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社会与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三维解读

2019-03-22 05:44席婷婷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现代化文明生态

席婷婷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在整体性视阈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内涵上是生态文明战略地位观、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观、生态文明民本价值观、生态文明系统环保观、生态文明全球共建观的有机统一。”[1]横向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整体构成的同时,也要纵向解析其指向的核心要素,以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神要义。本文从要素的角度出发,从自然、社会和人三个维度探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起点、实践场域和价值归宿,进一步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

一、自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起点

现实的自然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以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自然环境问题为借鉴,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依托,习近平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2]242-243自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起点。

(一)对象化实践活动中自然的二重化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在批判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践的观点,提供了观测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科学理论,奠定了实践基础上的自然观。

1.自然的二重化及根源

“自然和历史——这是我们在其中生存、活动并表现自己的那个环境的两个组成部分。”[3]自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基本物质条件,是人类活动的基础场域,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离不开自然界。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现实的对象,唯心主义则陷入忽视客观实际、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因而二者都不能客观全面地把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4]77从实践的视角,自然界清晰地展现出了其由客观物质世界向“自在自然”和“自为自然”的转变。

独立于人的意识的物质世界原本没有自在之物和自为之物的分别,是统一的客观实在,人类的出现及其实践本质的外化是统一的客观物质世界二重化的开端。未经人类参与改造之前的自然以及受制于人类认识和实践能力独立于人类活动范围之外的自然都属于“自在自然”。人类的实践活动使“自在自然”越来越多地打上人活动的烙印,“自在自然”不断地向“人化自然”转变。实践的对象化活动是自然界二重化为“自在自然”和“自为自然”的根源,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自然二重化的双重影响

一方面,这种二重化过程具有建设效应。自然界二重化为“自在自然”和“自为自然”正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对自然界发生作用的体现,是人的主体性的彰显和实践能力的锻造。另一方面,这种二重化过程又不可避免地对自然产生破坏效应。实践活动中,人的行为与初心悖离的情况常常出现,这种相悖表现在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分化、剥离甚至对抗上,也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分化、剥离甚至对抗上。徐海红通过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异化劳动理论的扩展的考察,把这种人与自然的分化、剥离及对抗称为劳动的生态异化,并认为劳动生态异化是生态危机的根源[5]。自然界二重化为“自在自然”和“自为自然”的过程中,人在劳动特别是现代高技术高效率劳动不断克服自然界对人限制,在享受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成果的同时,滋生驾驭自然、征服自然的欲望更加强烈,诱发了逆自然规律的行为方式,酿造了生态危机的苦果。

(二)现代化进程中自然的遮蔽与解蔽

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格外突出,以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对自然的遮蔽造成的生态危机为鉴,推进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要致力实现对自然的解蔽。

1.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对自然的遮蔽

世界范围内各国的现代化进程各异,以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已经完成了现代化进程。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主要通过“羊吃人”的国内压榨和“狼吃羊”的国际殖民来完成资本的积累、扩张,积蓄现代化的力量,并在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帮助下迅速完成了现代化。但是,这一现代化进程的弊端却日益凸显,其中,快速现代化造成的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等生态环境问题格外突出。

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使得反思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对自然“遮蔽”的发展理念成为必然。当前西方生态伦理学的一个基本共识是,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强调人类主体性、强调人对人和人对社会的道德而忽视了人对自然的道德是孕育西方现代化进程后期生态危机的历史文化根源。余谋昌认为,人类当前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困难都可以用人类中心主义来说明[6]。当前,人的能力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运用能力得到空前发展,“人类中心主义”的理念大行其道,却遮蔽了人和自然的本质联系。恩格斯曾告诫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伴随着现代化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的利用与改造,自然的报复随之而来,人类不得不面对以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生态危机。

2.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对自然的解蔽

面对严峻的生态危机,后知后觉的西方国家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的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同样产生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早就对此做过阐述:“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越变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7]14-15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期,习近平明确表示:“建设现代化国家,走美欧老路是走不通的,再有几个地球也不够中国人消耗。”[7]37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新时代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提出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表征,“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244。习近平用“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7]10的形象话语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对陕西延安削山造城、杭州千岛湖地带违规建设、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的多次批示,都表明了我国在建设现代化进程中对自然保护的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以史为鉴,认识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性,破除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遮蔽的发展理念与方式,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对自然的解蔽之路。

