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静
文化功能有时也称文化价值。就个人而言,文化起着塑造个人人格,实现社会化的功能;就团体而言,文化起着目标、规范、意见和行为整合的作用;对于整个社会,文化起着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的作用。民间舞蹈的一个独特性是它并非某个人独自创作出来,而是民间智慧的结晶,体现出民间文化功能和集体意识。“民俗舞蹈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现象,从舞蹈之中我们能够很好地看到原住民文化共生物。不管是任何一种类型的民俗舞蹈,我们都能够从中看到该民族本身的文化生态,所以在分析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对中国民俗舞蹈文化生态进行分析的话,就能更好地认识文化本性。”[1]从这一句话中我们也能够很好地理解到,舞蹈并不单单只是一种简单的连贯形体动作,其本身也会具有较为深层次的哲学意义与诗意,而且有时候还会具有人类学的意义指向。马林诺夫斯基是文化人类学功能派的代表人物。他们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其各部分通过文化联系为一整体。一种文化现象的功能是指它们在一个大文化体系中所担任的角色,以及它们与其他文化因素共同维持这个文化体系为一个整体时所具有的联系,文化产生的原因是需要,完成其功能就是满足需要,因而要了解一种文化,就要对它作功能的研究,了解其由功能所凝结成的整体。解释文化人类学事实的唯一途径是说明它在一定文化中正在发挥的功能。
凤阳花鼓作为舞蹈重要构成,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构成,并且在我国现代社会发展之中也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其所存在的文化功能,就能够在充分应用中促进我国发展,同时也能对其进行有效的传承和保护。其文化功能主要包括艺术交流、保存地域民俗文化、娱乐、美育、健身等。
凤阳花鼓具有开放性特点,它与多种民间艺术紧密相连,还催生了许多民间艺术种类。自古以来,中国文化艺术便有雅俗之分。在中国戏曲史上,同样也存在花雅两部之分。而在这其中,凤阳花鼓可以称之为我国民间艺术之中的 “俗”“花”代表。凤阳花鼓来自民间庙会、灯会中的歌舞表演,与庙会、灯会中的诸多歌舞,如秧歌、高跷、花棍、花鼓灯等同根异枝。在戏曲上,以“花鼓”冠名的剧种,形成了一大系列,追根溯源,均与凤阳花鼓有关。秧歌、柳子、落子、滩黄等各种类型的剧种,同样也和凤阳花鼓有着一定的联系。在曲艺上,与歌舞、小曲、琴书类的曲目关系密切。山东琴书作为琴书类的始祖,其最开始的时候所采用的曲调就是《凤阳歌》,而这一首歌就是来自于凤阳花鼓之中;除此之外,凤阳花鼓还渗透到舞蹈、音乐、雕刻、绘画以及木偶等各种艺术领域之中。凤阳花鼓与《凤阳歌》成为中国文学艺术、广播、电影、电视、报刊中常用的素材。它不仅流传于民间,而且进入宫廷、进驻军队,传到国外,被百姓与皇帝、中国人与外国人共同喜爱。
花鼓花鼓,用鼓打出各种花样来,叫花鼓。《花鼓》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之为《打花鼓》,亦或者是《凤阳花鼓》,其出现在戏曲化之后,在戏曲领域里的影响是很大的,最迟在明代,它已进入戏曲舞台。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这一种小戏也成为了一个体系,并且还具有较大的分布面积,在黄河、长江等流域都有其身影,安徽、湖南、陕西、云南、四川、黄河流域的山西、河北、陕西也有,属于这一系统的小戏很多。以安徽为例,像是常见的花鼓就包含了凤阳花鼓、淮北花鼓戏、凤阳花鼓戏等,另外还有四句推子,安徽人将其称之为“推剧”。而在湖南地区所存在的花鼓,其大多是一些较为原始的形态,和我们民间所流传的凤阳花鼓以及戏曲中的《打花鼓》十分相似,所以我们也将其称之为 “对子花鼓”“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灯”。
