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赛琴
摘 要:文章针对语文课堂教学在落实随文练笔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两个方面探讨:一是巧用文本,在学生的动情处、文本的单薄处、情节的空白处等选择读写的最佳时机,把读写训练巧妙融合;二是活用文本、聚焦文本,引领学生品赏篇章,悟谋篇之法,咀嚼句段,得写作之策,捕捉中心,点文本之眼。文章指出,教师应抓住文本练笔的切入点,实现读写双赢的教学目的,同时放眼课外,吸收优秀文章的精髓,提高學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随文练笔;以写促读;以读带写;文本;表达;运用
作为教育教学实践者的我们,该如何挖掘文本中的习作教学因素,把握文本中的话题切入点,实现读写迁移精练笔呢?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一些浅薄的看法。
一、巧用文本,善用时机,催开写作之花
(一)导在学生动情处
每篇文章的作者都将自己的情感诉诸笔端,隐藏于字里行间。教学时教师要与文本、与作者进行零距离对话,产生共鸣,这样才能唤起学生们的激情,然后即时练笔,促使他们内化语言,积淀情感。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在教学中,我先播放一段汶川地震中的录像,当一幕幕震撼灵魂的真情画面展现在眼前时,学生的心被牢牢抓住了,这就为课堂定下了情感基调。接着我饱含激情地朗读课文,然后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品读,并抓住“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一重复出现了三次的句子,问:“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想对这对父子说些什么?又想对自己的爸爸或妈妈说些什么?”请拿出笔将要说的话写一写。
这种爱着实让人感动。学生们早已走进文本,进入角色,情感不吐不快时,随文练笔自然就水到渠成了。此时,学生笔下流淌的不仅是对父子真情的诉说,更是亲情在他们心中的重新认识与提升。原来,亲情能创造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与此同时,他们还提升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二) 导在文本单薄处
词语是文本的基本单位。在文本的单薄处,教师可以借助一定的语境让学生用所学习的词语或句子进行一次言语表达的训练。在表达中,词语活化了,句子形象了,学生的语言更加饱满且富有活力。
例如,某教师在执教《鸟的天堂》一课中对“应接不暇”一词的理解,可谓独具匠心,并安排了以下的练笔:“我们已经把课文读熟了,对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情景已经非常了解了,你们先想一想,那是一种怎样的场景?”然后,教师分成三个步骤进行训练。让学生查字典,理解“暇”字的意思,联系课文相关句子,把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那种热闹非凡的场面描写出来。拓展练习,用“应接不暇”一词,把生活中其他场景写一写。有位学生这样写道:“今天是我奶奶六十大寿,家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看,大厅里摆满了寿礼,有大姑亲手刺绣的百寿图、二姑的福寿金项坠、三叔的雕塑老寿星、爸爸的六层生日寿糕,我刚看清楚了这个,另一个又呈上来,真让我应接不暇。”还有的学生运用“应接不暇”从商店里的玩具、市场里的蔬菜和水果等方面进行绘声绘色的描写。
这样,走进学生视野的不再是一个静止而单薄的文字符号,而是一组组充满灵动的画面。词语在学生心中被激活了、活化了,变得丰润而富有生命活力。
(三) 导在情节空白处
许多文章的某些情节都有“留白”的艺术,目的是给读者无限回味的空间。例如,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一文时,在确立核心目标后,既课堂教学主要抓住重点语句进行教学,让学生领悟细节刻画的艺术魅力。严监生伸出两指头,三次猜测,其三次表现:“他把头摇了两三摇。”“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如何引导学生把握细节的表现魅力呢?可分两步走:第一,发挥想象,揣摩严监生之心理,把其绝望、气愤诉诸笔端,细腻刻画。通过增加留白,一个临死前依然爱财如命的鲜活形象跃然纸上,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奇妙效果。第二,把三次摇头与“他就摇了摇头”“他又摇了摇头”“他还是摇了摇头”进行辨析比较,进一步体会作者写法上细节刻画所表达的妙处。正因为作者抓住了这些小小的动作、神态等细微的变化,并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我们才看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严监生的形象。
这样的课堂教学,“断其一指”,针对性强,学生学得深入透彻,既明白了人物描写的方法,又懂得了人物细节刻画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这对迁移习作很有裨益。
二、活用文本,妙用语言,绽放写作之美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教师善于捕捉文本中的语言形式是提高学生随文练笔有效性的保障。小学课文中一些经典的语言、精彩的片段,它们或句式工整,或语言优美,或结构独特,每篇文章都有值得学生模仿、借鉴之处。教师每节课都要精心设计,深刻挖掘课文的“练点”,引导学生领悟课文中语言表达的特色,学着表达运用,从而获取语用的喜悦。
(一)品赏篇章,悟谋篇之法
一篇好的文章就是一件完美艺术品。除了主题、语言的表达因素,一篇文章的质量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章的结构布局。同样的表达主题语言,假如其结构安排不一样,其表达效果也会大不一样。
