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个性化教学和普通教学通过全方位对比优势明显,个性化教学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高;个性化教学学生参与率高、参与面广,参与模式丰富;个性化教学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出发点,让每一位学生成为有独立人格的人,身心健康的人,能自主创新的人,与众不同的人,是个性化教学的归宿;个性化教学组织形式机动灵活,教法不拘一格;个性化教学价值体现更加全面、意义深远。
关键词:农村小规模学校;个性化教学;普通教学;对比
通过对比研究,农村小规模学校实施个性化教学和普通教学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一、 教师对学生关注度
据心理学研究证明,教师的视野范围大致在十五至二十人左右,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关注对象一般不会超过二十人,普通班级人数大约在四五十人左右,大约有三十名学生的活动不在老师的视野掌控范围,当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关注时,学生的注意力很快会分散,学习的劲头也会明显下降。而农村小规模学校班级人数在十人左右,学生的一举一动始终在教师的掌控之中,教师可以细致入微地观察到每个学生的眼神,和学生的眼神进行交流,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时往往会激发更大的能量投入到学习中去,他们想得到老师的赞许和鼓励,想得到老师更多的肢体语言,比如竖起大拇指点赞或抚摸脑袋,从而满足自己被尊重的心理需求。
二、 教学活动的参与度
由于受班级人数限制,普通班级授课制和小规模个性化教学在学生教学活动参与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个性化教学学生参与率高、参与面广。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提问、调板、讨论、检测、汇报等手段,普通班级授课制学生被提问、被调板、被检测、参与汇报的次数不及个性化教学的四分之一,拿课堂提问来说,按照每节课设计二十个问题来计算,普通授课制平均每一名学生只有半次回答问题的机会,而个性化教学每一名学生至少有两次回答问题的机会。同样的道理,个性化教学中每一名学生在调板、检测、汇报、举手提问、教师指导等方面的机会是普通教学的四倍还多,长此以往,对学生的锻炼不可小觑。
三、 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个性化教学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出发点,不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堂情境设置、活动预设、当堂检测,或是作业设计、课外辅导,优先考虑的是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尽可能地让更多的个体兴趣盎然地、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依据学生的不同反应不失时机地、有针对性地点拨、启发,让学生各项智能不同程度地得到发展,最终让每一位学生成为有独立人格的人,身心健康的人,能自主创新的人,与众不同的人,这是个性化教学的归宿。而普通教学以教学内容和教师自我为出发点,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自我理解的基础上,往往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条理性,片面追求课堂的大容量、高效率及整齐划一,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特征,忽略了学生主体的智力因素及非智力因素,教学设计以自我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自编自导自演,课堂基本上沦为教师展示才华、唱独角戏的舞台。教师片面追求学生的学业成绩成为最终的归宿,课堂上留下太多应试教育的烙印。
四、 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法
农村小规模学校个性化教学组织形式机动灵活,由于班级人数在教师可控范围之内,学生的一举一动教师都了如指掌,每一名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教师都清清楚楚,因此,不论是个别教学,还是分组合作及集体教学;不论是启发式,还是活动式及参与式;不论是讲授法,还是讨论法及实验法,教师都能够轻松驾驭,而且针对每一名学生在课堂的实际表现,有针对性地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法,类似于良医对症下药,好比裁缝量体裁衣,真正实现“定制化教”“个性化学”,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这样的课堂生机勃勃,学生思维活跃,相互启发,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教师相机点拨,对学生满眼的期待、赏识和激励。而普通教学的组织形式单调死板,教法陈旧单一。教师着眼于系统地传授知识,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新旧衔接,忽略课堂情境的创设和气氛的烘托,无法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堂上各个环节追求整齐划一,不因教学内容变化而调整,总是按照固定套路循环反复,教学的预设和生成都在意料之中,教师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并乐此不疲,教学过程类似機床批量加工零件,产品的型号、规格、质量都分毫不差,这样的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合作、交流、展示的机会少,优生不再强势,差生越来越差,“一切为了学生”成了空口号。
五、 教学的价值体现
个性化教学完善了学生的人格,由于教师树立了以人为本和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所以教师的眼中只有个性差异的学生,没有所谓的“差生”,每一名学生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教师时时处处保护学生的自尊,不会去讽刺、挖苦、打击、排斥学生,不会去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让每一名学生体会到尊严,成为有独立人格的人。
个性化教学发展了学生的特长。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全方位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挖掘学生的禀赋,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和训练,防止天赋被埋没。记忆力超强的学生可安排背诵经典诗文,想象力丰富的学生可启发续写课文,观察力敏锐的学生可指导完成小科普研究,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可安排一些小制作等,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一技之长,将来成为可塑之才。
个性化教学提升了学生的素养。由于个性化教学推崇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眼中只有智能发展不均衡的学生,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能独立思考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和同伴及老师争论,敢于动手操作并展示自己的成果,敢于向权威挑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积极向上、乐观自信、勇于担当的生活态度;随着文化知识的储备和良好行为习惯的积淀,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得以提升;在实践操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学生的优势被充分激发,演变为艺术特长或兴趣爱好,学生都身心愉悦地度过每一天,初步具备了自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
李小华,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庄浪县南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