二、社会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场域

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个理念问题,更是一个与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息息相关的实践问题。以奥康纳、高兹、福斯特为代表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从马克思思想中丰富的生态学理论出发,认为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造成的,奥康纳甚至提出了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并存且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双重危机理论[8]。统筹生态治理、发展生态经济、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必然要以社会为实践场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是主要内容之一,涉及自然、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各个领域。“我们将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7]21社会,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场域。

(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的生态治理

1.系统整体的治理理念

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2018年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大原则,“全面发展”是其中之一:“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9]“如果将生态系统用一个简单明了的公式概括,可表示为:生态系统=非生物环境+生物群落。”[10]全部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同时生活在地球空间组成了地球生态系统,任何“系统”都是由其组成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平衡体。“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湖田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7]507“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顾治水、护田的只管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7]507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自然生态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及流域上下游等各要素,这充分反映了习近平系统整体的生态治理理念。

2.保护恢复的治理模式

生态系统具有不同于一般“系统”的特殊性。首先,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维持系统”,生态系统内部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的循环往复运动,反映了生态系统本身具有独立的代谢机制,保障着生态系统运转的自我维持。其次,生态系统是一个“自调节系统”,生物群内部、生物群之间、生物和环境之间随着内外条件变化不断调节,重新达到相对稳定状态。

生态系统特有的自维持性和自调节性,决定了生态治理模式的选择必然要排斥人类的过度干预,更多依靠自然本身的修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习近平在论述河流生态环境恢复的讲话中指出:“要顺应自然,坚持自然恢复为主,减少人为扰动……固本培元,恢复河流生态环境。”[7]81以自然恢复为主的治理模式并不意味着对生态环境的放任自流,针对我国国情,水资源保护管理、绿色植被增添、耕地合理利用、空气质量改善等突出生态治理问题,需要构建生态保护红线以防止情况恶化。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恢复工程。

(二)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共生的生态经济

“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7]2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通俗表达。

1.“两山”的共生关系辨析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就是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二者的关系学界长期以来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加快发展付出生态环境代价是必须的,另一种认为以牺牲环境为前提的发展得不偿失。综合来看,这两种观点都陷入了把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中。习近平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形象比喻阐明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直接反映出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重属性。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7]30“两山论”表明,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于转变思路。农产品、工业制成品和服务产品的生产是经济发展活动,人们对生态空间的需求决定了生态产品的生产也是经济发展活动。“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7]33在这种思路下,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不仅不对立,更是同向共生的,生态产品的生产既符合生态保护的要求,又盘活了了经济,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2.生产生活方式的生态化

楼兰古城屯荒开垦、盲目滥砍乱伐,导致孔雀河改道而衰落;两河流域过度的农业开发引起严重的土地盐碱化,催发了苏美尔文明的中断;英国工业化过程中垃圾的胡乱堆积和污水的随意排放使泰晤士河的恶臭连连,引发了霍乱。古今中外的生态危机都与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

联系当下中国国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主流的生产生活方式,这是由中国发展的现实所决定的:环境承载能力已经到达或者接近上限,难以承载高消耗、粗放型经济的发展了,只有改变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生产方式的生态化,就是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习近平指出:“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是转方式、调结构、上台阶的重要内容。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7]38其次,生活方式的生态化,就是大力增强全社会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3.城市乡村建设的生态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迅速,目前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城镇建设开发进程本身就是人类对特定空间自然环境的改造,因此城镇化进程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更为重要。努力营造“望得见山、看的见水、记得住乡愁”[10]603的生态空间,是习近平对当前我国城市、乡村建设的殷切盼望。

在城市建设方面,首先,城市开发强度和城市建设规模要同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有多少汤就泡多少馍”,防止“摊大饼式”扩张;其次,城市规划要坚决纠正“重地上、轻地下,重高楼、轻绿色”的做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最后,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尖锐地指出:“许多城市提出生态城市的口号,但思路却是大树进城、开山造地、人造景观、填湖填海等,这不是建设生态文明,而是破坏自然生态。”[10]603

在农村建设方面,首先,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的特点。照搬城镇建设,只会使农村“城市不像城市,农村不像农村”。其次,依据乡村当地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别具一格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和绿色种养等产业,找到一条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经济相得益彰的致富之路,打造“生态经济”。

