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及其培育路径

2019-03-20 05:18任云丽田霞
西部论丛 2019年10期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培育路径

任云丽 田霞

摘 要:当代大學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其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弱,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成长与成才,而且直接影响着中国未来道德文明的发展方向和现代化进程。因此,本文在阐述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重要性的基础上,着重从优化外部环境、深化教育内容、加强自我教育三个方面论述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路径。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社会责任意识 培育路径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由“学校人”走向“社会人”的转变时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无疑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首先,社会责任意识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必备品质之一。若一个人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他不仅会对自己负责,对工作负责,而且还会从全局观来对企业或者公司负责,进而得到领导的认可、获得工作上的成就感。其次,社会责任意识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在动力。社会责任意识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和主人翁意识,将个人目标同集体、社会、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阐述了要增强全党责任感、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出了最重要的责任感就是要对人民、国家的责任感,并且强调了加强责任感教育的现实与长远意义。目前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侧重专业知识的教授,但理论知识的提升不能简单等同于道德责任意识水平的自动提高。为此,高校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作为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当今时代的现实需要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创新在为我们提供丰厚、便捷、高效的生活条件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瘦肉精事件、三鹿奶粉事件、动物园里用硫酸泼熊事件等,这些都反映出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当代大学生承担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重任,肩负着振兴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有效路径

(一)优化外部环境

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决定人,人反作用于环境。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对人的主观世界的影响。因此,良好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都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培养的孩子的社会责任意识,让孩子从小就明白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学校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阵地,而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作为一种隐性力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具有意义。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刊、校园网络、橱窗等平台,营造浓郁的校园社会责任意识文化氛围。社会环境是一个宏观的大环境,其内容涉及较广,作用较大。因此,每一个社会团体、组织和个人都要致力于营造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环境氛围。如汇集纪念馆、博物馆等各类教育资源、鼓励大学生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发挥大众传媒的正面引导作用等。

(二)深化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社会责任教育的力度,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一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使大学生了解和清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艰苦奋斗史,只有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人,才会拥有强烈的责任感,才会勇于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二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正确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国家的前途命运和自己的社会责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三是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和义利观教育,使大学生形成扬荣避耻、扬善除恶的道德选择能力,学会处理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懂得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维护集体利益,放弃自己的个人利益。四是加强规则诚信教育,主要是将“法”的理念与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让大学生知法守法护法,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主动诚信做人,依法依规办事的良好习惯,进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五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使大学生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华,传承先辈们“以天下为己任”的国家情怀,始终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过程中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

(三)加强自我教育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不仅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外在引导,更需要大学生自身作用的发挥。当代大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实践三个方面来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前提基础。随着大学生的不断成长,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多的角色,准确的自我认识可以使大学生了解自身与社会的关系,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平常的生活中,大学生要主动地与别人交流,虚心地听取别人的建议,从差距中找到自己未来的目标。自我反省是自我教育的关键一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大学生要自觉地与榜样人物相比较,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找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并努力达到“慎独”的道德责任境界。自我实践是自我教育的最终归宿。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学生要积极参加班级、社团、学校以及社会中的实践活动,通过丰富的实践体验大学生可以强化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更好地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 李苑静.“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及其培育研究[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17.

[2] 刘峰,宋悦.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1):136-139.

注:本文系山西省教育厅2017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与实践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2017064)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当代大学生培育路径
医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有效培养路径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浅析微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一见钟情》现实意义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