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民
摘 要:学校德育工作的群体是每位教职工,他们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工作能力、学习能力、指挥协调能力和对新事物的敏锐性都直接影响学校德育的功效。课堂是进行德育的主渠道,是育人的核心和关键所在。课堂教学的灵魂是育人,教师抓住了课堂,才能抓住全员德育的精髓,才能抓准学校德育的命脉。课堂中的德育应该贯彻到每一个学科,贯彻每一节课的始终,教师要更新思想教育观念,树立全面育人的观念,发挥示范作用,在一切教育中渗透德育。
关键词:德育;示范作用;育人合力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发,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向青少年进行德育的学校来说,更具有特殊意义。学校贯彻《纲要》有诸多方面的事要做,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从学校内部关于实施德育的众多因素讲,教师处于举足轻重的關键地位,尤其是优良的师德作用,更是其他条件无可代替的,因此应充分地挖掘、充分地发挥。在新的形势下,学校和教师实践《纲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探索、身体力行。
一、转变观念,真正提高学生对道德教育的认识
贯彻实践《纲要》,就要自觉地在教育过程中把“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核心和第一要义,作为全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人无德不立,要为学生如何做人奠定基础,确确实实在自己心目中确立德育在教育中的地位。教师必须转变以往遗留的观念,不仅仅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二者如人之双臂、车之双轮,缺一不可。“育人”,即通过培育、陶冶、教化,教会学生做人,培养其健康的人格。学会做人才会做其他事,这是从教的根本和真谛所在,舍弃就无所谓学校和教育。付诸行动,就要树立“一切为了育人”的思想,尽管学校的工作千头万绪,但是育人是纲,必须围绕育人开展工作,时时处处体现育人功能,争取做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对于学生思想道德中的问题,无论大小巨细,教师都要认真分析、研究解决。小事不可小视,因人而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在学科教学中坚持“文道统一”原则,使教材内容与思想教育自然融合,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并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学习新知、掌握技能与塑造心灵的目的,这样的教学过程才是完整的。事实证明,没有教育意义的教材内容是不存在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认识、挖掘和主导。教师要自觉克服“一硬一软”(学习文化课硬,道德教育软)的倾向,对于学生的某个发展阶段如小学阶段、初中阶段或某一年级思想道德教育未达标的部分,也像抓文化课程那样通过“补课”“考核”,使之达到大纲或课程标准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思想道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奏效的,不能图“毕其功于一役”,要有艰苦、细致、反复工作的准备。
二、把握道德教育重点,注重常规和基础建设
教师必须明确,最重要的德育目标就是通过道德认识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把《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最终能实践《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这些规范性文件的基本要求。因为这些文件反映了国家对现阶段中小学生道德水准的最基本要求,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分段规范,针对性强,便于操作,是道德教育的纲要和导向。要按照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年级做好规划,分别要求,分步实施,努力贯彻。对于体现做人必备的一些基本品质,如诚实、守信、明理、自强等要贯穿全程,反复实践,次第加深。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思想认知现状,教师要进行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心理咨询活动,这对学生形成和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世界,平稳度过“危险期”有特殊作用。这些教育与活动应与常规教育穿插进行。
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逐步学会生存、求知、健体、做人。这些要求就是学生道德教育的基础建设,体现了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德育中应该强调,实现这些要求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抓紧抓好“习惯的培养”,这似乎是个不引人注目的“小问题”,所以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被忽视了。相反,往往有一些口号提得太空、太大、太抽象,没有办法实施,只能成为形式。所以要呼唤培养习惯。教师的第一职责就是教育学生遵守常规要求,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如果不从少时培养良好的习惯,以后再矫正或补救就非常困难,而且还会埋藏许多隐患,可能在未来爆发。
三、增强民主意识,促进教学相长