(三)党政齐抓下“四梁八柱”的生态制度

1.加强党的领导监督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9]。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环境保护必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扭牢党政同责的牛鼻子,党中央、各级党委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主体。

追溯过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政治主张。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核心就倡导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经济和资源三者之间的矛盾凸显,在党的领导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进入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以来,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的提出,更彰显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是新时代党执政智慧的新考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监督,要求各级党委以极强的使命感站在政治高位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担。

2.落实干部生态责任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勇于担当、素质过硬、真抓实干的生态环保军。党政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柱,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领导干部。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中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支持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建设,主动为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撑腰打气。”[9]其次,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引导党政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评价地方政府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建立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各级党政干部考核不能“以GDP论英雄”,必须充分考虑资源消耗多少、环境损害程度等生态效益。最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监督党政干部的生态责任的落实,实行领导干部环境保护问责制和生态环境损害终身追责制。《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亮出生态环境问责利器,规定了各级党政干部的生态责任及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情形和追责方式,明确了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不论其是否调离、提拔或退休,都将受到严格的生态责任追查。

3.健全生态保护制度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其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习近平多次引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来表达制度建设对于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的轨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等文件,习近平主持审定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指导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等八项制度。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三、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归宿

着眼人的生存发展需要,习近平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7]8,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民生福祉紧密结合起来,这是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落实。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归宿。

(一)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19世纪末,意大利的卡内帕请求恩格斯为即将出版的《新纪元》周刊题词,恩格斯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思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发展的条件。”[4]294马克思毕生的哲学探索都是为了在现实层面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人为本”是一切人类活动的价值归宿,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价值诉求。

首先,人的发展必然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生态环境关乎人的生存与发展。“人来自于自然,也离不开自然,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1]95人原本就存在并生长于自然之中,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其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其次,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基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1]123。 一个完整的人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统一,而人的生理身体是人的生存前提,是人的思维意识和实践活动的基础。如果任由生态环境恶化,人的身体机能将受到严重威胁,继而引发人的生存和发展危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自然基础。“老百姓长期呼吸污浊的空气、吃带有污染物的农产品、喝不干净的水,怎么会有健康的体魄?”[7]128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眼当前群众迫切的良好生态环境需求,重点解决当前生态民生中突出的环境问题,将生态环境纳入公共产品的范畴,以打造量足质优的生态公共产品为目标,保障人的生态权益,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自然环境保障。

(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维系人—自然—社会关系生生不息和永续运转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12]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在此情况下,习近平十分关注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一人民共同需要的社会公共产品的建设,将生态环境纳入社会公共产品的范畴,提出“环境就是民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强调了环境保护在民生事业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良好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是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体现,不仅要求在生产端打造质优量足的生态公共产品,更要求在分配和消费端实现生态公共产品公平供给、人人共享。

“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一个社会产品。这个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做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依旧是社会的。而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13]公共产品不仅仅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更具有生产上的社会性,即这种公共产品是基于社会成员共同需要且在社会劳动中产生。首先,良好生态环境建设和量足质优的生态产品提供是基于社会成员共同的良好生态环境需要,是社会成员共同致力于自然的恢复和保护的结果。在这方面,习近平以身作则,连续7年(2013—2019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并在活动讲话中倡导全国动员、全民动手,以强化公民生态环境意识。其次,“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表明了质优量足的生态公共产品在分配和消费端的公平性,即人人平等享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权益,不仅要实现良好环境的代内公平享有,更要实现良好环境的代际公平享有。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是对当代人负责,更是对子孙后代负责。

(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生福祉不仅仅是吃饱穿暖的基本物质需求满足,更是人民美好生活质量的保障。人民的美好生活必然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环境就是民生,“对生态民生问题的重视既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之义,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我党一直以来就把解决生态民生问题作为重要的执政目标之一”[12]。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当前中国生态环境特别是水、大气、土壤等严重污染问题与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直接影响人民生活的幸福感,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置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始终坚持从人民的立场出发,始终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作为奋斗的目标”[14]。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习近平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提出“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15],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热切期盼,这是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的体现。

猜你喜欢
现代化文明生态
边疆治理现代化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