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视阈下国际化工程人才外语能力层级发展探究

2019-03-22 02:21黄雪梅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外语跨文化国际化

黄雪梅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人文与教育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

全球范围内掀起的新技术创新和新产业发展浪潮使工程国际合作日趋紧密,越来越多的来自不同地区的技术人员共同履行国际业务。为了应对新形势对工程教育的挑战,国内众多高校于2017年2月围绕工程教育新理念、人才培养新模式、工程教育教学新质量等方面达成了“新工科”建设共识,并提出了“新工科建设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国际合作”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新工科建设共识赋予了国际化工程人才外语能力培养更明确的目标和更丰富的内涵。为了更好地适应工程领域未来发展的需要,本文将在梳理工程人才外语能力培养的研究基础上,分析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国际化工程人才外语能力的内涵构成要素,探讨国际化工程人才外语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以期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才模式的探索提供一些思考。

1 工程人才外语能力培养研究现状

工程教育国际化趋势对工科院校的大学外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目前工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由于在人才培养体系中严重失位,有逐渐被弱化和边缘化的趋势”[1],导致“国内工程教育领域的工程专业人才外语能力培养与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有所脱节,跨文化意识和工程文化素养培养也较为缺乏”[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一些工科院校对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市场新需求缺乏正确认识,致使大学外语课程设置缺乏准确定位和科学规划;二是大学外语教学没有充分发挥为学生专业学习及其未来就业服务的作用。为充分发挥大学外语教学在工科教育中的作用,教师们应重新审视工程人才外语能力的培养问题。

关于工程人才外语能力培养的研究,国外学者们主要从学习者需求角度关注。如G züye il调查土耳其尼代大学工科学生的英语需求后指出,工科学生为了做研究主要要提高英语阅读技能和口语技能[3]。Semykina等指出,俄罗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学生因欠缺外语训练而无法成功掌握机电领域的专业工程技能,因而提出语言教育和职业教育相融合的解决方法[4]。相比之下,国内研究主要从宏观视角如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评价手段等方面探讨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1];或借鉴国外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提出构建基于“全球化素养”的外语课程三维——语言维度、实践维度、文化维度——模型等[2]。这些研究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外语能力的构成模式,但对外语能力的层级发展目标关注不足,对思辨能力在跨语境、跨文化的工程环境中的作用重视不够。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语言符号具有社会属性,语言学习是社会活动和认知过程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文化现象。在语言学习中,学习个体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环境不断交互,从而促进个体认知的发展。因此,在探讨语言能力发展时,应关注语言能力发展的过渡性、情景性和动态性特征。外语教学应将学生的外语学习与将来所从事的行业发展趋势、社会需求及国家需要等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关联起来,从语言、文化思辨和应用等方面制定能力发展目标,寻求有效途径,提升学生的外语能力。

2 国际化工程人才外语能力内涵的层级性构成

在国际交流合作日渐成为全球性常态的语境下,未来工程师需通晓国际工程规则,掌握工程技术,能够使用外语和国际通用的工程技术语言,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工程专业学科领域内的沟通与交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因此,国际化工程人才外语能力的内涵构成应包括语言交际、跨文化思辨和工程学科外语应用三个维度。

首先,国际化工程人才应具备较为扎实的外语交际能力。Canale和Swain认为,交际能力反映在“语法能力,即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语篇能力,即谋篇布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即一定社会情景下得体使用语言的能力;策略能力,即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达到交际目的的能力[5]。这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提出的交际语言能力构成(包括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用能力)要求相一致,即语言交际能力包括语言知识掌握和语言应用能力。据此,外语交际能力指通过结合外语知识和外语使用的场景特征来创造并解释意义的能力。外语交际能力是工科人才使用外语进行得体交流的基本能力,是获取知识和表达观点的基本技能,是个体发展的潜在优势。缺乏扎实的外语交际能力,其将无法使用外语顺利地与人交流,其后续的专业外语学习和未来职场发展将受到限制。

