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均峰
摘 要: VB这门以英语作为编程语言,其中又渗透数学思想的课程,对中职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文章探究基于移动端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通过”线上”自主探索”、“线下”与老师面对面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VB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面对面教授; 线上; 线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9)02-80-04
New angle of view on VB teaching by blended learning
Huang Junfeng
(Ningbo Economic trade School, Ningbo, Zhejiang 315000, China)
Abstract: VB programming language, which uses English and permeates mathematical ideas, is a difficult course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obile terminal based blended teaching method combined with on-line and off-line. Through the "on-line" self-exploration and the "off-line"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 with teachers, students' desire for learning is stimulated,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VB teaching is improved.
Key words: blended teaching; face-to-face teaching; on-line; off-line
0 引言
去年,笔者从事了我校物联网专业VB程序设计的教学工作,通过分析目前我校该专业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现状,结合我们教研室正在推崇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在VB程序设计教学中,采用线下学生自学,线上教师面对面教授相结合的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情感体验。本文从分析目前VB程序设计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出发,结合相关的学习理论,以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说明混合式模式下,各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最后反思应用混合式模式开展教学所带来的几个问题。
1 现阶段VB程序设计语言教学面临的困境呼吁着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产生
1.1 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
我校是一所以经贸类为主的学校,VB程序设计这门课程所开设的专业是物联网应用与技术,该专业在我校的入学分数排行榜中,位居倒数。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特别是英语和数学,而计算机编程语言则是需要用英文编写,并在其中渗透了数学的逻辑思维。因此,一学期下来,很多同学的反应是学不懂、太难。
1.2 教材内容表现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在我校,学生所用的教材都是由任课老师征订。虽然网上一搜,有大量的教材映入眼帘,但真正适合中职学生的却是微乎其微。纵观这些教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按照学习规律,由简到难,由浅入深,从基本语法、控件到最后的算法。二是以完成项目作为编写代码的依据,将教材设计成一个个小的程序案例,通过学习一个个小案例,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虽然第二种方法抓住了中职学生喜欢动手操作、討厌单纯理论学习这一特征,符合他们的认识规律,但是当学生面对这些枯燥的文字和看不懂的代码时,就会产生厌倦情绪,久而久之,教材将会成为摆设。实践证明,会利用教材学习的学生少之又少。综合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还是在于有限的课堂和上机操作,一旦脱离了课堂和上机的环境,学习过程即刻停止。因此,个别学生如果没有跟上老师的节奏或者生病请假,除了向老师同学请教,别无他法,使得学习效率极为低下。
1.3 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落后,容易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感
由于高职考试的压力,现阶段,很多学校在VB课程的教学中采用的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的主要形式为教师通过上机演示、讲解原理、分析步骤、指导实践等环节来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这种形式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知识、内容单一的教学内容是一种高效的手段,对于VB程序设计的教学有点显得力不从心,单靠教师在课堂上40分钟的时间无法让学生达到知识的内化。继而,学生对今后的学习产生了恐惧、厌倦的心理。
综合以上分析,原本基础较差的学生因不能利用教材进行学习。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一部分基础不好的学生因跟不上教学的步伐而放弃学习。往往一学期下来,真正能掌握VB语言并用它来编写一些简单程序的学生少之又少。传统教学模式的落后,课堂效率的低下,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探究一种新型的、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2 混合式教学的的理论基础
混合式教学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将课堂教学与互联网进行融合,依托网络教学平台,使教学过程“线下”(课堂面授教学)与“线上”(网络自主学习)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支持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论有梅里尔的”首要教学原理”和近几年认知科学家所研究的主动学习理论。
2.1 梅里尔的“首要教学原理”
梅里尔认为,“学习只有在学习者从事解决真实世界里发生的问题时,只有当学习者能够通过论证或应用而激活已知知识、并将其作为理解新知识的基础时,新知识才会被整合到学习者的世界当中”。简而言之,只有在学习者承担了合适的任务,并知道应该怎样去做的时候,有效的学习才会发生。
2.2 促进记忆保留的主动学习理论
依据信息加工理论,所有的学习过程都是通过一系列的内在心理动作对外在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近年来,认知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主动学习是促进知识由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最佳方式。被动地接受教师教学中传递的抽象经验和观察经验,学生的记忆保留时间较短,学习效率低下。由于做的经验能以生动具体的方式形象直观地反映外部世界,故主动参与性的学习活动能够促使记忆长期保留——这与中国近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教学方法论不谋而合。
3 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混合式教学,既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把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着其无可比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3.1 提供学生一个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移动设备上观看微课资源,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不懂的地方,可以通过讨论群发问,这样的学习环境,学生更容易表达自己的疑惑。
3.2 课堂的效率大大提高
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来课堂上与同学协作探讨、和老师进行交流,学生在课堂的行为更加的明确,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被大大激发。
3.3 有利于良好的师生之间交流的氛围形成
由于教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课堂上,教师不再成为知识讲解者,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帮助学生完成知識的建构。当教师从三尺讲台上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时,师生的角色地位将不再尴尬,使得交流的交数得以增加,学生不懂向老师请教的需要求得到满足。
4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VB教学具体实施
在VB程序设计课堂教学中,应用混合式教学往往和任务驱动法结合在一起。这需要教师对教材做相应的处理,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入程序设计的教学中,并将其汇编成一个个典型小案例,以此来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完成任务。通过”线下”学生利用网络平台的学习、自由交流和教师在课堂上面对面的传授知识,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的能力,利用网络资源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下面以冒泡排序法为例,简述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的几个环节。
4.1 课前准备——学习任务单的编写和微课的制作
4.1.1 资源的准备
课前,教师对教材进行处理,选择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排队,以此让学生思考,在VB中,我们如何对数据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列?如果给你一组无序的数据,怎么样让它排列成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这样有序的数据;给出冒泡排序法的算法(微课或者PPT形式展示),并要求学生能口述它的思想;提供给学生几个利用冒泡排序法实现数据的有序排列的微课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程序的源代码和运行结果,思考,一个完整的排序程序,一般需要有哪几个步骤(排序前,这些无序的数据存放于何处?怎么样利用冒泡排序法对数据进行排序?排序好的数据如何进行输出?)
