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振文,李晓强,王晓东,卢冠军,律其鑫
(长春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地理学是一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关联。随着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需求及师范生专业认证要求的不断深化,构建一流地理学专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校地理科学专业为例,分析其专业定位、优势及特色,从多方面分析专业建设现状,提出优质专业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地理科学专业定位为紧密围绕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构建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交融、理论方法与实践能力并举、创新精神与服务意识兼备的复合型地理科学人才培养模式;统筹基础教育与科研力量,强化地理学与生态学等相关学科交叉,渗透国际前沿理念,发挥综合育人优势,秉承立德树人方针,探索实施本硕一体化培养结构,着力打造高素质教育师资与高水平科研人才。
经过近20年的建设,我校地理科学专业发展成效显著:完善了自然地理科学、教师技能教育、人文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基础课程体系[1],形成了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硕博学位比100%的师资队伍,确保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探索教研培一体化模式。专业教师具有扎实的科研基础,取得了突出的科研业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省级科研项目51项、省级教研项目20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2项、学术成果奖3项、自然科学奖1项;指导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2项。开设系列教师教育校本课程,在中学地理教学论、微格教学的基础上,开设了地理三板教学、中学地理习题设计与解答、中学地理活动设计等校本课程,着重地理知识与理论讲授、教学基本功训练、优秀职业信念和高尚师德养成、终身学习能力及可待续发展能力培养等。
实行多维度野外实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落实“第二课堂”建设,提高学生的研学能力。
双语种融合教学。在基础课程中渗透专业英语,鼓励使用双语教材,培养双语师资,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助力学生的人生发展。
2.1.1 专业综合改革
近几年,我校对地理科学专业建设进行相应的改革。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2],构建“宽口径、强基础、精专业、重实践、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完善课程、实习、实践考评体系;深化教研培一体化建设[3],注重教师教研能力培养和学生教学技能的提高;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体系,确保专业稳步发展。
实施文理科同步招生,拓宽优质生源招收渠道;教学内容上,在保证规定的课程学习外,开发专业校本课程,结合教师科研课题,传授学科前沿理论,形成基础、专业、创新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4];野外实践教学由3周扩展至5周,由单一部门实习转变为综合实习,教育实习由8周扩展至1学期,形成了实验实训、野外实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创新创业五位一体的教学体系[5];实习实践考核由单一专任教师打分转变为由指导教师组综合测评。为保障教学高质高效运行,制订了相关规定和条例,成立了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严格审查每门课程主讲教师授课资格,检查教师课程授课计划书,要求教学大纲、教案、课件等教学文件齐全;教学过程中严格实施中期考核制度,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
2.1.2 专业师资队伍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坚持人才强院战略,以队伍结构的优化为基础,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创新团队建设为关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6];建立兼职教师评价机制,鼓励专业教师进行访学交流和学历提升,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引进和培养体系。注重教研室工作,明确教研室工作任务,制定教研室工作细则。建设“学院—教研室—课程组”模式[7],发挥教研室、课程组在学生思想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工作安排、学生实习实践教学、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等方面的管理作用。
2.1.3 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为确保教学高效运行,充分融汇师资力量;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机制,杜绝教学事故;明确专业定位,进一步保障专业教学建设;合理选用教材,凸显双语教学特色,建设优质课程;加强教学投入,保障资源共享。强化教学过程管理,细化教师听课任务,保障听课记录质量,并随机选取教师课程进行公开评议;同时聘请外校专家远程听课,完善教师评课制度。
目前已形成年龄结构合理、职称结构适合的教师教学团队。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与课程组间建立了“导师制”;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取得一定成效,形成以老带新的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形成青年教师学历提升机制,鼓励教师进行学历进修和访学。完善本科主干基础课程精品化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初步形成自由流动、互相配合的课程师资团队;目前已经形成一支以高层次人才为代表,师德高尚、学风扎实、基础雄厚、富有奉献与合作精神的创新型教师队伍。通过教研听课—评课,教师上课的积极性高涨,教学能力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课堂讨论活跃。
教师技能培训方面初战告捷。针对教师资格证考试、普通话水平考核等师范专业技能考试,开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10余项。目前,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普通话水平考核通过率为100%。
建有1个省级地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专业实验室和2个教学实验平台,完全面向学生开放。同时加强了野外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建设有秦皇岛实训基地等野外实习基地和吉大附中力旺校区等教育实习基地10余个。
学生就业市场多元化。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在92%以上,其中70%以上供职基础教育行业,15%左右选择继续深造。
梳理专业教学课程,进一步开展教学改革,完善课程教学结构,重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三基”培养,构建学生的区域性、综合性、系统性学科思维,强化地理学与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认知,培养学生的野外实践能力,重点打造特色野外实习项目,积极探索可行的野外实习路线,扩展地理区域模块[7],全面提升野外实习的教学质量。进一步强化学生从事中学教学工作的意愿,引导学生认识地理教育在国民基本素质养成上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地理教师的认同感。
加强教学内涵式建设。创造条件,推广“慕课”,建立多元化网络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前沿性和应用性知识教学;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师生座谈,征求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进一步加强试题库建设,争取在“十三五”末期,所有必修课程完成试题库建设。
加快地理智慧教室建设,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教学基本功,加深学生对中学地理课标的理解,深化德育教育理念,争取通过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坚持师资引进的高标准,以博士生为最低标准,并要求申报人员有较深厚的科研基础和成果积累。
建设优质教学团队。学院予以经费支持,完善教学改革与研究、团队建设与教学质量考核奖励机制,按照“成熟一个、立项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分期分批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期一般为三年。
进一步规范日常教学管理。认真学习考评体系细则、教学事故认定细则,强化教学管理,遵守教学纪律,规范教学秩序,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提倡教学改革。以学科前沿为牵引,扩展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文化;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依托,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增设教学活动;在教师技能教学过程中,重视地理教具及地理模型的制作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