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冈身以西史前遗址分布东缘线的东扩

2019-03-16 02:43高蒙河潘碧华
历史地理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上海地区马桥距今

高蒙河 潘碧华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上海 200433)

一、 问 题 的 提 出

谭其骧先生曾指出,“考古发现对研究一地区的历史地理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1)谭其骧: 《上海市大陆部分的海陆变迁和开发过程》,《考古》1973年第1期。。他通过考古发掘资料与文献相结合来考辨历史地理现象、过程及其成因的研究方法,以及就上海地区成陆过程长达20多年的实践研究系列成果(2)1960—1982年间,谭其骧共发表了以《上海市大陆部分的海陆变迁和开发过程》为代表的五篇相关论文,详见《长水集》下册,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已成为指导后学赓续研究这类历史地理学课题的标志体系(3)张修桂: 《上海地区成陆过程概述》,《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黄宣佩、周丽娟: 《上海考古发现与古地理环境》,《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宋建: 《申城寻踪》,上海博物馆编: 《文明之光》,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年版,第8—17页;陈杰: 《文明之光——上海地区的史前文化》,上海博物馆编: 《文明之光》,第18—25页。。

在上海地区成陆过程中,“冈身地带”是平原地貌形成过程中的一个独特的地貌单元。(4)张修桂: 《上海地区成陆过程概述》,《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在距今6 000—3 000年间,由于江流、潮流和波浪的共同作用,上海西部地区形成了由数条贝壳沙带构成的“冈身地带”。冈身大致呈偏西北至东南走向,宽度约4—10千米,以吴淞江为界,又可分为淞南冈身和淞北冈身。(5)郑肇经主编: 《太湖水利技术史》,农业出版社1987年版,第4—6页;《上海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 《上海水利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69—70页。

迄今的研究表明,冈身应在史前时期即已开始形成,冈身以东即今上海主要城区基本没有距今3 000年以前的遗址。(6)黄宣佩、张明华: 《上海地区古文化遗址综述》,《上海博物馆集刊》第2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11—231页。但具体到冈身中各条沙堤的具体形成年代,却存在分歧: 历史地理学者认为,淞南冈身和淞北冈身相对应,其形成年代亦相互对应,大约在距今7 000—6 000年间,冈身西侧的淞北浅冈、淞南沙冈开始形成;淞北沙冈和淞南紫冈大约形成于距今5 500年前后;淞北外冈和淞南竹冈则形成于距今4 200—4 000年间。(7)张修桂: 《上海地区成陆过程概述》,《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刘苍字: 《长江三角洲南部古沙堤(冈身)的沉积特征、成因及年代》,《海洋学报》1985年第1期。而考古工作者提出淞南冈身和淞北冈身之间虽然看似南北相连,但淞北外冈之上的遗址年代上限只到东周时期,不早于距今2 500年(8)黄宣佩、周丽娟: 《上海考古发现与古地理环境》,《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而淞南竹冈之上的遗址年代上限则可早到良渚文化时期,在距今5 500年前后就已形成,淞北外冈并非淞南沙堤的自然延伸(9)宋建: 《上海考古的世纪回顾与展望》,《考古》2002年第10期。。