4.1.2 资源的上传
教师将这些准备好的教学资源以多媒体或任务单的形式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并布置预习任务。随后,学生登录网络教学平台(电脑、手机均可登录),观看微课初识冒泡排序法和程序的写法。最后,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并上传,不懂之处,可以在讨论区中和同学进行交流,也可以给教师留言。此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熟悉了信息化手段运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预习,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走向课堂,让接下来面对面的课堂教授更加地有效,也留给教师更多的时间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4.2 课中讨论——协作学习、成果展示、评价反馈
基于学生在课前已经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过预习,对上课的主题已有大致的了解;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前反馈,了解了本班同学的学情。在面对面的授课中,教师需要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开发具体生活情境的工作任务以及验收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教师导学、学生协作交流探索、教师助学等三种方式,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具体生活情境结合已有的经验,完成对知识的建构,最终实现学生从“被动→主动、主动→自主,自主→能动”的转变。
4.2.1 生活情境的创设——领会冒泡排序法的核心思想
课前,教师可以以日常生活中的排队作为案例引入,让学生思考将一个无序的队列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有序队列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用多媒体呈现冒泡排序法的原理,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来演示用冒泡排序法将一列无序的队列排成从低到高的有序队列,最后引导总结并谈谈冒泡排序法对数据进行排序的优缺点。学生在此过程的体验总结过程中,领会了该排序法的核心思想。
4.2.2 程序代码的书写
在领会冒泡排序法的核心思想后,接下来需要将这种思想通过程序语言表达出来。课前,学生已经通过微视频的观看、同学之时的讨论和简单预习作业的书写,已有个朦胧的印象。而此时,需要学生结合刚刚学到的冒泡思想和之前习得的VB程序语法、数组等相关知识,将其编写成完整的排序程序。学生单靠小组的协作很难完成任务,教师需要将任务进行分解,通过多媒体或者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给学生助学视频及相关材料,老师也可以在各小组间巡逻,及时解答小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完成任务。
4.2.3 展示及评价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获取外界信息结合自身能力,完成对知识经验的重构,将大大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此时,如果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成果的平台,将大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因此,教师需要把握好这一环节,让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满足。可以小组派代表到教师机上进行展示,边写代码,边解释每一小段的含义,最后教师给予简单的点评。
4.3 课后拓展 ——学生巩固知识、实现迁移
课后,学生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这里,教师可以放置一些利用排序来解决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案例, 如:按顺序统计数字个数。这是一道非常贴近生活的练习,学生需要综合地运用以往所学知识结合刚刚学到的冒泡排序法来解答此题,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困惑,网络教学平台再一次提供给了学生相互交流和协作学习的机会,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向老师求助。最后,教师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予以评价。
4.4 课程的评价
基于混合式模式的教学评价较传统教学中以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习的好坏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使得评价过程更加得科学、合理,真正做到了以评促学。它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将评价过程评价分为个人自评、教师评价和小组互评三个部分。在课前预习环节,学生在教学平台上完成任务,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上来的作业给出分数,并据此迅速了解学生对预习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内新知环节的小组讨论成果及展示,采用小组投票互评结合老师在巡查过程所看到的学生的参与热情及积极性,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给予打分。课外拓展环节,则可以采用小组成员互评的方式及完成的情况结合老师的評价给予打分,最终,由网络教学平台系统生成终结性评价。
5 总结与反思
混合式教学在中职VB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学过程的优化和学习效果的提高有着显著的效果。让学生从以往被动地听老师讲课到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建构过程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前学习任务单的完成和辅助视频的观看,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预先的了解,为他们在课堂上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课堂上,老师不再是知识的讲授者,而是来回于学生小组之间,解答学生在探索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最后的成果展示,提供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让他们真正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让他们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方向转变。
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是会遇到各种问题。首先,增加了老师的备课量。课前,老师除了要对学科知识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之外,还需要发布学习任务单、制作微视频等;课中,老师还要精心设计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和合作学习之中。这就需要老师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其次,从学生角度看,由于混合式教学强调更多地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因此,教学效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职高的学生,自我约束力较差,学生之间的层次差异大,在小组合作中,真正参与讨论的往往是少数学生,多数同学有较强的学习依赖性,这使得混合式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6 结束语
新时代下,混合式教学作为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创新,在VB程序设计教学中,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它有效地突破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仅停留在课堂45分钟的局限性,让学习过程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提高了发现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笔者经过一年的实践,发现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热情高了,睡觉少了,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同时,随着学生主体地位的增加,课堂上学生自由讨论、小组协作等方式给老师的管理带来了很大压力。作为一线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最新信息技术,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持续改进教学。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薛芝玲.中职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教育科学,2010.2:134
[2] 张志凯.中职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江苏教育研究,2018.4C:71-73
[3] 陈蓉蓉.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在中职音乐的应用[J].智库时代,2017.9:133-136
[4] 张兴.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任务驱动型课程的实施——以中职“物流单证”课程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4:85-88
[5] 杜勤英.利用“互联网+”提升VB教学效果[J].福建电脑,2016.9:174-175
[6] 贾文峰.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VB课程教学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29:130-133
[7] 李祁,李瑛,赵秀丽.MOOC平台下的“混合式”计算机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A2: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