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格君
(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美国新闻学教授比尔·伯尼博士认为:“对新闻媒介来说,最有市场价值的是交通失事、水灾、火灾、地震、谋杀、战争、行业纠纷以及死亡等伤害。”对于新闻媒体来说,突发事件是彰显自身价值的重要时机。以笔为刀,以话筒为枪,突发事件就是新闻工作者建功立业的重要战场之一。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新闻事件,大致上可以把它分为天灾和人祸。有关天灾的新闻报道,指的是自然灾害报道,包括气象灾害、地表灾害、地质构成灾害、生物灾害等;有关人祸的报道也称人为灾害报道,主要包括生产性事故、交通事故、民间生活灾祸等。这些突发事件由于其突发性、不可控性、巨大的危害性以及极大的社会影响性,往往被人们广泛关注。
2003年的非典事件是我国新闻媒体处理突发新闻的一个改革点。新闻媒体一改之前对待突发事件的报道不乐观、不及时、不准确、不深入的做法。柴静是中国报道非典第一人,她的书《看见》就讲述了她采访人民医院的经过,让大众了解了医院感染。在这之前的2001年,美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第二天几乎全球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都是“911”事件,除了当时的中国。“911”事件以后,美国在华盛顿成立了一个新闻博物馆,里面专门用一面墙展出了2001年9月12日全球主要报纸的头版头条,当时中国的《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是关于九运会点燃火炬,与整面墙报道“911”的报纸形成对比。
正是因为非典这件事,我们开始做出改变。尤其是在非典后期,中国新闻媒体痛定思痛,也才有了中国新闻界对突发事件报道的深入改革。
突发事件由于其“突然发生”这个特点,所以具有很强的新闻时效性。并且这一点要求记者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对新闻的搜集、编写和发布。
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往往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受众没有办法来到现场,那么就要求记者能够把事故现场完整地展现给受众。一个优秀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该是能令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的。例如,在埃塞俄比亚空难的报道中,《新京报》的一位记者自己拿着摄像机重走了一遍坠机路线,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直观、生动、真实的直播报道,为受众营造了现场感,满足受众对事故强烈的“好奇感”,同时也可以消解对不确定性的恐慌情绪。
突发事件既然是突然发生的,那么在短时间内现场情况一般都较为复杂。事件相关各方处于分散状态,所以事故原因无法定论。因此,在报道初期,记者往往采取“一边报道、一边整合”的方式,先将现有信息传播给受众,再随着时间的深入慢慢整合信息。
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传播者。个人的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成为新闻的重要来源,用户随时随地就可以上传自己编辑的讯息。在事故面前,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每一个人也都是见证者。
因为消息来源广泛,有时候官方媒体报道的速度甚至还不及民间报道,所以突发事件发生后,其实很多报道直接引用受众发布的信息。比如,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中,第一篇官方报道是新华社在凌晨四点的新闻,但最先报道此事的人其实是普通民众。在这起事故的持续报道的过程中,很多报道也直接采用了民众发布的消息。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民众爆料的速度经常快于专业媒体。但是,民众报道毕竟不专业,而且容易误导受众形成谣言。再加上突发事件发生后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很多媒体为博眼球成为“标题党”,故意放大事件中的点来制造噱头,甚至无中生有,这样不仅影响民众对事实的了解,而且官方出面辟谣也浪费了媒介资源和时间。突发事件发生后,因为事故原因不能快速定论,所以民众往往会对事故揣测纷纷。就比如当年马航事故发生后,网络上立刻出现了“外星人说”“阴谋论说”等猜测,坊间一直对事故原因猜测不断,甚至引起民众自危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治安。所以这个时候,公众比以往更需要来自权威信源的报道,避免无端猜测,被舆论牵着鼻子走。
突发性灾难事故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之中,下一刻也许就会产生新的新闻。一般来说,事故持续了多少天,报道就应该持续多久,甚至更长时间。好比2008年汶川大地震,地震虽然已经发生,但不确定什么时候会来余震,救援情况也很有可能出意外。这些都是需要新闻记者持续跟进报道才能得到的新闻。记者也需要跟进救援情况,所以全国各地的记者就驻扎在汶川地震发生地,随时为观众带来关于地震情况的最新报道。
在新闻报道尤其是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里更需要专业的报道。专业意味着,记者对事件的信息必须力求准确真实,报道语言严谨,尊重逝者人格,在采访和报道过程中要顾及当事人家属的感受,不要造成二次伤害。不可过度煽情,但也要有感情的自然流露来体现出人文关怀。《新京报》在埃塞俄比亚航空事故中有一个“浙江女孩男友现场寻遗物未果,带走一捧黄土”的报道,刚在微博发出评论就有人指责《新京报》过度煽情吸引眼球,但后来这样的评论也被抨击了,大家纷纷夸赞《新京报》这则新闻做得很好。由此可见,人们在这样惨烈的灾难中,还是希望能够看到属于人文关怀的部分的。所以在灾难事故报道中,人文关怀必不可少,感情要自然地流露。
事故发生以后,事故发生的原因是所有受众都非常关注的一个大问题。正因为如此,媒体更应该警惕,不能未经过核实就早早做出定性判断。否则不仅会引发不必要的舆情,还会误导判断。例如,当年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发生以后,在东方之星沉船发生的前20个小时里,《湖北日报》通过微博发布的《国务院表示事故为“因大风大雨造成的沉船事件”》这则新闻被各大媒体转载,第二天该报道歉声明称这个结论只是源于一次内部会议上专家的阶段性分析,不准确也不权威。
近年来,媒介融合的口号越来越多,习近平同志在最近发表的讲话中也多次强调媒介融合的重要性,未来新闻报道必然会走向更深度的媒介融合。在突发新闻报道中,传统媒体的权威性是其巨大优势。互联网新媒体能使信息的传播途径和范围更加广泛,但往往也会被质疑其可信度。所以,传统媒体在对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中,要将自身的优势与现在日新月异的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一平台。
事实是新闻的基础,正因为有对事实的报道,新闻媒体才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新闻媒体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过程中,应该注意自身的舆论导向作用,也更应该注意新闻的事实报道。尤其是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人都是传播者,新闻媒体在新闻报道中要更加严肃认真,告诉受众真实的新闻事件。
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一定不能流于表面,尽管事件刚发生时对信息的整合有一定困难,但新闻媒体一定要对事件进行持续深入的报道,挖掘事件背后原因和真相,要对事件提出有价值的思考和评论,要做能引发受众思考、能推动社会进步的深度报道。
对新闻媒体来说,及时传递第一手信息和资料是责任,但同时也应该注意新闻伦理,在新闻报道中体现出人文关怀。新闻的主体是人,所以在突发新闻报道中要将人放在首位。不能为了制造噱头而刻意煽情,利用遇难者或者遇难者家属的痛点来吸引眼球,对其造成二次伤害。
在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媒体作为信息处理者,应当发挥公共危机信息处理作用;作为综合沟通平台,发挥沟通四方的作用;作为舆论引导者,发挥公共危机事件舆论导向作用;作为社会责任承担者,发挥人道主义救助和危机社会反思作用。只有做好了这四点,才能体现媒体的专业素质,凸显传播力和影响力,让公众更加信任媒体的报道。
我们目前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一直在发生变化,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立足社会现状,找出适合这个时代人们的接受方式,这是媒体的责任,也是媒体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