作为现代意识之一的民主意识,要成为教师的重要品质,并贯穿在德育过程的始终。可以说,没有民主思想、精神和行动,就不可能获得德育的效果。教师要发扬民主精神,就要和学生平等、和谐相处,尊重学生及其人格,努力使自己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拉近与他们的距离,甚至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不提防、不猜疑、无偏见,有了相互沟通的基础,学生才会和教师推心置腹地交流,教师才可能真正了解学生思想,明白他们思考什么,想知道什么,想干什么。教师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增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投其所好——自己给予他的就是他想得到的,最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缺哪一方面都不能谓之教学,教师要经常征求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采纳,组织学生评价教学,始终与他们“商量商量再商量”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充分体现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要善于向学生学习。现代社会孩子获取知识的渠道和领域十分宽广,许多方面比教师知道得多,教师不向学生学习就无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其实,教书育人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都面临挑战和机遇,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使师生间互补性更加突出。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都既有“输出”又有“输入”,相互学习、相互影响是教学相长、共同成长提高的过程。德育中要营造民主气氛,因为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才能培养敏锐的思维和创新精神。敢于批判、逆向思维和敢于否定的品质的形成都是以民主为先决条件的。很难想象,在一个骄横、专制、压抑、窒息的环境中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
四、加强自我修养,扩散师德的示范作用和影响
在学校德育建设中,师德具有特殊的意义。必须加强教师的思想修养,使教师培养自省意识、不断调节完善自己。因此学校要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的八个方面的要求,锤炼师魂,建立良好形象。道德规范的核心是“爱”和“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爱”即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从教,是教师职业和谋生的手段,但不仅如此,教师要把职业视为事业,视为崇高的事业,努力去实现寄予其中的远大理想,以之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载体,才会生发出不尽的力量。對学生的爱心由教育规律所决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首先要关爱学生,爱生如子、如弟妹,这好像山谷的回音,你先喊“我爱你”,才会得到同样的回报。
教师不仅仅讲知识、讲道德理论,更要重视道德实践,努力形成科学、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要还率先垂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影响都是无声的、巨大的师德的启蒙,示范作用才能长久地铭刻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甚至影响其一生。教师用自己健全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精神境界为学生提供能亲身感受到的道德楷模,才能扩大影响力。要公正对待每个学生,体现教育的平等性,排除淘汰性。尤其不要歧视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应尽力帮助他们排除困难和障碍,使他们获得成功。师德的伟大崇高之处和教育的本质特点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此。因为对这部分学生的转化和成功教育会更艰苦,付出得更多。然而,这样做确实与培养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同样光荣,因为他们都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和成员,都会在不同方面给社会做出贡献,满足社会对不同规格、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教师要处理好学生中发生的没有预料到的事,对于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与自己所讲和教科书所述不一样的地方,要循循善诱,做出正确的引导和科学的解释。教师要优化知识结构,不断充实自己,源源不断地把有用的新的信息提供给学生。同时,创造条件向专业型、学习型的新型教师迈进,用自己的睿智和聪敏教书育人,才能赢得青少年的尊重和信任,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目的。
五、关照家庭的配合,形成育人合力
教师要掌握教育主动权,就要将学校教育的触角向家庭延伸,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渗透,引导家庭教育走向正规轨道。首先,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世界是变化万千的,未来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家长要尊重孩子身心成长的规律,全面关心孩子的进步,充分挖掘孩子身上蕴藏的巨大潜力,让其个性特点逐步发展,最终成为特长,相信将来每个孩子都会成为有用之才,避免只苛求文化成绩的偏向,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其次,引导家长用正确的观念和方式对待和教育孩子。现代社会教育不再是成年人对未成年人所独享的一种专利,家庭成员的影响是相互交替的。况且,孩子对所接受的教育有选择的自由和权利。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并真诚学习。家庭教育,既要避免过分溺爱、娇惯和迁就,又切忌过分冷酷无情,过于严酷会扼杀个性和创新精神。父母应该尊重孩子,尊重其生命发展历程中的独特的这一段,多与孩子对话。评价孩子提倡“表扬+鼓励+期望+建议”的方式。最后,敦促家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家庭是港湾,家长是孩子心目中的永远可信赖的靠山,又是第一任老师。因此,家长要对家庭教育和自己的行为不断反思:是否有责任意识,就近为孩子提供了什么空间和学习条件?对他们的正当需求做出了什么反应,自己的修养程度和示范作用如何?同时,教师要劝诫家长:告别不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言行举止,为了孩子心灵的净化,自己首先做出问心无愧的表率,把形成自己高尚的风范和培养孩子优良的道德行为习惯作为重要职责去认真履行。
参考文献:
[1] 黄万福.对初中学生德育评价工作的实践研究[J].贵州教育,2010(7):16-17.
[2]苏 虹.教师人格形象之于学生道德心理建构的整合效应[J].教育科学研究,2005(12):48-53.
[3]郑崇义.加强和改进小学德育工作之管见[J].教育评论,1999(2):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