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静
我国有着灿烂丰富的区域文化,民歌是构成区域文化的重要元素。从表面上看,不同区域受自然环境、发展历程等因素的影响,在民歌的艺术特征以及审美表现上有着较大的差异性。但深入研究我国区域民歌则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看似不同的民歌在结构、唱词乃至曲调上却往往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换言之,各区域民歌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特别是在同一地理单元内部,这种联系更为明显。之所以会出现此种现象,和区域间的文化交流有着很大的关系。此区域流行的民歌经由人口迁徙、艺人流动等因素的影响,会传播到彼区域,而在彼区域本土文化的熏陶下,民歌会产生一个缓慢的本土化历程,从而成为和源头民歌既有关联又有区别的民歌,此类民歌我们称之为同宗民歌。把握同宗民歌的源头、流布与变化是深刻理解我国民歌艺术的一把钥匙。
凤阳歌系以凤阳歌为中心,因此,在探讨凤阳歌系的概念时,必须将凤阳歌厘定清楚。当前学界关于凤阳歌的定义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以唱词、曲调为中心,将凤阳歌概括为某种唱词基本相同的歌曲,比如《凤阳花鼓》;第二种模式则以地域为中心,凡是在凤阳地区流行传唱的民歌均为凤阳歌。第二种模式在凤阳歌范畴的界定上更加宽泛,本研究中凤阳歌,或者说凤阳民歌的概念主要来自于第二种模式。民歌在传播流布中会结合地方文化环境产生一定的变化,这是民歌传播中的常见现象。同一个民歌母体在不同区域文化氛围的作用下,会产生大量的字体,形成具有共同渊源的民歌群。凤阳歌系就是凤阳歌在对外传播中,结合地方文化形成的新民歌所构成的系统。凤阳歌系概念的形成主要借鉴于戏曲领域的声腔系统,比如戏曲中俗称的某某腔系,就是具有同样渊源的唱腔统称。凤阳歌系以诞生于凤阳的凤阳歌为中心,以其流布中的变体为主体,构成了我国民歌体系中最为主要的民歌体系。
同宗民歌的概念与歌系的内涵较为接近,指母体民歌在不同区域的流传中,结合地方文化形成子体民歌群落,这些子体民歌统称为同宗民歌。在同宗民歌的内涵阐述中,母体民歌是核心内容,不同的研究者对母体民歌的界定有着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在母体民歌所包含的内容上,言人人殊。一般来说,民歌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唱词、结构、曲调乃至衬词、衬腔均可以视作母体民歌与子体民歌的关联。同宗民歌是我国民歌艺术在长期的发展、流传、演变、融合中而自发形成的一种艺术现象,其形态较为多元。前文所言及的凤阳歌系就属于同宗民歌最为重要的类型。同宗民歌的形成以民歌流传为前提,以演变为关键,唯有在流传中民歌的影响力才能扩大,同样,唯有在演变中民歌的类型才会增加,最终构成多元统一的同宗民歌。
同宗民歌是同一源头的民歌在区域化发展中所产生变体的统称。同宗民歌的变体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词曲大体相同。此类民歌在唱词与曲调上极为接近,初听便能发现二者之间的关联,主要的变化集中于唱词的发音上,区域方言、语调成为本土文化的渗透的主要表现;二是唱词相同但曲调不同。源头民歌在区域流传中仍然保留旧有的题材内容,但在曲调上则更具特色,区域流行曲调取代了原有民歌的曲调;三是曲调相同但唱词不同。此类民歌多为依声填词,民歌流传过程中,曲调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但在题材与内容上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受本土欢迎的题材取代了原有的题材;四是曲调与唱词均不同,但框架结构高度相似。民歌在流传中仅仅保留了框架结构,唱词和曲调均在本土化融合中发生了改变,框架结构成为民歌及其变体的主要关联;五是曲调与唱词均不同,但衬词相同。衬词成为民歌流传中被吸收继承下来的内容。同一源头的不同民歌变体,与原有民歌的关系有远近之分,而变体的形式则是判别远近的主要因素。
从地理区位来看,凤阳属于皖东,凤阳歌在皖东的传播有着天然的优势,自然会在皖东形成以凤阳歌为母体的同宗民歌。因此,皖东同宗民歌的源头,实际上就也就是凤阳歌的源头。凤阳属古涂山氏国,自秦代以来,行政区划屡遭变更,直至明朝年间才初步固定下来,这和明太祖朱元璋起家凤阳有着很大的关系。明代时期的凤阳有大小凤阳之别,所谓大凤阳就是朱元璋着力建设的中都凤阳府,其管辖区域非常大,并且有过多次变动,明朝弘治年间始明确凤阳府辖地为五州十三县,几乎涵盖了当前皖东所有的市县,这也是凤阳民歌得以在皖东广为流行的历史原因。小凤阳则通常所说的凤阳县。凤阳歌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凤阳花鼓,事实上,除了花鼓以外,凤阳歌仍然有许多其他的代表样式。但凤阳花鼓的流布对凤阳歌系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皖东地域同宗民歌的形成,主要是凤阳歌在皖东地域的深入传播所导致的。至于流布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人口迁徙。明朝建立以来,凤阳与其他地方,尤其是皖东的人口迁徙极为频发,一方面,大量外地人口流入凤阳,对凤阳的人口生态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不少凤阳人口流出外地。人口的流入与流出,使得凤阳民歌得以从凤阳传播出去,扩大了凤阳民歌在皖东区域的影响力;其次,商旅往来。相比于凤阳民歌在全国其他地方的传播而言,商旅外来在皖东地区的民歌传播中有重要的作用。受交通因素的限制,古代的商旅往来以短途为主,凤阳地处皖东,频繁往来的商旅络绎不绝,这为凤阳民歌持续在皖东传播并形成以凤阳歌系为代表的同宗民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同宗民歌虽然源头相同,但有着不同的变体,这是客观环境与个体努力所共同造成的。