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惠芬,彭培福
江西省泰和县人民医院,江西 吉安 343700
乙肝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预后不良,约25%-30%的慢性乙肝患者最终将发展为肝硬化,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1]。恩替卡韦为临床上常见的治疗乙肝肝硬化药物,相关研究表明,乙肝抗纤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疗效显著[2]。基于此,本研究将探究分析乙肝抗纤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具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乙肝肝硬化。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6.17±4.56岁)与研究组(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7.21±4.7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本研究经所有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苏州东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129)治疗,0.5 mg/次,1次/d,口服;研究组采用乙肝抗纤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方案,恩替卡韦用量与对照组相同,乙肝抗纤汤方剂组成:茯苓15 g、白术15 g、太子参30 g、甘草6 g、丹参20 g、黄芪30 g、醋鳖甲30 g、菟丝子15 g、蜈蚣15 g、川穹15 g、柴胡9 g,水煎服,2次/d,以3个月为1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炎性因子水平,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未见缓解,肝功能无变化。
1.4 统计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纳入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对照组患者30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6例,治疗有效率为80%,研究组患者30例,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6.7%,对比结果为(χ2=13.548,P=0.001),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IL-6:对照组(88.17±20.45)ng/L,研究组(75.14±18.49)ng/L,对比结果为(t=2.589,P=0.012);IL-8:对照组(0.34±0.06)μg/L,研究组(0.21±0.05)μg/L,对比结果为(t=9.117,P=0.001);INF-γ:对照组(24.14±5.68)μg/L,研究组(32.98±6.14)μg/L,对比结果为(t=5.789,P=0.001);IL-10:对照组(35.48±8.63)μg/L,研究组(42.38±9.46)μg/L,对比结果为(t=2.951,P=0.005)。研究组患者IL-6、IL-8明显低于对照组,INF-γ、IL-1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乙肝为临床上常见的肝病,多数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肝硬化属于慢性进行性肝病,肝硬化患者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无明显临床症状,后期肝脏失代偿,以门脉高压、肝功能损害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伴有多脏器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感染肝炎、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腹水、脾功能亢进、原发性肝癌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3]。
恩替卡韦是临床中常见的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抗病毒类药物,但单纯应用西药进行治疗效果欠佳,乙肝抗纤汤为中药制剂,可有效缓解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过程。乙肝抗纤汤方中茯苓、白术、太子参、甘草具有健脾益气,提高机体免疫力之效,丹参、黄芪、鳖甲具有散瘀通络、活血化瘀之效,菟丝子可补肝益肾,蜈蚣解毒散结,诸药合用,共奏益气除湿、清热解毒、活血通络、补肝益肾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IL-6、IL-8明显低于对照组,INF-γ、IL-1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乙肝抗纤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是切实有效的,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纠正炎性因子水平紊乱。
综上所述,在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使用乙肝抗纤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并纠正炎性因子紊乱,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