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慧敏 ZHANG Hui-min 赵云 ZHAO Yun 庞晓平 PANG Xiao-ping 朱文烽 ZHU Wen-feng ③
静脉用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药后药物可快速起效,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及时控制与治疗,另一方面若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相对于其他给药方式,静脉用药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的风险。因此,药师应加强静脉用药医嘱的审核,确保静脉用药医嘱的合理性,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及减少药害事件的发生。2017年5 月我院建立了静脉药物配制中心(PIVAS),为药师提供了集中审核静脉用药医嘱的平台,并于2018 年7 月将PIVAS 系统与合理用药管理系统相结合,实现了信息技术在静脉用药医嘱审核中的应用。现将我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PIVAS 合理用药的初步实践介绍如下。
2018 年1-6 月我院PIVAS 共处理167351 条医嘱,药师根据药品说明书、《新编药物学》《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使用手册》等相关资料共审核出356 条不合理用药医嘱,现对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分类汇总(见表1),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表1 不合理静脉用药医嘱分布
合理用药是药疗的基本原则,但不合理医嘱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临床医生开具静脉用药医嘱时往往只看重药物疗效,而对于药物的溶媒、稀释浓度、滴注时间甚至配伍等考虑较少。而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大部分药物对溶媒的种类、稀释的浓度、滴注时间及配伍都有严格的要求,若不按要求使用将影响药物的疗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1]。比如顺铂推荐溶媒为0.9%氯化钠注射液(NS),假如使用葡萄糖注射液(GS),则顺铂在低氯或者无氯环境中不稳定。细胞外液氯离子浓度偏低,将有一部分顺铂分子在细胞外液发生氯离子代谢,形成顺铂二聚体复合物,增加肾小管损伤,输入高氯液体可使细胞外液形成高氯环境,减少顺铂二聚体复合物形成,减少肾小管损伤。又如长春瑞滨为强刺激性药物,快速静注可降低血栓形成及药物外渗导致蜂窝组织炎和水疱的危险,因此长春瑞滨溶媒量不宜过大,滴注时间不宜过长。一些不合理用药甚至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严重的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如吉西他滨滴注时间应控制在30 分钟,若滴注时间过长,超过60 分钟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静脉输液中氯化钾浓度不能过高(不超过0.3%),滴注速度不宜过快,否则可能导致患者心脏骤停。
临床医生易忽视的药物溶媒、滴注浓度等方面的药物使用方法对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影响重大。相对于医生,药师对药物使用方法更熟知,而且在药品品种增加、新药不断涌现时,药师也更方便取得新增药品的药品使用说明书,更快速、更及时地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但不合理医嘱的存在具有普遍性,仅靠人工干预费时费力也难免有疏漏。药学服务信息化是当前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也是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合理用药的重要工具。我院在HIS 系统中嵌入合理用药管理系统,并根据静脉药物配制中心2018 年1-6 月的不合理用药情况,逐步对合理用药管理系统进行维护,对病区常出现的不合理医嘱进行拦截、警示、点评,从源头规范静脉用药医嘱,保障用药安全。
1.规范静脉用药医嘱,提高用药安全性。开启合理用药软件后,系统自动严格按照用药知识库逐一审查临床医生开具的医嘱,医生下达医嘱时,若存在不适宜用药,系统会有提示,医生可根据系统提示内容修改医嘱;若系统提示为不合理的医嘱医生仍然下达,下达后系统会用鲜艳的红色标示,再由PIVAS 审方药师二次审核,鉴于合理用药软件主要是基于药品说明书判断医嘱的合理性,其判断依据未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和患者病情等综合因素,可能会出现误判。如静脉输液中氯化钾的浓度不得超过0.3%,但给药途径若是泵入,则浓度可不设上限,但对补钾速度有严格的要求,静脉内补钾速度不宜超过10-20mmol/h[2]。若是被系统误判为不合理的医嘱,审方药师审核后确认药物仍可配制;若药师审核后仍判为不合理的医嘱,则返还医生站并注明干预理由,要求医生及时修改。
2.优化批次,减少药品浪费。我院PIVAS 医嘱按照给药时间分成五个批次,一至五批次药物的配制时间分别为6∶30、9∶00、10∶00、12∶00、14∶00,而临床科室9∶00 以后有时还会提交当日第一批的医嘱,此类医嘱可能是临床需要而批次提错,也可能是临床不需要误下达的医嘱,系统未优化前出现此类现象,药师需打电话与临床科室确认是否为误提,但人工审核会有疏漏,若药师没有发现或者误将当日一批当成次日一批,可能就会出现当日药品配重、配错现象,或出现今、明两天药品放错、错配现象。系统优化后出现此类现象,系统会在药师审核界面做出醒目标示,药师审核时可直接将此类医嘱返还临床科室,并注明返还理由,临床科室再根据用药情况操作。
我院PIVAS 有时会出现同一组医嘱提交两次的现象,特别是新入院病人的医嘱,病区护士提交临时医嘱后再提交长期医嘱,可能会同一时间有两组相同的医嘱,而实际上病人只需一组,在系统未优化前,这种现象只能靠药师人工识别,但由于两组相同的医嘱可能是由不同的药师处理,或两组医嘱的提交时间间隔较长,药师可能会识别不出,造成药品浪费。系统优化后,若出现这种现象,系统会提醒药师核对,有效避免了重复用药给患者带来的潜在危害。
1.降低不合理静脉用药医嘱的占比。2018 年1-6 月PIVAS共处理167351 条医嘱,其中不合理用药医嘱356 条,不合理用药医嘱占比为0.21%;2018 年7-12 月PIVAS 共处理325010条医嘱,其中不合理用药医嘱551 条,不合理用药医嘱占比为0.17%,不合理用医嘱占比明显下降。
2.杜绝了静脉用药医嘱重复提交现象,减少药品浪费,并有效避免了重复用药给患者带来的潜在危害。
我院2017 年建立PIVAS,为药师提供了集中审核静脉用药医嘱的平台,提高了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实现了医院药学由单纯供应保障型向技术服务型的转变。同时医院加强了医院药学的信息化建设,将合理用药软件与PIVAS 系统相结合,实现了系统自动审核静脉用药医嘱,准确、快捷地拦截不合理医嘱,节约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系统的可操作性离不开药师的维护,如维护不及时,会造成不合理用药医嘱的漏审,特别是近年来新药涌现,临床医生选择新药时可能只看药效,而对其理化性质和配伍禁忌不甚了解,易产生不合理医嘱。此时就需要药师及时维护系统,从源头上控制不合理医嘱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