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有地理学家、考古学家指出冈身曾是古代的海岸线(10)陈吉余等: 《长江三角洲的地貌发育》,《地理学报》1959年第3期;尹焕章、张正祥: 《对江苏太湖地区新石器文化的一些认识》,《考古》1962年第3期。。但对于这条海岸线是否稳定则有不同的看法。陈月秋认为太湖不是潟湖而是构造湖,太湖地区在距今6 000年以来没有受到海侵影响,广布大片陆地。(11)陈月秋: 《太湖成因的新认识》,《地理学报》1986年第1期。而更多的学者认为在全新世这一地区曾多次发生海侵。杨怀仁等认为海岸线来回进退,在距今7 200年前和5 500年前的海侵盛期,岸线甚至退到今太湖以西的镇江、仪征附近。(12)杨怀仁、谢志仁: 《中国东部近20 000年来的气候波动与海面升降运动》,《海洋与湖沼》1984年第1期;潘凤英、石尚群等: 《全新世以来苏南地区的古地理演变》,《地理研究》1984年第3期。严钦尚等则认为在距今7 000—6 500年前海面高度达到目前水平,此后大致稳定,略有波动,此地虽然仍有受特大高潮侵袭的威胁,但通过人工垫土加高,已具备栖息条件。(13)严钦尚、黄山: 《杭嘉湖平原全新世沉积环境的演变》,《地理学报》1987年第1期。王张华等的最新成果指出,由于冈身的一定保护作用,海水并没有蔓延到太湖平原,但可能因海面上升导致暴雨或内涝造成内陆洪水。(14)Zhanghua Wang et al., Middle Holocene marine flooding and human response in the south Yangtze coastal plain, East China,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2018, Volume 187, pp.80-93.综而观之,冈身以西到太湖之间的地区受海平面高度变化的影响,从距今7 000年以来水域遍布,有一个沼泽化的过程。相应地从考古发现来看,冈身以西特别是淞南冈身以西区域发现了不少距今大约6 000—4 000年期间的古文化遗址(15)陈杰: 《文明之光——上海地区的史前文化》,上海博物馆编: 《文明之光》,第18—25页。,这里既是上海最早的人类生活之地,又是上海最久的人类常驻之地。

本文在梳理以上学术史的基础上,将结合最新的考古成果,通过史前遗址分布现象及其规律,重点讨论过去大家鲜为关注的史前时期冈身以西可能存在的数条南北向的史前人类活动东扩的边缘线及其人地关系变迁问题。

二、 遗址分布现象

冈身以西特别是淞南冈身以西地区是上海新石器时代和早期青铜时代遗址的富集区,按照时间的先后序列,包括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诸遗存(表1)。

表1 距今约6 000—4 000年上海冈身以西主要考古遗址

续表

资料来源: 底表依据黄宣佩、张明华1982年发表的《上海地区古文化遗址综述》一文中的“上海地区古遗址文化内涵一览表”制作,并根据后来的发现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校订。主要校订依据为各遗址的考古发掘报告,以及2015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考古遗址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课题负责人陈杰)的结项报告。

*根据目前的考古调查结果,松江辰山、青浦刘夏、金山韩坞和奉贤浦秀村四处遗址仅知存在新石器时代遗存,尚无法分辨具体文化期段,表中以符号“○”表示,不计入表末“遗址量值”,暂不纳入本文讨论范围。

在以往的发现和研究中,有关上述遗址及其所包含的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有两种相互关联或者说是递进的基本认知: 一种是较为宏观的观察,认为它们“都分布于冈身西部地区”(16)陈杰: 《实证上海史——考古学视野下的古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页。;另一种则较为具体,认为冈身以西在距今7 000—6 000年到距今3 000年间,普遍发育成滨海湖沼低地平原,崧泽文化之前的古人是避水择高而居,而至良渚、马桥文化之后,湖沼干涸,人们才逐渐选用适合生存的平地而居。而冈身本体所在之处,地势相对高爽,因此有些古文化遗址就发现在冈身上。(17)张修桂: 《上海地区成陆过程概述》,《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黄宣佩、周丽娟: 《上海考古发现与古地理环境》,《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陈杰: 《文明之光——上海地区的史前文化》,上海博物馆编: 《文明之光》,第18—25页。这些冈身上的遗址的文化属性主要是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等遗存,换言之,以往的研究认为冈身之上未见距今5 300年良渚文化年代上限以前的崧泽文化和马家浜文化时期的考古遗址。

