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甜
(青岛科技大学,山东 青岛 266000)
“周边”原意指附近的地方。在国内,“周边”在动漫方面使用较多,人们习惯用周边来定义与动漫有关的产品。但在出版领域,图书周边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图书周边与图书衍生品的界限较为模糊。因此,图书周边一般是指随书附赠的纸质版或非纸质版的周边,同时包括在原版基础上进行改版的图书。本文着重研究的是随书附赠的纸质版或者非纸质版的周边,通过是否可以随书一同购买来界定研究范围。图书周边是在数字出版份额抢占传统出版市场份额的现状下,做出积极反击,对出版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图书周边的生产延长了出版的价值链条,图书价值增值有利于加深读者对品牌的认知度,激发后续购买。能够更好地完善图书的内容,让图书拥有多维竞争力。图书周边种类不同,必将带来多方企业的跨界合作,有利于企业多元化经营和产业链条融合。
(1)售卖过程中易损耗。图书周边通常是跟图书塑封起来售卖的,但在开放阅览式书店里,售卖过程中损耗较大,只拿赠品不买书的现象时有发生。产品安全与产品体验之间具有一定的矛盾,好的产品体验要求必须让图书与消费者进行亲身接触,讲究指尖抚过书卷的触感,但是图书产品必然在多次的接触下产生磨损,影响销售。
(2)成本高,营利模式不成熟。人力、物力的消耗增加,收益无法准确计算周边的成本难以控制,纸质版的周边可以由出版单位设计及印刷,但是像玩具等周边的成本就难以控制,市场反响难以量化评估,周边在消费者心中的分量难以估计。近年来书本的价格一直处于上涨的状态,这种价格的变更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纸张价格的上涨,在成本如此高的环境中,周边的制作就会成为一个值得商榷的部分。
(3)法律法规不完善。图书发行商和周边发行商存在资源争夺、品牌竞争、版权和利益纠纷的风险。图书在周边产品的开发上,存在着许多界定模糊的边界,对于双方的利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标准,极易在品牌、版权等方面产生纠纷。图书侵权行为在维权道路上具有时间战线长的特点,在审理期间可能会错过最佳销售时期,带来经济损失,而且与周边发行商的摩擦会导致图书周边被撤掉或者延后发售的现象,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1)按需生产,降低耗损率。对图书周边进行按需生产,按照图书目标读者受众的喜好进行不同形式的周边附赠。人们对于附赠的周边产品的期望值不一样,因此在成本可控的范围内可以进行不同周边的排列组合,增加图书周边的多样性,为读者的购买增加更多的可选择性,并且可以通过提前预售来精准锁定读者的喜好,在周边的赠送上提前做好规划。
(2)多方联合,降低成本。多元化的经营方式,联合多方企业共同降低生产成本,才能够形成多赢。降低成本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跨企业合作,特别是生产非纸质性的周边,要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生产关系,借助其他企业成熟的生产链条及消费者市场,高效快捷地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3)结合图书内容,注重品质。图书周边注重形式的新颖,不仅要贴合图书的内容,更要严格把关其质量。图书周边既需要具有创新性,减少同质化现象,又要增强图书的核心竞争力。不光图书要强调内容为王,周边也要像做图书一样做好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周边内容的精细程度与独创性往往会影响消费者对其的购买。内容丰富、设计精美、符合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周边,对图书的销售有着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4)创新营销方式,降低库存。图书提前的网络售卖,让图书周边的需求量有一个较为准确的预估。精准锁定目标用户,既降低了投资风险,又能够有效减少库存,做到精确的按需出版。去库存是出版企业经常头疼的问题,但如果可以提前进行网络售卖的方式,先付款后发货的运作模式,就能够有效地控制印刷数量,让图书的回款率提高,库存压力小。
(5)健全图书周边的相关法律法规。图书周边的生产制作可能会涉及第三方,在合作中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利益纠纷,“图书周边”在学术界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因此在概念界定、侵权行为方面的会存在模糊的灰色地带,长此以往会限制图书周边的发展。因此健全图书周边的相关法律法规刻不容缓。一个健康的有法可依的出版环境能够促进图书周边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减少侵权行为,为周边的发展提供法律的保障。
图书周边的赠送作为图书的一种销售手段,其存在能够让图书的内容形象化、理念具象化,契合图书特点对周边进行品牌式打造,有利于品牌意义塑造、品牌文化传播、品牌营销方式创新。周边的存在可以创新图书的营利方式,延展价值链条,增加图书的销量,对于传统出版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