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文
郑州人民医院中医科,郑州 450000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因患者头部体位改变后诱发短暂性眩晕症状的内耳自限性疾病,属于临床眩晕病症中比较常见的类型。其发病机制为患者脱落的耳石在头位变动时,震动内淋巴,导致两侧前庭功能平衡失调而诱发眩晕。目前临床治疗本病的常用方法为手法复位,大部分患者经手法复位可及时、有效地缓解眩晕感,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长期眩晕症状,需要进行药物治疗[1]。本研究旨在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78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29~76岁,平均年龄(47.63±1.23)岁;观察组,其中男19例,女20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46.97±2.41)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符合《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2]中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中医内科学》[3]中关于眩晕的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在发作期均卧床休息,并且给予持续吸氧、止吐、抑酸等支持治疗,直至症状平稳后给予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法复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为黄芪45 g,泽泻30 g,茯苓25 g,白术、陈皮、半夏、天麻各12 g,大枣、生姜各10 g,甘草6 g。呕吐频繁、眩晕症状严重者加代赭石、旋覆花;头痛、口干、口苦者加竹茹、黄连;耳鸣者加郁金、石菖蒲;焦虑、失眠者加柴胡、夜交藤以及酸枣仁。1剂/d,上药以水煎服,取汁400 ml,早晚温服。2组疗程均为10 d。
参照文献[4]制定疗效判定标准,其中显效:变换体位时,眩晕和位置性眼震消失;有效:变换体位时,眩晕轻微、短暂,诱发眼震持续时间缩短;无效:眩晕和位置性眼震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通过统一制定的调查统计评分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相关临床症状进行评价,包括对头身困重、胸闷纳呆、倦怠乏力等症状的评分,得分越低表示症状越轻,生活质量越好。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为84.6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n=39,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治疗前,2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较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n=39,分,±s)
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资料[5]显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采用手法复位治疗后会出现持续性眩晕残余症状,其发生率高达60%以上,主要表现为漂浮感、走路不稳、头部昏沉感、非特异性头晕、走路不稳等。这部分患者在复查时并未出现旋转感及眼震症状,但在治疗期间常伴随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有学者[6]认为,眩晕效果与患者半规管残留耳石碎片、前庭功能受损以及椭圆囊结构改变具有密切联系。
中医认为眩晕病因病机多属水湿、痰饮困阻,患者舌脉多有苔白腻、脉沉的表现,水湿凝聚成痰,清阳不升,虚风内扰而导致眩晕。因此,治疗应以化痰、平肝、熄风为主。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中医治疗眩晕的常用方剂,方中半夏化痰祛湿,白术、茯苓健脾利湿,大枣、生姜、甘草和胃健脾,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对改善患者头身困重、倦怠乏力、眩晕等症状具有良好的作用[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及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