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
【摘要】 近年来,新课改正在持续深入,为提高初中生数学水平,各种教学手段应运而生.在此情况下,反而忽视了最原本的教学方式.本文则是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来试着分析一下如何回归基本图形巧解初中数学几何难题.
【關键词】 基本图形;几何难题;初中数学
对于初中生来说,几何一直是一个难点.由于平时几何学习基础不扎实的缘故,学生在解几何题时常常会遇到很大障碍,尤其是在解答一些具有一定深度的几何题时,往往手足无措、难以下手.其实,在学习几何这个小节的时候,学生如果能够抓住这些几何图形的特征,并对其中所存在的规律或是技巧性解法有一定的掌握,那么便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解题能力.但现在的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都是采用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授方式,而忽视了最原本的、基础的教学方式,这是不对的.教师在突显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时,采用最原本的教学方式,如此学生的解题能力才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一、学会利用特殊图形的性质
在平时的初中几何教学中,教师通过观察教材便能够发现,有的学生之所以会对几何图形束手无措,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其实只要仔细观察,就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些几何难题也是由基本图形拼接、组合,或经过翻折、平移、旋转而成.若能进行合理的分解,则可回归到基本的平面几何图形,从而分段认证或解决平面几何难题.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这样一些比较特殊图形的性质.
例如,笔者以下面这个题目的教学为例,即“已知A,B,C是处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线段AB=线段AC,且ABFE这个四边形与四边形ACDE都是正方形,那么请求出线段AF和线段AD是什么关系.”如图所示.
通过观察这个题目,便可以看出,线段AF和线段AD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垂直且长度相等的.我们还可以以另一个题目为例,即“已知△ABC中,AB=AC,且AB,AC这两个边的中点分别为E,F,BC的中点是D,且四边形AEMG和四边形AFNH均为正方形,线段DM与线段DN是否具有上述关系?”
如图所示.
通过观察图形,可以发现上述结论仍然是成立的,而且要证明它们相等也比较容易,但是想要证明互相垂直却具有一定难度.针对这样的题目,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图形,从而能够从图中寻找到一些比较特殊的图形.在找到这些特殊图形之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图形的性质与题目内容相结合,以此来找到解决这个几何问题的正确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出几个比较串联性的问题,来启迪学生的思维.即观察上图,能够从图中找到几对可以证明的全等三角形?图中能够找到几个等腰三角形?能够找到几个直角三角形?通过这些问题的提问,再让学生结合图形展开小组合作探讨,从而得到正确答案.这样一种利用特殊图形(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性质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正确解答出几何题型.
二、学会采用基本图形的结论
刚刚说过,在几何题中,总会有那么一些有难度题型.仔细观察这些题目,可以发现,对于这些稍微难一点,大多数是需要学生自己去画一些辅助线(有的辅助线不容易看出,有的则是需要画多条),或者是题目中所给出的图形本身比较复杂.但是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无论几何题型多么复杂,学生都可以将其拆分为若干个小问题.这样的拆分方式,便需要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多积累,只有积累的多了,才能够把一道比较复杂的题目一眼看出来,从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例如,以下面两个题目为例,即“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上有任意一点P,针对这个条件和图形,同学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如图所示.
通过观察图形,可以知道在这个图形中存在着三对全等的三角形,通过这个信息,便可以得出线段PA=线段PC,以及一些相等的角,类似于∠DAP=∠DCP,或者是∠ADP=∠CDP=45°之类的.当然,我们还可以来看一道题,
即“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且∠DAB=90°,CD的中点为E,连接AE,BE.请证明线段AE=线段BE”,如图所示.
通过观察题目,可以发现在证明这个题目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取AB的中点,记为F.并且连接EF,然后引导学生证明EF平行于两底,得出EF为AB的垂直平分线.因为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所以AE=BE,则可得出这个证明结果.通过上面两个例题便可知道,在做几何试题时,学会采用基本图形的结论的方法是极为必要的.
三、结 语
总之,想要提高学生解答几何题目的能力,教师可以在确保学生主体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回归基本图形,采用学会利用特殊图形性质以及采用基本图形结论的方式,使得学生的几何解题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金明,贺育林.解析几何的三大难点及突破策略[J].数学通讯,2014(z1):52-55.
[2]顾汉根.巧解几何难题的三点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2(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