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乃心 方铮炀
摘 要: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信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每天有大量来自网络的信息流入到我们生活;与此同时,手机也几乎成为大数据时代下人们生活、工作和社交的必需品。手机的使用不仅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而且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但也相应地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学生一族,有的产生了严重的手机依赖症,有的在正常上课期间公然用手机发微信,打游戏。这种情况已然成风,不仅影响学生学习,还对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本文针对高职生课堂玩手机现象普遍产生的影响和原因进行分析,从教学方法角度提出改进方法,让学生从被动的、禁止玩手机转变成主动放下手机,希望对今后的教学工作能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职学生;手机;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度校级资助课题(课题编号:ZZ2018-0905)成果之一。
1 引言
当代高职生的学习仍是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学生课下自主学习为辅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课堂学习是最主要、最核心的过程,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能真正学到知识,能检测出学生自主学习的难易程度。大学课堂教学本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核心,但是现在大学生受到的外界影响因素太多,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慢慢成为人们生活、工作沟通交流的必要工具。学生通过手机能够获取更多的外界信息,这些带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手机信息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以往的研究提出的改进建议多是从学生管理的角度出发,学校命令禁止学生上课玩手机并会给予相应的惩罚,或者教师通过严格的课堂管理来限制学生玩手机,这些方法都是让学生处在一个被动的、被要求或强迫的状态。通过方法的适用,发现这种严格的课堂管理不仅有可能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另一方面教师在授课时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监督学生玩手机,而忽略了课堂教学。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现象,通过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提出从教学方法的改进应对进学生上课玩手机现象的对策,希望对今后的教学及相关方面研究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 高职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原因分析
2.1 高职学生自控能力较差
高职院校的学生相较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自我控制能力较为薄弱。这些学生在经过高考以后往往会完全卸下心理的学习压力,甚至认为考上大学就不需要再学习。高职教育本质上来讲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高职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可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控能力也相对较差,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尤其易被手机这样的智能工具所吸引,虽然手机可以作为学习的辅助工具来使用,但是学生更多的是在课堂使用手机进行聊天,打游戏,看电视,购物等娱乐活动。
2.2 教学方法的不合理
教師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的不合理也会导致或加重学生课堂玩手机现象的发生。部分教师可能会采取严苛的课堂管理,坚决禁止学生上课玩手机、让学生把手机上交这样的严格要求,一方面会影响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有可能会让学生产生逆反情绪;还有部分教师会采取不禁止但也不提倡的做法,这会让学生自然而然认为课堂玩手机也是被允许的,从而放下玩手机会受到惩罚的心理负担,进而从最初的谨慎在课堂玩手机变成后来的肆无忌惮;甚至还有一些教师对于学生在课堂玩手机放任自流,这是最消极的解决方法,让学生以为在课堂使用手机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严重的还会出现在课堂公然打电话,外放玩游戏等恶劣行为,严重影响课堂教学。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上来看,教学模式的单一和教学内容的枯燥,照本宣科式的教学等更加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所以教学模式的不合理也是导致学生课堂玩手机现象严重的原因之一。
2.3 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注重传授理论知识,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堂内容枯燥乏味,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更应注重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学生往往对于身边发生的案例或事情能有切身的感受,能够参与其中,但对于理论性的知识不仅难于理解,而且过于实际,不能引发学生自身的认同感。而手机作为信息接受工具,能够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源,对学生的诱惑力极大,引得学生在课堂学习无聊的时候就要去看两眼手机,习惯成自然,课程的一些重点内容可能就会被遗漏,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学生就会选择上课玩手机作为娱乐的方式,最终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3 针对学生课堂玩手机现象的教学方法改进
3.1 加强自身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教学的乏味无聊,是导致学生课堂玩手机现象最直接的原因。教师不要照本宣科式的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会让学生听得乏味、容易跑神,也无法真正把知识讲解透彻、让学生听懂。教师应加强自己课堂的趣味性,多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切实体会理论应用于实践。学生往往对逻辑性比较强的内容更容易接受,所以如何将空洞的理论知识中的逻辑关系剖析出来,变得通俗易懂,这是教师需要改进的教学方法。此外,课堂的趣味性还在于学生的参与度,转变传统课堂中教师一味地输出知识,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应多设置一些问题或动手操作的实务,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学习新的知识,如此也能大大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改变教学模式以《出纳实务》课程为例,课堂上以6人为一小组,每人扮演公司中不同的角色,分别是总经理,财务主管,出纳员,制单员,银行柜员,采购经理,销售经理,业务员等角色,根据不同的情景需要,小组中学生选择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例如在模拟现金收入业务的处理时,三名同学模拟出纳员,另三名同学模拟制单员,两两组合演练,出纳员审核现金收入来源及有关原始凭证,清点现金并妥善保管,并在原始凭证上加盖“现金收讫”印章,由制单员根据收款后的原始凭证编制现金收款记账凭证,最后由出纳员根据现金收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演练一遍结束,进行角色互换,让每位同学能体会到每个岗位的工作和职能。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拼,在规定时间内,看哪一组完成的效果最好。这样能够增强课堂的整体趣味性,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改变课堂管理模式
