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重庆40133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强起来靠创新,创新靠人才。”[1]在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在“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自觉融入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既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有助于进一步彰显计算机专业学科特色,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互联网高技术人才,使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够更好适应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从“过程论”和“目的论”来认识。从过程上理解,创新创业教育是指通过课堂教育、校内外实践等渠道,通过教师、行业领军人物的引导,将有关创新创业的理念、方法、项目等逐步内化到学生思维方式和行动能力中,使学生逐步具备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过程。从目的角度理解,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进而达到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一种实用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针对不同层面高校,不同专业、学科本身应当体现其独特性。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基石,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很大程度取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广大高职院校也应积极探索符合自身情况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将其融入高等教育体系,同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1)较高的育人实践性。评价计算机专业学生技能考核优劣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学生能够将掌握的编程理论、计算机开发技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以具体的软件程序、模型、系统进行展现,要使自己所编写的程序能够满足客户实际需求,具有较高的实用性、网络安全性和便捷性。因此,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其着力点在于学生能够在消化吸收既有知识的基础上,开发具有一定新意、能够给用户带来新体验、解决新问题的软件程序,需要学生能够实时关注学科前沿科技动态,发现并解决新问题。
(2)明显的教育自主性。自主性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指学生可以自主决定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程度和深度”[2]。从当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看,创新创业教育属于素质拓展类教育,是学生在完成基本学业任务之外所进行的教育,是一种延伸性、扩展性要求。学生能否参与创新创业教育、能否完成有关教育任务根本上取决于学生的思想主动和行动自觉。学生能否在创新创业教育框架下形成相应的创新成果,则需要学生主动投入到学校实验室、企业环境场自主进行计算机软硬件研发。因此,学生能否持之以恒、深入钻研会极大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3)显著的培育精英性。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育理念与模式”,本身需要优中选优、精益求精,提高教育效果。计算机技术及相关产业作为一项技术更新快、淘汰率高的行业,需要大量输送优质、有着真才实学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因此,计算机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应当善于抓住“关键少数”,找准专业中有上进心、有创造性、有追求、敢于大胆尝试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并依此带动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创新创业浪潮,吸引更多学生参与,逐步提高教育影响力和覆盖面,才能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效果。
(4)鲜明的教育超前性。超前性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精神实质,否则将雷同于传统教育。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超前性特征可以从如下层面理解:一是创新创业理念内容的超前性。伴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广泛应用,高职院校在一个人才培养周期内所制定的创新创业教育方案以及相应教材往往不能立即满足学生对前沿学科知识学习的需要,这就使高职院校计算机类学院必须在学生毕业前主动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方案和教育内容,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二是新技术应用对创新创业教育具体方法变革所带来的超前性。随着学习的不断加深,以及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算法等新生事物的广泛应用,已经悄然带动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式方法变革,形成了一套与传统课堂教学具有鲜明差异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专业作为一门蓬勃发展的新兴专业,对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要求很高,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程序开发能力,还要具备软件项目整体管理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而目前高职院校所开展的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主,学生在实验课上进行验证性实验为辅,且实验环节所占比重远不及课堂教学,没有得到学校应有的重视。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较为分散,不利于学生进行整合型学习。由此学生动手开发能力不强,缺乏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成为必然。
受传统教育方式影响,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所接受的创新创业启蒙教育十分匮乏,造成既不能充分认知创新创业教育,又缺乏足够机会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在学习思维上具有较强的跟随性学习习惯,“布置任务——完成任务”的惯性思维较强,缺乏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极大程度地限制其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志愿填报和专业选择上,许多学生并不清楚计算机专业特质、就业前景是否符合个人兴趣特长,而是容易根据一些网络热词或热点事件(例如“互联网+”、AlphaGo)判断专业是否火热,符合潮流。入学后所带来的认知反差造成部分学生缺乏学业就业规划、学习目标缺失,弱化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失去了对本专业深入钻研的兴趣。此外,基础学习能力也对高职计算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塑造产生影响,其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相对于重点本科院校同专业学生具有一定差距,表现为对既有专业知识缺乏学习兴趣、对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缺乏钻研、对如何推进知识创造性应用缺乏动力等,从而影响到创新创业意识的塑造。
目前已有高职院校出台相关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激励措施和政策,但统计发现其更多仍是在传统培养模式基础上的局部修正和补充,而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机制中定位仍然不明确。就日常所接受的课程而言,仍以传统课程为主,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与有机联系。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 “纳入整体人才培养计划之中,而是以零散、微观、不成体系的方式展开,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3]。学校在涉及计算机的交叉学科领域以及学科发展前沿问题关注度较低,学生接触上述领域的机会更少,不利于学生充实相关理论知识和培养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在开展相关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评价标准,在关于教师的教学成果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评价方面仍沿用传统的单一评价模式,考核制度和考核方法过于单一,成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障碍。从教育者来看,教师往往具有高学历、高职称,但缺乏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许多教师并没有创业经历,也未参加过有关技能大赛或者进行相应技术研发,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并不善于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和创造相关条件。