其次,国际化工程人才应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思辨能力。Michael Byram在1997年提出的跨文化能力模式包括以下要素:(1)态度与价值观,如好奇心、开放心态等;(2)知识,即对自身和他人文化中社会群体及其产品、活动等知识;(3)解释与关联技能,即关联交际各方所属文化的能力;(4)发现与互动技能,即获取新文化知识、在交际中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5)批判性文化意识,即对不同文化作出思辨性判断[6]。在Byram模式中,批判性文化意识是对自身文化和他者文化作出评判的思辨能力,是跨文化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孙有中则认为,跨文化教学必须“引导学生运用思辨的方法对跨文化知识、信息与案例反复进行概念化、运用、分析、综合和/或评价,由此同步提升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7]。据此观点,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是两种平行能力。孙有中教授进一步指出,外语教学不仅应要求学生掌握语言基本功、文化知识,还应要求他们对不同文化现象、文化文本和制品 “从中外比较的视角进行深入阐释,探索其背后隐藏的文化原因,并进行批判性审视,进而提高跨文化思辨能力”[7]。至此,“跨文化思辨能力”概念产生。在实际交往中,交际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交际者对文化的理解与解释能力、文化差异协调能力、交际互动能力等。交际过程中所呈现的知识、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等信息,促使交际者随时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判断,进而提出解决方法。这个过程可提高交际者的文化反思能力,并促进其思辨能力的发展。当其思辨行为发生时,其跨文化能力自然得到提升。思辨能力促使交际者理性客观地看待文化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境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适应,进而采取得体有效的交际策略,使交际顺利进行。因此,跨文化思辨能力是跨文化能力与思辨能力相伴而生、相互促进的能力。

跨文化思辨能力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工程人员应对国际化工程环境不可或缺的技能,是新形势需求下对待不同文化应有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企业无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工程人员都有可能置身于跨文化交际情境中,需要和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员打交道,接触不同的企业文化和工程文化,应对工程技术环境中各种跨文化事件,并随时对不同观点、意图和场景作出判断,构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等。这些行为需要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思辨能力才能顺利实施。因此,跨文化思辨能力是国际化工程人才适应未来国际化生存环境、顺利实现与他国同行沟通合作的必备技能之一。

再次,国际化工程人才应具备基本的工程学科专门用途外语技能。在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习者提高自身素质、发展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其使用外语从事专业学习或工作的能力即学术外语能力和工作外语能力,以适应未来国际交往的需求。如果学生掌握了数学和机电工程等基础知识,具备了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却不能直接用外语进行专业交流,“外语无法为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的互惠共生发挥出更大潜力,这不仅对外语学习的远景尤其是外语作为工具使用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会使高水平专家的语言能力受到限制”[4]。因此,必须发展国际化工程人才使用外语从事专业学习、工作和研究的基本能力。拥有这种能力,其才能够了解与学科相关的学术外语通用规范和基本知识,掌握国际通行工程师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工程学科国际前沿最新发展,并能与国外同行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成果。只有这样,外语才能真正起到为其学科专业服务、提升其职场竞争力的作用。

综上,新工科背景下国际化工程人才外语能力的内涵构成应包括外语交际能力、跨文化思辨能力和工程学科专门用途外语技能三个维度。其中,外语交际能力是外语能力的根本与基础,跨文化思辨能力是基于跨文化交际情境的语言能力在文化认知和推理上的拓展与延伸,工程学科专门用途外语技能则是外语能力提升的目标与导向。这三个维度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形成层级性的支架式动态发展态势,构成外语能力层级发展新模式。

3 国际化工程人才外语能力层级发展目标及其提升主要途径

3.1 层级性能力发展目标

“支架”在建筑领域中即为建材提供暂时性支撑的脚手架,在教学领域中被喻指为学习者提供帮助的方法或媒介,例如教师、相互协作的同伴等。学习者所具有的知识框架、不同学习阶段所达到的语言水平也可充当“支架”,如其中学阶段外语水平可成为其大学阶段外语水平发展的“支架”。同样地,其外语能力发展的不同层级也可构成支架,例如其外语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思辨能力发展一起构成其工科专门用途外语技能的“支架”。借助这些支架,其外语能力在不同层级中动态地发展和提升。

