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大数据时代不是依稀可见,而是日益明朗,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大数据的触角正伸向你的生活。就如当初电子商务刚进入中国社会一样,不少人包括一些商业精英,对之不信任,存着怀疑,甚至排斥,当电子商务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给人们带来巨大方便,并把一个个财富神话变成现实时,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就被充分认识。类似于发展初期的电子商务,在辅导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工作中,大数据的地位与功效,目前没被普遍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的主流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智上的认可,并不等同于情感上的认同,只有情感上认同,理智上才能真正接受,言行上才会体现。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的引路人,当然要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为了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高职院校辅导员应有效借力大数据。
在日常工作中,高职院校辅导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自己的言行,并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工作,成效明显。不过,大数据背景下,辅导员要更有成效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面临着一些有待克服的问题。
目前,辅导员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更多的是通过经验与感觉,再加上访谈来展开的。凭借大数据的手段,以可视化分析来展开的工作的少有。究其缘由,首先,没有采集充足的数据。高职院校都在进行信息化建设,都建立了校园网,办公都互联网化了,都离不开电脑。现在,要是没有互联网,所有的工作几乎都要停摆了。但是,在大数据时代,要做到让数据发声[1],利用数据进行分析、预测与决策,其前提是采集到足够多的数据。例如有的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活动数据没有认真收集,只是做个笼统统计,开展了什么活动,取得了什么结果。其次,数据难以共享。许多高职院校各部门都有自己的系统,往往是来自不同的商业公司,不同的商业利益,导致标准不统一,相互之间数据难以共享,甚至老死不相往来。大数据的“大”不仅指数据的数量,也包括数据的种类,体现为混杂性。还有的高职院校,学生基本的信息采集系统,会出现因主要领导的变化而更换,后果不言而喻。没有足够的数据,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数据不共享,是各自为政。在这样的条件下,辅导员想利用大数据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谈何容易。
毋庸讳言,现阶段,高职院校辅导员大数据素养整体上是偏低的。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辅导员专业结构分布不合理。高职院校辅导员相当一部分来自文科专业,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与大数据相关的专业,比如统计学、计算机、数学等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很少。大数据技术是专业性较强的,辅导员队伍这样的专业结构,怎样运用大数据来开展工作?明显是具有挑战性的。第二,辅导员接受的相关继续教育是凤毛麟角的。毫无疑问,今天跟以前相比,对辅导员的培训比较多,不论是国内校内的,还是国外的,而大数据相关培训很少。笔者对无锡某高职院校调查发现,去年该校对辅导员的培训,主要是心理学和创业方面,大数据方面的培训却一次也没有。辅导员没有这方面的针对性充电,不会用大数据眼光来看问题。第三,辅导员自学大数据知识的意愿不强。现今,没有大数据方面的知识,辅导员似乎依然能开展工作,甚至还能得到相关部门的表彰,大数据知识显得可有可无,所以大数据启蒙代表作《大数据时代》等相关书籍没多少人去看。这里,深层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辅导员工作社会认可度低,尽管辅导员的待遇在逐步提高。辅导员是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处于学校的最基层,既是教师又是管理者,两方面的工作,学校都有明确的要求,都要做好,这也是应该的,不过,两方面应有的权益却不一定都能够享受,工作的压力可想而知了。另外,辅导员工作繁杂琐碎也是众所周知的,下面一根针,上面千根线,各部门都能安排辅导员工作。所以不少年轻的辅导员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感到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比较大,萌生职业倦怠感,只要有机会,就会选择转岗或者跳槽,即使收入下降点,也不介意。
手机今天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必需品了,便捷的4G网络让大学生随时随地上网,能接收和浏览各种信息。笔者调查显示,几乎每个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每天都花不少时间用手机上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可是,互联网上各种价值观交汇激荡,非主流的价值观,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其载体也是变化无穷。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大学是他们步入社会前接受系统教育的最后阶段。他们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事物,难以明辨非主流的价值观,会受其影响。比如,历史虚无主义往往借助对英雄的歪曲解读或者过分放大其缺点与不足之处,从而否定英雄,最终达到诋毁我党,打击我国民族自信心的险恶用意。再者,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整体上跟本科生相比,可以说,差别不在于智力,不在于有没有人生理想与目标,而是在于自制力不高。互联网上的信息五花八门,更新不断,其中相当多的信息不符合主流价值观。