凤阳花鼓这个戏,比一般的优秀剧目有更强旺的生命力,不仅仅使很多剧种在舞台上广泛流行,而且已进入了木偶戏。木偶戏由人来操纵,由几根线来维妙维肖地表演打花鼓动作,给观众带来非常特殊的美好享受。我们在大型或者是小型的木偶戏之中就能够看见,尤其是在提线木偶之中更是常见。
凤阳花鼓对于我国曲艺发展和产生也造成了较为显著的影响,以东北 “二人转”为例,它的存在就和凤阳花鼓有着一定的联系。早在明朝时期就有李梦雄、李桂贞兄妹在唱凤阳花鼓时候所留下“二人转”的传说。现如今,曲艺界学者的看法都是,和凤阳花鼓有着渊源关系的莲花落在进入东北之后,和东北大秧歌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因此而衍生出了 “二人转”。而“二人转”就是以一丑一旦的方式出现,这种说法最开始也是来自于凤阳花鼓。凤阳歌对山东的曲艺、戏曲音乐的影响也特别大,山东共有20多个曲种,带音乐的有十几种,几乎每一种曲种中都有凤阳歌的音乐。尤其是山东琴书,这是山东代表性的曲种,在全国有相当的影响,现在来看基本上是以凤阳歌为主。在它早期的时候,能占到一半左右,这种曲种离开凤阳歌就没有什么东西了。《凤阳歌》对山东琴书早期是非常重要,到了后期清末民初的时候,基本上就把山东琴书的音乐同化了,《凤阳歌》发展成能快能慢、能长能短、能善于表达种种情绪的一种曲牌,基本上把其它曲牌取代了。流传于湖北江汉平原的三棒鼓,来自于凤阳花鼓。《留青日札》一书之中有提到过:“吴越间妇女三棒上下击鼓,谓之三棒鼓。江北凤阳男子尤善”。据湖北三门县老艺人回忆,均说三棒鼓源于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除了对我国曲艺界有着一定的影响之外,与我国各类秧歌、花鼓以及民间歌舞也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可以说是它们的源头。江苏海安的海安花鼓舞,和我们现在看到的凤阳花鼓背在身上的小鼓不一样,它不是背的,它是鼓下面有一个把,他拿着把,而且那个舞编得很好,在全国比赛中还获了奖。在20年前,老艺人还表演过这种鼓的形式,只不过他拿着环,而不是拿着把,可见,这些形式是起了变化的,但它的根是凤阳的。
凤阳花鼓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这一门艺术本身就有着较高水平的技艺,早在清朝康熙年间的时候,很多文人雅客都会应用诗文来记录凤阳花鼓,袁启旭的“秧歌初试内家装,小鼓花腔唱凤阳。如蚁游人拦不住,纷纷挤过蹴球场。”陈于王的“小儿花鼓凤阳调,士女周遭拍手笑。”等诗文都很好的向我们展示出了凤阳花鼓这一门艺术,从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凤阳花鼓的歌舞特征,还能从中感受到这一门技艺的高超。除此之外,在清初时期顾见龙所绘“花鼓图”以及周鲲所创作的“打花鼓”图更是直接为我们展示出了凤阳花鼓艺人的优美舞姿以及技艺的高超。在清末之后所形成的“双条鼓”演奏方式十分的特殊,需要演奏者使用左手持鼓,右手虎口则需要轻轻夹住鼓条的末端,之后再分别使用食指和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对两根鼓条进行控制击鼓。演奏有一定的难度。这种击鼓方法,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汉族人民的民间歌舞活动较多,但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春节、花灯节(元宵节)前后,这个时候也刚好是秋收之后较为悠闲的时候,所以人们经常会使用歌舞来庆祝丰收,同时还能休闲娱乐。”[2]所以说,民间舞蹈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娱乐性,人民群众能够借助于舞蹈来很好地抒发自身的情感。凤阳一带的老百姓为自己民间的礼仪活动,使用了一套礼乐:锣鼓。具体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像是小钹、花鼓、小锣、大锣、大钹、叭狗锣、尖子等。