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洋,孙方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创新实践学院,辽宁阜新 123000)
辽宁省阜新市是中国主要的玛瑙矿石原产地,同时也是重要的加工地和玛瑙制品贸易集散地,历来就有“玛瑙之都”的声誉。目前,阜新地区拥有玛瑙上下游产业相关的厂家6 800 余户,产品总量占国内玛瑙市场50%的份额,并且远销欧美韩日等多个国家及地区。同时也应看到,阜新地区多数珠宝玉石商家依然采取传统手工作坊的产销方式,普遍存在缺少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同时也缺少时尚前沿设计、 由于历史原因相应的珠宝玉石文化内涵浅薄等问题。特别是,多数经营者所采取的“师傅带徒弟”式的人才培养制度,远难支撑珠宝玉石产业的未来发展。而现代化创新的珠宝玉石人才培养方向——会创意、能设计、善加工、精营销的高端人才,正是推动阜新地区玛瑙产业乃至全国珠宝玉石产业转型升级与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阜新作为国家级珠宝产业基地,在珠宝玉石设计人才的培养问题上,应该要与高等教育平台接轨。同时,作为阜新当地的高等院校,也要充分了解珠宝玉石行业,合理调整学科设置,把高等教育的人才输出与产业需求相结合,做到人才培养有针对性、人才教育有客观性、人才输出有必然性。
整合辽宁珠宝协会、 阜新玛瑙协会与珠宝品牌企业的相关资源,依托高等教育平台,主旨在于建立高校、行会、企业三方平台,把人才培养与产业实践密切结合,从而推动珠宝玉石产品的创意、设计、镶嵌、加工、营销、管理与推广等人才的培养,促进辽西地区的珠宝玉石产业转型升级与品牌化的纵深发展。
研究创新点从珠宝玉石设计人才培养的系统性着手,立足于大学本科教育,依托于产业生产实践,分为三个阶段方向。
阶段方向1:培养技能明确的专项型人才。
珠宝玉石行业的鉴定型人才,珠宝玉石设计型人才,珠宝玉石加工制作型人才。这类型人才专业培养目标非常明确,所学的课程内容和未来职业归属也很明确。在这些领域能够做到非常精尖和出类拔萃的人是很少的,珠宝行业对这类人才需求非常强烈。同时这类人才属于行业发展的“螺丝钉”,适用于不同的企业单位,是最为广泛的也是最为好用的珠宝玉石产业从业者。
阶段方向2:培养知识结构丰满的复合型人才。
人才的培养与输出目标,不仅仅局限于珠宝玉石学科的专业课程,同时也引进哲学、宗教、人文、历史、国学、美学、艺术鉴赏等相关课程体系。这些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知识结构丰满,并结合广泛的企业设计生产实践,未来能成为行业的引领型人才。完整的知识储备与企业实践,会促使这类人才的发展空间更大,发展后劲更足。这类人才属于行业未来的拔尖人才,为中国珠宝玉石产业的品牌化、国际化储能蓄势。他们未来将屹立于产业金字塔的顶端,有机会成为设计大师、艺术大师、工艺大师。
阶段方向3: 培养两个或两个专业结合的跨界型人才。
从行业发展来分析,我们会发现,随着行业的发展,珠宝行业也会急迫需要一些其他专业的人才来帮助这个行业提升和发展,如管理型专业、财经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人力资源专业等等。如果这些专业人才不仅熟知自己的专业,通过适当的高等教育培养,让他们了解掌握珠宝玉石行业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这种跨专业(跨界)的人才对珠宝行业的发展将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涉及珠宝玉石行业的高端人才的进修、 培训等问题。这类人才未来决定了产业的最终走向,也决定了传统产业升级改革的成功与否。互联网时代,是一个跨界的时代,珠宝玉石产业更需要跨界人才的引领,为这一古老传统的行业增添新鲜血液。
(1)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加强传统工艺文献资料借鉴方法。充分利用近期的相关研究成果,开阔视野,打开思路,吸收消化,丰富、深化对传统工艺与现代化审美设计的认识,形成对珠宝玉石行业的宏观与微观相互作用的认识。
(2)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行业人才的需求、生源的具体诉求、课程体系建设、师资结构等问题,通过院校、行会、企业三方的平台,形成共识,达成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3)归纳和比较分析相结合;所谓比较分析法,是将两个或多个同类或相近的事物,按同一法则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并根据共同点来推测未知事物具有同样或近似的性质和特征[3]。广泛收集与选择和珠宝产业有关的资讯和材料,针对不同类型的珠宝企业,以及上下游的相关产业集群的特点进行有机的分析和归纳。
(4)系统论的分析法,系统论的分析法能促使我们从研究主题的各个层面展开分析,形成系统化的理论逻辑。从行业需求到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从国内珠宝企业的基本状况到珠宝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路线,从传统手工艺的继承发展到现代化、国际化、时尚化的设计理念拓展,最终摸索出一条珠宝玉石设计人才培养的全新之路。
(1)组建大学本科制学历教育体系,以中国地质大学珠宝专业为蓝本,摸索一套有效的本科教育系统。培养能运用现代科学知识、 现代宝石学理论和技能以及先进科技手段,从事宝玉石鉴定和企业经营管理、首饰加工制作及管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宝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宝石学、首饰工艺学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从事宝石鉴定和宝石学科学研究、 首饰加工制作及珠宝企业管理的初步能力。
(2)搭建校企联合培养平台机制,形成产、学、研相互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学生具有市场统筹能力、产品策划能力、企业运营能力、珠宝企业管理系统的认知和管理能力; 掌握珠宝市场消费者需求分析、 设计产品、广告策划、产品跟踪等过程,熟悉企业管理的基本流程,并了解奢侈品品牌管理基础知识。
(3)利用专业行会的学术资源,建立以国内外行业专家为主的校外导师制教学体系,对高校本科教育是一个极大的补充。使学生掌握来自产业一线的珠宝知识和珠宝鉴定基本理论、 宝石评估基本知识和宝石鉴赏知识,了解珠宝加工工艺知识以及鉴定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以及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
(4)人才培养体系中总结出有地方产业特色的连动化、体系化、模块化、统一化的教学实践模式。使学生具有主动学习和获取新知识与技术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积极研究摸索出一套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对于传统型珠宝玉石产业的升级改革尤为重要,传统产业转型涉及上下游的行业状态、职业人员的自身素质、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切入,能更精准、更前沿、更具有创新性的活力,从而使传统手工艺行业迈向现代化、国际化、互联网化,顺应时代变化与发展。以阜新地区为试点,既能全方位把握当地珠宝玉石行业的发展状况,也能切实把脉相关的发展瓶颈与面临的问题。以当地高校为平台,充分利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与智慧信息枢纽,架设高等院校与服务地方的桥梁。同时整合企业与行会相关资源,群策群力地发挥各个单位的资源优势,打造一套完整又兼具地方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为阜新地区珠宝玉石产业的纵深发展加油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