比如,五年级下册《桥》是一篇小说。教学时,教师自然要关注作者是如何描述环境、塑造人物、设置悬念、推动故事情节的。通过悬念的设置可以达到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文章在文末写了一个老太太祭奠丈夫与儿子,即那个老汉与那个小伙子,故事戛然而止。至此,读者方才明白原来“老汉”和“小伙子”是父子关系,令人唏嘘,凸显了老汉的人物形象,起到震撼人心的效果。假如把结尾放在开头,文首便开始交代了“老汉”和“小伙子”是父子关系,那文章的可读性可能就会大打折扣,起码不会有那么强烈的心理震撼力。
可见,教师可以将文章的谋篇布局进行整合、对比、总结。如此一来,学生的谋篇布局意识就得到了强化,行文时自然脉络分明,避免了出现结构松散、条理混乱等现象,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二)咀嚼句段,得写作之策
教材文本乃学生学习语言之典范,一些典型语段、特别句式,往往有其特别的表达效果。教者可引导学生反复咀嚼,感悟语言的魅力,通过练笔,化为己用 。如《山中访友》一文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景。作者眼中的山中景物,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想的、独具个性的“人”。
在诵读、交流的基础上,因學生对文中的语句表达特色了然于心,可让他们选择文中的某一段,学着作者的表达方法,去写《田野访友》的一个片段。学生写来兴味盎然,得心应手,美文迭出。如有位学生这样写:“我来到池塘边。你好!清澈的池塘,你捧出一幅透明的画,是让我欣赏你的秀美吗?你好,闲适的鱼儿,你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是与我请我一起畅游吗?你好,欢快的蜻蜓,你上下纷飞,是在玩捉迷藏吗?一方池塘就是一方快乐的天地,让我着迷,让我流连!”
因此,教师宜练就火眼金睛,辨优识劣,把握文本,根据学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广积粮”,以强化学生的积累“使用”意识。当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课外阅读中,借鉴更多好词佳句,为学生的习作储蓄“粮食”,以保证写作时厚积薄发的需要。
(三)捕捉中心,点文本之眼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可事实上学生的习作经常没有“灵魂”,徒有“躯壳”。教学生点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模仿教材。虽然每篇课文点题的方式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但最常见的要数“篇末点题”这种形式了。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让学生品读、研读、感悟理解,掌握写法。比如阅读教学时,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笔者常常让学生找中心句,然后围绕中心句展开教学。渐渐的,学生就会摸索出门道——原来不管作者写什么、怎么写,都始终围绕着中心主题。经常这样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能学会这种最常见的表达中心的方法,如《梅花魂》《珍珠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地震中的父与子》文的中心句都在篇末。作者点题的方式有领悟道理的、抒发情感的、象征意义的、赞美歌颂的,教师都可让学生好好品味赏析,理解掌握,对写法尽可能了然于胸,以期自然运用。
当然,立足于教材,但不能仅限于教材。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课外阅读中,让学生吸收优秀文章的精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学习应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并于课外获得长足的发展。学生深思熟读,腹有诗书,何愁写不好一篇作文?比如,在开展“四季诗词吟诵”活动时,我让学生随四季写作文,学生自会把描写景物的名句应用于其中,自然天成,情文并茂,美不胜收。又如教学《鲁滨孙漂流记》《安徒生童话选》等世界名著时,教师要开拓学生的眼界,得让他们“咀嚼”这些书,在细嚼慢咽之后,教师可设置情境让学生动笔。比如,在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后,可设置一个情境:假如一个人进入了荒无人烟的孤岛,该怎样生存?学生会想象出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下笔成文,这就是作文。
三、结语
随文练笔教学要有课程意识,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挖掘文本,巧选文本中的话题“切入点”,提炼阅读教学的“迁移点”,捕捉学生作文基础的“生长点”,大胆拓展文本,放手让学生积极地进行实效性练笔,这样学生学有所依,情有所寄,发自肺腑,自然真切。如此练笔,学生是情动而辞发,并非无病呻吟。如此练笔,方可真正做到以写促读、以读带写,以至读写三赢的教学目的。
我相信,只要交给学生们可以依傍的拐杖,开拓他们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方法灵活多样,日积月累,他们必将绽放出更有个性、更有韵味的习作之美。
参考文献:
[1]金 翎.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2] 卢 熙.挖掘文本习作教学因素强化随文练笔[J].福建省教育(小学版),2011(4):43.
[3]李声智,王 敏. 与文本融通,习作片段训练谈[J].新课程研究(作文教学),2011(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