馈机制、奖惩机制也存在完善度欠缺的问题,加之目前大部分学校仍然以学习成绩和校园建设发展为主要抓手,对“校园霸凌”现象管制意识不足,防控力度小,使得“校园霸凌”的预防和治理仍然流于表面。
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校园霸凌行为的发生率。因此,作为家长,首先应当及时端正对于霸凌问题的态度,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主动建立起“害人之心不可有”的正确意识,并告知学生在遇到霸凌问题时及时向家庭求助。其次,家长需加强对学生的“反霸凌”教育,教会学生正确看待、处理校园霸凌事件,并告知学生即便身为旁观者也应在这类事件中勇于发声,在维护校园和谐的同时也有助于自身身心健康的巩固。另外,鉴于家庭氛围对于学生心理及认知的影响,家长还应从自身出发,以自省的态度反思自身造成的家庭氛围影响,并规避暴力、辱骂等不当行为的出现,从根源上培育学生的积极、正向心理,为“反霸凌”意识的构建奠定良好基础。
学校作为校园霸凌行为的主要发生地,对于这类恶性事件的防控需具有足够的责任意识,并通过加强“反霸凌”教育、完善监管制度等层面共同着手,以软硬兼施的力度施以防控。首先,在教育层面,校方可通过举办关于“反霸凌”宣传讲座等形式来向学生灌输正确的关系意识,或由教师结合班级情况,展开针对性的一对一教育。针对霸凌者,主要教育方向在于平等意识的灌输,以及告知霸凌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并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以家校共育的形式及时扭转这类学生的错误观念与行为,必要时还应予以适当惩处,以示警戒。针对受霸凌者,主要教育方向在于自卫意识的灌输,并告知这类学生在遭遇霸凌事件时需及时上报学校或家长,避免因害怕揭发而导致对方变本加厉。针对霸凌事件中的旁观者,主要教育方向则在于告知其“发声”的重要性,当旁观者能够勇于为霸凌事件发声时,既有助于降低这类事件的发生率,也能够给予受霸凌学生心理安慰。
在教育基础上,校方还应通过建立有效求助渠道、完善防控及监管制度等措施来发挥硬性力量。只有在明确抵制霸凌行为态度的基础上,才能够对霸凌者产生一定力度的震慑,从而使受霸凌者能够信任学校并进行求助。例如,一方面可针对霸凌行为建立一套详细的管理制度,将惩处方案明确到位,同时开设匿名信箱等求助渠道,以便受霸凌者及时求助。另一方面可成立“校园反霸凌巡逻队伍”,每日不定期于校园各处进行巡查,在发现霸凌行为时及时予以制止,以维护校园和谐平等的氛围。
对于个体而言,无论是霸凌者还是受霸凌者,建立正确价值观均是首当其冲的任务,要做到既能够约束自身不进行针对他人的霸凌行为,也要建立起遇事勇于求助、敢于解决的积极心态。因此,学生在发现自身出现情绪异常状态时,应及时通过校内心理咨询等渠道完成情绪疏导,防止因负性情绪发展而导致伤人伤己的行为出现。同时,可积极参与校内“反霸凌”宣传活动,在普及这类行为违法性及危害性的过程中,完成自身正确价值观的再构建,并于课后尽量多参与团体活动,在集体协作过程中实现自身共情意识的增强。
校园霸凌这一恶性现象在当前中学校园中发生频率较高,且大多针对相对弱势的群体,需在今后的校园风貌建设工作中加以重视,并以切合实际的手段加强防治。校园霸凌行为的防治与家庭、学校及个人均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需从三处综合着手,以强硬的制度建设及有力的观念教育来消灭潜在的霸凌火花,从根源上提高校园风气的和谐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