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2019-03-20 15:15本刊编辑部
财会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全面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019年是我国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启动之年。如何做好这项涉及面广、环节众多、流程复杂的工作,是财政部门面临的极大挑战。

目前,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难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涉及面广。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范畴,不仅涉及到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地方政府,而且包括各级党政部门和单位;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领域,不仅涉及一般公共预算,而且包括履行政府专项职能的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二是评价标准不确定。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确定,是衡量各预算主体绩效水平高低的主要依据。由于政府财政的公共性特征,预算绩效涵盖社会、政治和宏观经济等领域,其绩效目标的制定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此建立一套客观、科学且可量化的预算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三是技术支撑要求高。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具体工作涉及大量数据,不仅包括预算收支、政府机构基本情况、社会经济状况以及政府资产负债等数据,而且涉及不同层级的政府决策、管理与监督程序。在将各类海量数据进行分类、甄别基础上,建立基于绩效目标分析的逻辑框架模型,尤其需要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撑。

鉴于此,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是重点。预算绩效情况的表达,需要一套既符合实际又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根据政府职能的划分,根据预算形式和预算框架,设计和制定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可度量且可考核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

第二,部门预算绩效评价与管理是突破口。由于预算主体与形式的多元化和多层次性特征,现阶段不宜全面铺开,因此需要确定预算绩效工作的突破口,以带动其他预算主体的绩效管理工作。部门预算是政府预算体系中不仅具有中坚功能特征,而且起到承上启下作用。承上”体现在要对国家预算以及中央与地方总预算负责,“启下”体现在要对单位预算以及项目预算进行指导。

第三,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信息管理平台系统是核心。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绩效评价,而绩效评价的核心是绩效指标的设计。由于预算结构的多元化和复杂性,预算绩效的评价标准不仅涵盖社会、政治和经济各个领域,而且中央与地方、部门与单位以及四本预算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导致其绩效测度指标较难量化,所以需要借助信息管理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采用试点先行的方式,针对部门预算、项目预算以及政策预算,构建预算绩效信息化分析系统与管理平台。

第四,加强预算绩效组织管理是中心。由于全面预算绩效的组织管理与监督工作覆盖面很广,不仅包括各级政府,而且包括各级党政部门,在设立财政部门专司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专业管理机构外,还应设立由各级人大常委会牵头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监督机构,共同对我国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与监督。

(本刊编辑部)

猜你喜欢
全面实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汪洋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我国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
胡春华强调 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汇聚更多力量
全面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 加快推进我省林业现代化建设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