以上认知表明,第一,崧泽文化时期或者良渚文化时期是上海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生空间分布变化的重要转折期;第二,大家多观察到上海各个不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的分布,提出了似有规律可循的观点,尽管大多的研究还略显笼统,但为进一步的深入分析打下了基础。因此,本文在以上认知的背景下,结合最新考古发现,将这些含有不同文化时期考古学文化的遗址标识在地图上(图1),结果较之以前更清晰地发现:

(1) 马家浜文化时期(距今6 000年前后): 上海现已发现确认的福泉山、崧泽和查山3处遗址,分别出现在青浦和金山地区,向西北可延伸到江苏省境内马家浜文化分布区域,即昆山的少卿山遗址以及偏西北的正仪镇绰墩遗址(18)苏州博物馆等: 《江苏省昆山县少卿山遗址》,《文物》1988年第1期;汪遵国、陈兆弘: 《江苏昆山绰墩遗址的调查与发掘》,《文物》1984年第1期。,这几处遗址多以“山”或“墩”名之,虽系现代地名,但实系高于一般平地的高地或土墩。这个时期的遗址数量极少,至多只呈线形散点状分布,反映出这一时期人口数量不大,或适合人类居住的地点并非很多。各遗址的分布东距冈身多在20千米左右,构成了几乎与冈身并行的马家浜文化时期的遗址分布线。其中唯福泉山遗址比其他遗址向东前伸,距离淞南沙冈10千米左右。

(2) 崧泽文化时期(距今5 800—5 300年): 这一时期的遗址数量增幅较大,遗址增加到9处,比较集中地散布在青浦和松江地区。这反映出崧泽文化时期适合人居的环境变好,人类开始较大规模地分布于上海西部地区。其中,这种遗址连片性地条形分布的东部,有一条马鞍山—福泉山—崧泽—广富林—姚家圈的东缘线。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的考古调查在淞北沙冈上的马鞍山遗址发现了少量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的文化遗存(19)陈杰: 《上海市考古遗址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2015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结项报告。,这使得马家浜文化时期遗址东缘线与冈身几近并行的情况发生了改变,意味着一部分人群已经开始向东扩展到了冈身上活动甚或居住,从而形成了崧泽文化遗址的东缘分布线,而其他遗址在空间上仍与冈身东西相隔约20千米左右,表明这一地带仍还不太适合人类居住。

(3) 良渚文化时期(距今5 300—4 300年): 上海地区遗址猛增近一倍,达到17处,完全覆盖了原崧泽文化遗址的分布范围,而且又向西分布到淀山湖,再向南分布到亭林和招贤浜。总体来看,诸遗址呈集群性的团形分布状况,遗址总量上甚至不亚于后来的两周时期。(20)翟杨: 《试论太湖地区西周至战国时代文化的变迁》,《上海博物馆集刊》第9期,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版,第587—596页。其中值得关注的是,遗址东部的分布线比崧泽文化时期明显向东扩展,形成了马鞍山—果园村—马桥—江海—柘林一线,并且大部分已经分布到了冈身之上。

(4) 钱山漾文化和广富林文化时期(距今4 300—4 000年): 目前发现的遗址尚少,主要集中在广富林遗址,分布只以点状形态出现。从目前的现象上看,这个时期的遗址数量的确较之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大幅骤减。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这是两个近些年来才先后得以确认的新的考古学文化,因此原有的一些发掘材料中的遗存重新辨识尚有待开展。换句话说,即便在上海地区也可能并不止于这一处遗址,如奉贤江海遗址便不乏有钱山漾文化遗存的可能性。(21)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上海奉贤县江海遗址1996年发掘简报》,《考古》2002年第11期。然而不管怎么说,遗址数量之少所反映出来的人居环境变差,可能还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与此相对应的一个现象是,上海冈身以西遗址自6 000年前马家浜文化开始的不断东扩的过程,到了这一时期出现了较大的反复,重又向西退缩到了东距冈身以西约20千米的空间里。