党和国家对辅导员队伍建设一直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提高辅导员的地位、待遇与工作能力,所以要利用好落实好党和国家的政策。首先,要内培外引。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在商业上的应用,已经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一方面,要邀请相关专家,精心设计内容,对辅导员进行大数据方面的培训,提高辅导员利用大数据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促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对大数据相关专业的辅导员,还可以进行针对性、专业性较强的培训,采取弹性的激励机制,努力把他们培养成相关骨干,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另一方面,高职院院校在招聘辅导员时,要改变以往偏向招聘思政相关专业人才的倾向,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来吸引统计学、计算机、数学等专业背景的人才来应聘,改善现有的辅导员专业偏文科的结构。其次,要增强辅导员职业认同感,激发辅导员自我提升大数据工作水平。高校辅导员岗位是我国特色的工作,是不可缺少的,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光荣而艰苦的任务,但是相对于高校其它工作岗位的人员,辅导员的流动性却较大。关键要通过提高辅导员地位来留住人留住心。辅导员工作辛苦在高校内众所周知,与其他岗位的收入差距大,肯定难以留人。在提高物质待遇的同时,领导在培训进修、评奖评优、职称评定等多个方面要充分考虑到辅导员,不要让辅导员群体感到有歧视感,让辅导员心里感到满满的获得感,并且要从制度上作出保障,不要因领导的变化而变化。
辅导员要依靠大数据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需要相当多的各种各样的相关数据。只有这种混杂的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大数据的威力才会开始发挥出来。数据是丰富的金矿,不过,数据的搜集、清洗、挖掘、分析等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系统提供支持。这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各校各部门与各院系,是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有鉴于此,首先,要领导重视,统筹兼顾。各级领导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各种资源,对下级有着考核的权力。一方面,各高校之间的数据共享,需要高校的上级管理部门领导根据国家的宏观规划与政策方针,采取符合实际的措施,制定具体的考核与激励的标准;另一方面,各高校校领导重视了,达成了共识,事情就好办,便能从宏观层面进行统筹兼顾,打破利益藩篱。目前,各部门建立的系统,基本上是从方便本部门甚至是本部门领导的角度出发,较少考虑是否方便其它部门,无形中人为制造障碍。其次,加快建设智慧校园的步伐。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从数字时代迈进了智慧时代,智慧校园把高校的教学与科研、管理与服务海纳百川似的集于一个平台,能实现动态分析,精细化把脉,个性式预测。大学生大数据平台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我们可以从全局谋划智慧校园的视野出发,以打造大学生大数据平台为突破口,从而整体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当大学生大数据平台建成后,辅导员便能个性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
高职院校辅导员要利用互联网做好大学生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前提是网下的教育要做好,因为学生在网上出现的思想认识问题,基本上是其现实生活中的反映。高职院校由学生问题引发的网络舆论,可以说都是网下的教育没有做好,才被学生诉诸于网络。所以网下的教育要做实做细,为开展网络认同教育打下好的基础。重视网下的教育,不等于忽视网上的教育。高职院校的辅导员一般带着至少200名学生,完成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完全靠辅导员自己去关注这么多学生网上动态是难以实现的。首先,辅导员要挑选出几名政治立场坚定,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来协助自己,把握普通学生动态。他们来自学生群体,不少方面,更能了解普通学生的需求,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好帮手,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其次,辅导员要善于利用微信、微博、QQ、快手、抖音等各种网络平台来开展形式丰富多彩的教育。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5G时代即将来临,新的网络平台新的网络工具更是层出不穷。新的平台,新的工具,深受大学生追捧与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去占领,不去利用,其它的价值观就会去利用。目前抖音火爆,已有一百多所高校官方入驻[2]。高职院校入驻的较少,高职院辅导员可以去利用这个新平台,“抖”起来,跟大学生打成一片。
总之,大数据的序幕已经徐徐拉开,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本职所在,是一个光荣的政治任务,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不仅高职院校辅导员要全力以赴,提高自己的大数据素养与业务能力,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学校领导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