目前高职院校仍普遍采用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模式,实验教学存在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情形。就计算机专业的实验课程而言,绝大多数学生完成的仍然是传统的验证型实验,而此种实验更多的是建立在已知领域的知识之上,其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已有的理论知识。而以自主分析和操作为核心的创新型实验在学校的整个实验教学体系中所占比重较低,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极为不利。有些职业院校虽开设有独立实验,但仍然没有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不能够有效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本专业新兴领域前沿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很难形成能够独当一面的创新创业能力。此外,高职院校缺乏开放性计算机实验室,学生只能按照学校规定的实验课程课时、内容和上课定时定点完成有关学习计划,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自己的时间去进行实验,学习兴趣和热情受到抑制,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不充分,不利于创新型计算机人才的培养。
如前所述,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实验教学内容只是单纯地对已有理论知识的简单验证,实践实验的内容与市场就业需求严重脱节,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许多学生在就业前还要缴纳价格不菲的学费去有关机构接受专业认证与培训,甚至在入职之后还要接受用人单位专门的岗前培训。在日常实验教学中,以一般性标准对所有学生均安排相同的实验实践教学内容,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状况,缺乏个性化,学生潜能难以得到发挥。在日常组织的一些技能竞赛中,预演性特征突出,学生参与技能大赛更像是进行所谓的“模拟考试”,只需要按照指导教师赛前所布置的任务即可“通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不能够得到很好验证。因此,学校实践实验教学的内容应不断改进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营造浓郁的创新氛围,保证硬件设备的提供,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培养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应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总目标,立足区域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产业发展需求,以促进大学生就业为导向,发挥创新创业在推动学校职业教育改革、提升就业质量、推进校企合作等方面的作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用好互联网平台,发挥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应关注本领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关注本专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技术融合,利用互联网进行实践推广。具体而言可从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学生创新创业组织建设、创新创业竞赛打造和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四个方面提升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效。
要培养双创型计算机专业人才,要深入推进创新创业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深度融通,“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重要抓手纳入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内,形成较完善的课程体系”[4]。不仅需要在既有的课程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还需另设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课程,且其中相应课程为必修。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创业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树立科学地创业目标,从宏观层面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指导。而独立设置的创新创业课程则更多地注重对学生具体基本技能的提升,更进一步提升创新意识和明确创业目标。于此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本学科最新发展情况和前言知识理论,使自身所学本专业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更好地融合吸收,学校应定期从著名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企业邀请专家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讲座。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要因人而异,根据每位学生不同的职业规划,从创新普及教育到创新精英教育分层次进行,由其要格外重视对学生互联网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系统设计思维能力。
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创新创业科技团体和组织的建设,使其成为汇聚优秀学生的重要平台,不断聚集创新创业意识强烈、能力出众的优秀成员。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实践锻炼,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不断地自主探索新技术,通过实践掌握系统开发的完整知识体系。团体内定期开展关于创新创业内容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加强团队合作精神。此外,经常举行创新创业相关活动,并适时推陈出新,邀请本领域成功的创业者、著名创业导师和企业与学生进行互动讲座,把他们的创业历程、独到见解和有关建议分享给有意向的学生,通过科学的指导,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在团体中实施各种创新创业计划和跨学科的综合课题计划,帮助学生培养团队精神,引导其更科学地进行团队角色分工、管理协作和能力互补,为构建创业团队奠定基础。
创新创业竞赛是检测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重要“试金石”,是学生探索商业运营模式、创办个人企业、进行团队管理等的重要预演,具有极高的实践价值。高职院校应成立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指导小组,根据本领域发展的最新风向适时开展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广大计算机专业学子积极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将其打造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提高学生对于动手实践的兴趣。对于在学校级竞赛成绩优异的学子,推荐至省级、国家级创新创业竞赛。通过竞赛帮助学生找到创新创业的灵感,以赛促建,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双创实践能力。对在竞赛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及其创新创业成果整理成册,在校内加强宣传,调动学生的双创积极性。同时在竞赛中发现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其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转。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成功构建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应最大程度的整合校内校外两种资源,打通校内校外创业的垂直通道。《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学校应当积极推动有关领域校企合作,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尝试成立专门的计算机创新创业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组建跨专业的创新创业团队,有利于集思广益和学生发散型思维的形成。学校可为创新创业学院提供专门的发展通道、专门的场地和专用的资金,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充足的物质保证。此外,学校可专门制定关于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章程,为其提供制度和政策上的支持。在校内双创成果具有市场应用前景时,学校应积极为该项目寻找校外的对接孵化企业,由企业为创业者提供场地、资金等条件,将校内创新与校外孵化有机结合起来,使学校与行业领域优势企业实现全方位、全过程、深层次创新创业合作,共同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的良性融通,为社会培养更优质的计算机类创新创业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