(5) 马桥文化时期(距今4 000—3 700年): 遗址数量骤增到20处,甚至超过良渚文化时期,反映出遗址量值开始走出钱山漾文化和广富林文化时期的低谷期,又呈现出增长趋势。这个时期的遗址空间位点呈密集分布状况,而且继良渚文化之后又有多处的遗址向东扩展,分布到冈身之上,包括邻近上海的江苏太仓双凤镇的维新遗址。(22)闻惠芬、张铁军、朱巍等: 《太仓市维新遗址试掘简报》,《苏州文物考古新发现——苏州考古发掘办稿专辑》,古吴轩出版社2007年版。

马桥文化不仅在分布范围上大于良渚文化,而且在遗址密度上也是高于良渚文化时期的情况,应当与良渚时期之后马桥文化的人类生存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于良渚文化衰亡原因一直有多种看法,例如“洪灾说”(23)张明华: 《良渚文化突然消亡的原因是洪水泛滥》,《江汉考古》1998年第1期;蒋卫东: 《自然环境变迁与良渚文化兴衰关系的思考》,《华夏考古》2003年第2期。“水患说”(24)宋建、洪雪晴: 《上海马桥遗址古环境探析》,《考古》1999年第8期。“瘟疫说”(25)朱建明: 《从逐疫文化现象谈良渚文化的衰落》,《南方文物》1999年第4期。,也不乏用复杂社会崩溃理论来进行解读者(26)郑建明: 《环境、适应与社会复杂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但各种说法都认同自然环境变化因素的重要性,而且这类环境变化因素对于马桥文化时期人类生存方式也带来了重大影响。马桥文化时期水域扩大,森林覆盖率高,稻作农业生产较良渚文化时期衰退明显,狩猎活动显著加强。(27)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马桥: 1993—1997年发掘报告》,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版,第344页。狩猎经济条件下的土地载能远不如成熟农业经济,人类社会组织只能是小而分散的狩猎采集人群,而不是大而集中的农业定居社会。根据塞维斯的社会发展理论,建立在流动狩猎采集经济基础之上的“游群”,人口规模较小一般不会超过百人;建立在农业定居经济基础之上的“部落”,人口规模可以达到千人;而像良渚文化那样的“早期国家”,人口规模则可以万计。上海地区马桥文化遗址数量较良渚文化遗址多,而且除了位于冈身之上的马桥遗址面积较大之外,其他遗址面积都较小,正是当时这种环境条件与人类生存方式的反映。

因此,从马桥文化时期的人类生存活动空间的边缘线来看,其范围与良渚文化时期大致相当,但从其内在的开发方式来看有着本质不同。良渚文化以稻作农业为基础,在上海地区还存在着福泉山这样的地方性权力中心,这一时期的农业聚落之间应该存在较强的集聚力,是一种网状结构。而马桥文化时期的聚落分布,从位点的空间分布上看与良渚文化时期差异不大,但以狩猎采集经济为基础的聚落之间相对平等,个体之间的规模、等级差异不大,是一种政治经济关系较为松散的散点状的结构。

三、 遗址空白区所显示的史前人类活动的水陆交界线

仔细观察上海冈身以西早期遗址分布现象不难发现,冈身以西一直存在着至少两个比较明显的“遗址空白地带”:

一处是以松江区主城为中心的半径地带,迄今鲜有遗址被发现。有关这一问题宋建早已注意到,譬如他曾分析指出,代表“崧泽—良渚文化过渡段”的汤庙村和广富林遗址所在的松江地区,在地理环境上属于由海湾转变为潟湖后的沉积区,地势低洼,到了“过渡段”起才成为人类聚居地。(28)宋建: 《上海考古的世纪回顾与展望》,《考古》2002年第10期。他的这一认知,实际上与现在从遗址分布现象上所观察到的情况可以互证。

另一处是淞南冈身以西宽约10千米的地带,自南向北几乎一直是各个时期遗址的空白地带,迄今无早期遗址被发现。这很可能意味着,这一地带始终不是适合早期人居的最佳区域,其环境状况的改善,很可能要晚到两周时期。