皖东地区的凤阳歌系均以凤阳民歌为源头,但在不同的市县,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定远、全椒、含山等不同地方的民歌变体均深受本土文化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变化,比如唱词上的变化、曲调上的变化。就客观环境而言,皖东虽然可以视作一个整体的自然地理区域,但地理环境差异较大的县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谓“百里不同俗”,各县文化的差异性必然会体现在凤阳民歌的变体中,从而使其出现不同的流变,成为凤阳歌系的分支;其次,就个体努力而言。在凤阳民歌的跨区域传播中,民歌艺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使民歌演唱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民歌艺人会自发地根据当地民众的喜好进行改变,促进了凤阳民歌的变化。
凤阳歌系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盎然的曲调意蕴,有着很强的传播力与渗透力,这是凤阳歌系能够对外传播,并形成同宗民歌的主要原因,而广泛持久的人口迁徙则是凤阳民歌流布、变化的催化剂。受战争、劳役、赋税等因素的影响,凤阳从唐代开始便有着较为频繁的人口流动记录,明朝初年则是凤阳人口流动最为重要的时间节点。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钟离(凤阳)人。其在建立政权后,为了提升家乡的地位,在凤阳营造了中都,采用行政强制的手段从外地大量迁移人口。受元末农民战争的影响,凤阳既有居民仅有3000余户,而洪武中后期的时候,人口已经有数十万,绝大多数均为外地迁徙而来,洪武年间的人口大迁徙彻底改写了凤阳的地方生态。然而,大量外来人口并没有在凤阳安居乐业下来,连年的自然灾害以及政府的苛捐杂税,致使凤阳人口外迁。原先迁入的移民除少部分外,均向全国各地流散开去,甚至居家凤阳数百年之久的土著也有外迁的现象。史料记载,明宪宗年间,凤阳人口已经不足五万人,而到了明神宗年间则进一步锐减为五千人。从凤阳人口迁徙的历史历程来看,人口流动是双向的:一方面,大量外地人口迁入,共同塑造了具有很强区域色彩的凤阳歌系;另一方面,人口大量流出,又使得凤阳歌系的影响力突破了凤阳一地的限制,成为全国广为流行的民歌样式,尤其是在皖东地区,以凤阳歌系为源头的同宗民歌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
在凤阳民歌的外部流传中,凤阳民间艺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凤阳属于皖东,受地缘因素的影响,皖东的凤阳花鼓艺人数量尤多。花鼓艺人虽然属于人口迁徙的一份子,但在凤阳民歌的对外传播中却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一般的民众迁徙所带入的凤阳民歌并不成系统,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规范性。艺人以民歌演唱为生,无论在凤阳民歌数量的掌握上,亦或在演唱技巧的把握上,均有着独特的优势。凤阳艺人在皖东各地的卖艺生涯,不仅是凤阳歌系得以流传的重要原因,同样是凤阳歌系在流传中不断变化,从而形成新的地方民歌的主要因素。因为艺人相比于一般的民众,有着较强的艺术敏感性,在民歌的流传与变化中往往能够别出心裁,形成新的民歌,从而推动凤阳歌系在皖东同宗民歌中的流变。
从民歌等民间艺术样式的源流来看,大部分民歌均存在吸收外来民歌资源,从而融合发展的现象。纯粹以本土乡土文化为背景,完全独立发展的民歌样式非常之少。因为古代中国虽然存在着安土重迁的思想,但受客观环境变化的影响,比如战乱、洪灾、旱灾等,被迫背井离乡的人并在少数,区域文化始终处于交往、融合中。此外,民歌作为民间艺术的代表样式,其对外传播的门槛极低,而传播的速度则非常之快,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路径使得凤阳民歌在各地,尤其是周边地区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以凤阳歌系为基础的同宗民歌形成,除了和凤阳民歌的流入有密切关系以外,也和本土文化的融合紧密相关,这也是凤阳民歌能够在全国形成关联曲调300余首的主要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很多地域在历史的演变中,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独特的地域文化是同地域人民的精神纽带。民歌是地域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元素之一,凤阳民歌的传入必然会和本土民歌产生融合,从而形成一种既有凤阳民歌特点,有具有非常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的新民歌类型,成为凤阳歌系同宗民歌的一种类型。除了民间以外,其他声乐艺术也会受到凤阳歌系的影响,比如皖东琴书便有凤阳民歌的元素。依据同宗民歌的形成路径,我们可以将皖东同宗民歌的流与变归纳为两点,凤阳歌系的流布是同宗民歌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而本土独特的文化资源则是同宗民歌最终形成的沃壤。凤阳民歌的基因与本土文化的土壤缺一不可。
同宗民歌是民歌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现象,是我国民歌跨区域交流的主要表现。凤阳素有民歌之乡的美誉,独具艺术特色以及审美价值的凤阳民歌在跨区域传播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庞大的凤阳歌系,而皖东则是凤阳民歌跨区域传播的主要阵地。从皖东地域同宗民歌的流变角度出发,能够更好地探讨凤阳歌系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