花鼓便是其中的领奏乐器。在上述活动中,花鼓成了人神共享,祭祀与欢乐并存的工具,也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中的代表性乐器。凤阳花鼓演唱的曲目在那个时候可以说是社会上较为流行的曲目,例如常见的《凤阳歌》《采桑》《鲜花调》《凤阳花鼓》《五更调》《十条手巾》《十二月》《虞美人》《银纽丝》《手扶拦杆》等数十种。可以说,上述凤阳花鼓的每一首曲目,都在我国广泛流行。在中国文化史上,明清小曲处于极盛时期,有人曾把明清小曲与唐诗、宋词、元曲相媲美。明清时期亦是凤阳花鼓的极盛时代,明清小曲支撑着凤阳花鼓“走四方”的兴盛,凤阳花鼓满载着明清小曲唱遍华夏大地的辉煌,两者演奏着和谐的“二声部”乐曲。正是这两者完美的结合而产生的文化因子,撒遍全国,为华夏大地的文化繁衍,提供了种子和营养。目前我国凤阳花鼓的传人,也在不断的对新的凤阳花鼓作品进行编排,像是《欢送大姐上北京》《花鼓新声》《姑嫂二人对唱》等作品就是其中的代表,另外,这些曲目还参与到省级以上的演出之中。例如《赶会》《洪武还乡》《柳岸春晓》《凤阳花鼓真漂亮》等数十个不同艺术种类的凤阳花鼓就曾经多次参与到上海、北京等地区的国家级汇演之中。我国还将凤阳花鼓列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关注度也在不断的提升。
在很早之前舞蹈的教育功能就已经受到了较多的重视,所以在《汉书·艺文志》中便有,“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即说明舞蹈有改变社会风俗的作用。除了对社会风俗的教育之外,还常被用作历史教育。如有人对景颇族的“木脑纵歌”研究发现,“舞蹈练习场地之上就有立着的四根木桩,而且上面还具有各种各样的图案与花纹,相传这些图案就是景颇族祖先由西北高原南迁的路线……舞蹈虽然并没有很复杂,可是在舞步上却呈现出较为刚健的特征,整个节奏十分的明快,队列变化也十分的有序,能够呈现出较为壮观的一种气势……从某些方面来说也是对本民族迁徙斗争历史的赞颂。”[3]这是原始舞蹈的教育功能。
在现如今,舞蹈的教育功能则不同于之前,主要还是表现在美育这一功能上。苏联学者就曾经在《教育学》中提到:“美育这一种教育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人正确的理解、鉴赏艺术美与现实美。美育的功能要想得以实现,就一定要将受教育者带入到美的体验之中,让其能够从中获得艺术的熏陶,从而形成较为良好的审美观。”在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于多种形式和渠道来展开,相关人员一定要积极借助于音乐、歌曲、舞蹈以及节奏来表达自身的思想。舞蹈实现美育的功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如资华筠所说:“以感觉的方式认识世界,提升人的智能;可以借助于舞蹈的律动来对人体形态进行锻炼,这样就能有效的增强人的体能;也可以使用审美的方式让人心灵得以解放,这样就能进一步激发人的创造潜能,最终塑造更为完美的人格与品质。”
《吕氏春秋》载:“昔阴康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阳道壅塞,不行其序,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意思就是说,当身体生理机能不通畅时,舞蹈能够帮助运动,达到使之通畅的作用。健身功能不是民间舞蹈的主要目的,但是它是舞蹈的客观效果,随着娱乐目的而同时产生的,而且民间舞蹈往往具有可模仿性,这也就成为了大众健身的一个方式。从这些功能可以看出,凤阳花鼓并未走向消亡的边缘,恰恰相反,它在现代生活中仍然具有相当的活力,不仅是一门活跃的艺术,还为我们展示着民俗文化的魅力,还能深入大众生活中,发挥娱乐、美育和健身的作用。
凤阳花鼓是一门开放性的民间艺术,其与大众的适应性,使得其仍然受到大众的喜爱和欢迎,也将在继续变革中依然焕发艺术青春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