根据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习者个体独立发展的实际语言水平与在高水平合作者帮助下发展的潜在语言水平之间具有的距离,构成其语言水平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在从事任务过程中,学习者在教师及同伴的支架作用下,逐渐缩小已发展的语言水平和潜在语言水平之间的差距,实现最近发展区内的语言水平发展。据此理论,大学外语教师应结合外语教学的客观情况,确定学习者已有外语水平和潜在外语水平之间的“最近发展区”,设定适当的能力发展目标,提升学习者的外语能力。首先,大学外语教学应把学习者外语能力发展起点目标定位为 “提高”其外语交际能力。随着大学新生英语水平的普遍提高,大学英语教学不能把目标始终停留在打基础上,而应根据社会需求加强观点表述、意义表达、话语逻辑等方面训练,提升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其次,外语能力发展的过渡目标应设定为“增强”跨文化思辨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知识与跨文化内容之间相互支撑,互为“给养”。文化教学和训练可引导学生探究跨文化研究基本理论问题,分析跨文化现象,促进外语交际能力与跨文化思辨能力之间的“最近发展区”弥合,实现从外语交际能力到跨文化思辨能力的跨越。再次,外语能力提升的最终目标应是“发展”工程学科专门用途外语技能。目前,许多先进工程设计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组成的虚拟全球团队完成,这些工程团队通常跨越多种文化、甚至多种语言运作。要适应这种工程全球化发展趋势,大学外语教学应坚持语言为应用服务,以工科专门用途外语技能作为外语能力发展的目标和导向,培养学生使用外语直接进行专业学习或从事工程活动的能力。

3.2 国际化工程人才外语能力提升主要途径

3.2.1 以输出为驱动,提高外语交际能力

外语交际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交际所需的社会和语境因素。Hymes认为,交际能力有四个重要参数,即语法性、适合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反映到社会生活中,就是语言使用者能在一定语言使用环境中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恰到好处地与人交往[8]。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应具有针对性与引导性,以真实的、符合学生语言水平的输出任务为驱动,辅以适当的拓展性外媒资料,促进学生的输出性技能训练。教学任务设计应结合实际生活场景和职场需要,呈现梯级性难度,使知识、语言和思维技能紧密联系起来,聚焦意义表达准确性、语言使用得体性、话语组织逻辑性等方面训练;通过角色扮演、讨论、辩论、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性语言技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通过完成难度适中的输出性任务,逐渐提高运用外语交流的能力。

3.2.2 以内容为依托,增强跨文化思辨能力

外语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和文字,更要帮助他们通过掌握语言和文字拓宽自我文化的疆域,增强自身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以文化内容为依托,把文化课程或主题与语言学习结合起来,通过开设系列文化类课程,结合工程实际场景和文化语境,适当导入跨文化相关话题,如工程语境中文化休克现象、工程伦理对比、跨国员工的宗教信仰、工程行业的语言与文化现象、全球化对工程行业产生的经济和文化影响等。以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和反思中外文化现象,认知和理解、辨析和运用中外文化知识,透过文化现象分析、阐释和评价中外文化特点、文化成因及根源,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理解力和批判力的发展,培养他们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批判意识,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思辨能力,使其“在面对真实的跨文化场景时能够积极获取信息,寻找资源,独立思考,创造性地解决具体问题”[7]。

3.2.3 以项目为导向,发展工程学科专门用途外语技能

项目式学习旨在督促学习者通过广泛深入地探究复杂真实的问题,精心设计产品,完成任务,从而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它通过激发学生产生自己的想法、整合不同学科知识去解决实际操作问题,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育和专门用途外语教学中已取得较大成效。Kovalyova等以俄罗斯一所理工大学学生的跨学科项目 “My research career path”的任务设计和实施,如“Planning your educational and research career;Applying for research funding;Writing up a resume;Preparing for an interview”等,表明了“在工程活动的科研领域中,跨学科项目对于学生外语能力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证明了“项目式学习是理工大学英语教学最富有成效和最具创造性的方法之一”[9]。在工科外语教学中,以项目为导向可为学生的学科专业训练和语言学习提供最佳结合点。外语教师可联合专业教师,通过围绕工程科研、产品研发、工程制造、机构管理等专业活动设计项目,引导学生对真实主题进行深刻思考,帮助他们把工程知识内容应用到所探究领域和语言技能中,使之在形成项目产品和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和语言技能,从而促进其专业技能和外语技能的发展。

综上所述,从层级性角度探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国际化工程人才外语能力发展问题,可使人才外语能力的培养实践更具针对性,使外语教学改革更具可操作性,为探索新工科建设中人才培养新模式和构建更趋合理的国际化工程人才外语能力研究途径提供新思考。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大学外语教学应从国家战略需要和社会需求出发,对工程人才外语能力的培养目标、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通过构建外语教育责任共同体、加强校企产研合作等方式,切实帮助学生从语言、文化思辨和实践应用方面提升外语能力,使外语教学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未来职场发展需要关联起来,为国际化工程人才的成长成才提供支撑作用。

猜你喜欢
外语跨文化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