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味地严格要求和督促学生不使用手机,一方面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或教学进度,另一方面也会让一些逆反心理强的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所以改变课堂管理模式,柔化课堂管理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课堂教学的最初向学生明确课堂要求,严肃课堂纪律,教学过程中如有发现玩手机的现象予以适当的提醒和警告,碰见屡教不改的学生交由辅导员或教务处处理,不要因为个别学生影响课堂整体教学。刚柔并济的课堂管理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课堂玩手机现象。
手机是把双刃剑,合理的使用手机不仅不会影响教学质量,还可以帮助我们提升教学效果。以《成本会计》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尝试使用“蓝墨云班课”手机APP对学生进行课前点名,课堂实时的互动,以及课后分享等教学活动。尤其是课堂的实时互动,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资源,课件课,视频资料等上传到班课中,还可以针对讨论话题分小组的进行讨论,并上传小组方案,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及讨论成果进行评分。采用“蓝墨云班课”APP还能进行随堂小测试,加强了教师对测试时间的把控,系统自动进行成绩统计,教师能够做到当堂测当堂讲,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3.3 改进成绩考核方式
大多数高职院校中,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普遍都是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一般包括了学生的出勤、作业、测试、期中考试、课堂表现等情况。但是教师在考核平时成绩时往往都是以平时成绩满分作为基数,如有缺勤或课堂表现差等情况,再从平时成绩基数中酌情往下扣分,这样学生就变成一个被动被要求不要犯错,但并不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考虑采用以0分作为基础分,课堂表现好或作业及时上交等优良表现,给予学生一定的加分,出勤差或课堂表现不积极的学生不得分或相应扣分,期末平时成绩不够教师制定的标准线,则不予参加期末考试并重修该门课程。通过综合成绩的改革,尤其是平时成绩的比重加重,可以在很大程度促进学生自发的学习,以获得更好地成绩,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改变成绩考核方式以《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这门考查课课程为例,具体的考核方式如下:平时成绩占最后总评成绩的60%,期末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平时成绩中出勤成绩20分,迟到一次扣1分,请假三以上每次扣除0.5分,旷课一次扣2分。平时成绩中课堂表现占20分,学生课上主动回答一次问题或上台给其他同学做示范,根据表现给予1-3分;课上玩手机或大声喧哗,影响课堂秩序的酌情予以扣分。课后作业的完成和随堂测试占20分,完成一次作业得1分,作业两次不交扣1分,随堂测试一次满分5分,根据测试的成绩给分。期末考试40分中,20分是上机实操,由老师现场打分,另外20分通过卷面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3.4 学校配合制定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
要改善学生课堂玩手机现象,首先要从学校的管理制度上进行改革,将禁止课堂玩手机作为学生守则的一条,并给出相关处罚措施,让学生认识到玩手机不是毫无代价的行为,触犯了规定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以往学生在课堂玩手机,当堂的教师通常都是给予口头提醒或警告,但过后依然会就范,甚至屡教不改,出言顶撞教师。因为学校没有相关的惩罚规定,事后只是对学生进行口头教育,对于学生没有实质性的惩罚。针对课堂玩手机的现象,学校应制定严格的相关规章制度,例如在教务处或学生会干部抽查上课情况时发现玩手机的学生,给予全校通报批评等处理,多次发现屡教不改者,给予相应的处分并计入学生档案。另外在课堂使用手机经教师提醒不思悔改,或出言顶撞者给予当门学科成绩作废,并通报批评,多次违反规定及情节严重者,给予严肃处分并计入学生档案。通过以上的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让学生认识到课堂玩手机是一个严肃的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如有违反可能会影响个人成绩甚至关系到能否顺利毕业,这样制度上的改革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学生课堂玩手机现象的发生。
4 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高职学生课堂玩手机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虽然课堂玩手机带来了诸多的问题,但是如何从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方面入手,正确引导学生看待手机的利弊依然是有待研究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手机十把双刃剑,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手机的使用,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地改进、引导、启发和劝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参考文献
[1]陳灿,本科生课堂玩手机现象普遍背景下教学方法的改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6(03):89-92.
[2]段丹东,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调查及引导路径探析—以重庆地区本科大学生为例[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03):99-102.
[3]王海洪,高校学生课堂手机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科教文汇,2018(06):159-175.
[4]殷羽,关于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6):87-88.
[5]胡晓斌,教师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评价及防控对策研究[J].医学教育管理,2018(03):240-245.
作者简介
田乃心(1993-),女,本科,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研究。
方铮炀(1984-),女,硕研,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