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杰
(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自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在“课程思政”的引领下,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必须肩负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进一步彰显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政治性特征。
习近平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衡量高等教育成功与否、课堂教学有效与否的标准,便不再仅仅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涵盖了学生在政治觉悟、思想认知、文化认同等内在方面的提升程度。可以说,“课程思政”的提出,从根本上颠覆了高等教育教学评估的核心准绳,对包括艺术概论在内的所有课程都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新要求。
作为讲授艺术理论、艺术门类、艺术鉴赏、艺术创作基础知识的课程,无论是艺术院校还是综合性院校,艺术概论课程都具有通识的性质,以其知识性、人文性在高校素质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长期以来,学校和任课教师都充分重视对艺术概论通识性本质的认知。从学校层面来讲,在艺术概论专业师资普遍匮乏的情况下,学校大量引进文学、美学等相关人文学科的教师,承担艺术概论通识教育的工作;从任课教师层面来讲,在课程授课过程中也注意以教材为引领,在做好艺术基础知识讲解的同时,扩充人文知识的讲授。而在衡量艺术概论教学效果时,也注重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水平。
整体而言,此前的艺术概论教学基本上实现了教育体系对其“通识性”的功能要求。但在“课程思政”背景下,艺术概论过于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以艺术知识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便显得尤为突出。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课堂讲授,都止步于对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现象的艺术性解析,未能将上述对象放置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涵育的体系中予以观照,自然也就不能突破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2]的困境。
实际上,以艺术概论为代表的人文通识课程先天具有“思想教育”的特性,可以与“课程思政”实现无缝衔接。艺术概论课程涉及所有艺术门类和相关基础知识的讲授,而课堂讲授是以具体的艺术作品、艺术现象为支撑的,这些作品和现象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内涵。将这些内涵深入浅出地剖析出来,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学生辩证地理解这些内涵,实质上就是很好的思想教育实践。因此,在“课程思政”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指针的背景下,艺术概论教学也应该摒弃以“通识”为主的教学设计、评价标准,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课程教学,以“通识+思政”作为新时代艺术概论教学的定位。
将“通识+思政”作为新时代艺术概论的教学定位,要多方着手,不断提升艺术概论课堂教学在“课程思政”教育中的有效度。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艺术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有效度的提升,应该从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三方面进行突破。
首先,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发挥“课程思政”教学主体的引领示范作用。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必然以其政治性为根本和首要特征。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便鲜明地指出了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课程思政”则鲜明地指出了高等教育“为什么人”的问题。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承担者,高校教师应该深刻把握高等教育的政治性特征,自觉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一方面要有丰富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更要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深入的研究,并能够将专业知识和政治知识相融汇。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触类旁通,从专业知识中生发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题。对于艺术概论任课教师来说,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艺术知识的掌握的基础上,而应该全面掌握艺术家生活的时代背景、艺术品和艺术现象出现的文化语境,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研究的高度审视这些问题,将艺术问题与政治、文化和经济问题接榫,才能发现艺术问题背后隐藏的思想问题、政治问题,也才能真正践行“课程思政”的教育工作。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有明确的思想教育意识,善于通过艺术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省思。如教学中涉及“艺术与宗教”章节时,教师应顺势向学生普及科学的宗教知识,并进行“反邪教”的理论宣传,让学生在认知宗教与艺术关系的同时,正确认识宗教在人类文化体系中的位置及其双面性;涉及西方现代哲学与现代派艺术时,要将现代哲学和现代派艺术放置于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内部危机的背景中,引导学生清楚认知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原因,也正确对待建立在资本生产基础之上的流行文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艺术概论教学应突破经典艺术的局限,不断将流行文艺纳入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流行文艺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度。目前的艺术概论教材在案例选取上大部分局限于经典艺术,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经典艺术诞生于特定的历史语境,无法与当下“90后”“00后”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生活进行深层次对接,也就无法以这些案例为依托,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观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包括主旋律文艺作品在内的流行文艺正在成为今天大众文化的主流,因其直接面向青少年宣教、日益成为青少年认同自我和表述自我的重要工具的敏感性,正在引起各方关注。流行文艺的组成部分菁芜并存,价值观表述也参差不齐。如何正确地认识、评价流行文艺,以主旋律文艺为抓手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教工作,将“思政课程”转变为“课程思政”,实现思政工作的全过程覆盖,是当下一个重要的理论话题,也是教育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将主旋律流行文艺作品引入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全过程,一方面可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有效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以学生熟悉的主旋律文艺作品、现象为切入点,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质,进而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应以此为抓手,通过主旋律流行文艺作品的引入,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观的教育,引导其正确认识流行文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艺术观,强化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最后,在教学手段上,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融媒体对信息传播、接受的冲击,不断将新媒体引入课堂,通过平台建设,构筑全过程全覆盖的艺术概论育人体系。“在互联网构建的开放式、多元信息并存的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研究信息传播规律和话语表达方式,只有进入学生的‘圈’,才能进入学生的心。”[3]不仅思想政治课面临互联网和融媒体的冲击,所有的课堂教学都必须处理好新媒体与课堂教学的知识竞争问题。在传统教学环境中,艺术概论课程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课堂和任课教师的教学,学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全面而丰富的艺术知识。而在互联网和融媒体语境中,知识的传播、获取变得无比方便,艺术概论教材、教师和课堂的必要性受到极大冲击,最直接的后果便是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大幅下降,玩手机等行为普遍增多,对课堂管理造成较大压力。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充分认识与发挥艺术概论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优越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获取艺术知识,但若无教师的引导,则无法将艺术知识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融合,无法从中得到思想的提升。艺术概论教学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也必须主动将新媒体引入课程教学,将教学资源融入微博、微信甚至短视频APP等学生日常接触较多的媒体平台,将富有思想政治内涵的知识生产同步至新媒体平台。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新媒体技术将新媒体内容资源和技术手段引入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保证课堂知识传授的有效性。
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构的关键时期,对其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的国家大计。也正是在这一国家战略的层面,“课程思政”的提出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意义,必然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针。艺术概论作为直接面向大部分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曾一直肩负着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重任。在“课程思政”背景下,艺术概论应顺应时代潮流,转变课程定位,以“通识+思政”为引领,从教师素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教学的思政含量,践行党和政府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更好地完成新时代高等教育赋予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