结合有关上海成陆的研究成果还看到,以往比较受关注的是冈身本体的形成年代以及以冈身为界自西至东依次分阶段直至上海浦东东部的上海成陆过程研究,而对冈身以西空白地带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但谭其骧先生曾经把这一区域称作“冈身以内”,并指出“本区是太湖平原的一部分,是全上海四区中地势最低洼的一区”,“本区大部分地区则都是在冈身形成以后才由浅海变而为潟湖进而葑淤成陆”。本文对遗址分布的微现象观察和分析后认为,冈身最初作为海岸线形成之时,其本体之上乃至靠近本体西部的数千米地带,很可能处在滨海盐沼、潟湖湿地的环境下,并不适合人类定居生活。这一考古学角度的认识,印证了谭其骧先生的早年的论断。(29)谭其骧: 《上海市大陆部分的海陆变迁和开发过程》,《考古》1973年第1期。

在图1上还可观察到,淞北冈身以西的上海境域空间不大,此外有前已言及的相当一部分属于江苏省域,如邻近上海的昆山少卿山遗址,其所处空间东距冈身的位置,几乎恰好可以算在上述冈身以西向北延伸的遗址空白地带。所以,无论是淞南冈身还是淞北冈身以西,都存在一条宽约10—20千米的狭长的遗址空白区地带,只有良渚文化时期的果园村遗址位于空白地带上。

总的来看,本文着重讨论的冈身以西史前各个时期的遗址分布东缘线,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成陆的以冈身为代表的海岸线,有时相隔,有时相叠。从目前研究成果来看,冈身以西区域在距今6 000年以来主要是湖沼环境。(30)吴维棠: 《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看杭州湾两岸的全新世古地理》,《地理学报》1983年第2期;刘苍字: 《长江三角洲南部古沙堤(冈身)的沉积特征、成因及年代》,《海洋学报》1985年第1期;张修桂: 《上海地区成陆过程概述》,《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日] 海津正伦著,邹怡译: 《中国江南三角洲地貌的形成》,《历史地理》第27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74—386页。在这种环境下建立定居点,有两种方式: 一是选择自然高地,如前文所指出的马家浜文化时期的遗址多位于“山”“墩”之上;二是人工垫土抬高地面,例如广富林遗址2012年度的发掘中就发现了崧泽文化时期的人工土台(31)潘碧华、黄翔等: 《2012—2013年上海考古学科发展述评》,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 《上海学术报告(2012—2013)》,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496页。,类似的现象在宁波奉化下王渡遗址的良渚文化时期遗存中也有发现。(32)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复旦大学考古队等: 《宁波奉化下王渡遗址考古发掘报告》(待刊)。从这种土台的形状、大小以及其上的遗迹现象来看,它们的平面形状多不规则,高度约几十厘米,应该是为了居住而人工堆垫的高地,与丧葬、祭祀等关联不大。

人类择居既受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也取决于自身改造、开发环境的能力,所以这数条各时期遗址分布的东部边缘线也可看作是人类拓展生存空间的“开发线”(图2)。换言之,自距今6 000年前后上海西部地区开始有马家浜文化的人群定居以后,到崧泽文化时期人们在自然成陆的基础上,通过改造环境开拓生存空间,在冈身以西形成了数条类似于“开发线”的水陆交界线,并在良渚文化时期进一步向东拓展到了冈身之上。尽管这一东扩的过程在钱山漾文化和广富林文化时期出现了短时期的向西收缩现象,但到了马桥文化时期又恢复到了冈身之上。

四、 小 结

第一,以往大家多关注冈身以东不同时代的成陆过程研究,而未太多顾及冈身以西早期考古遗址所反映的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变迁现象及其规律的考察。从本文尝试运用遗址分布边缘线和遗址分布空白区等方式的分析看,冈身以西的早期人地关系问题也同样值得我们加以关注。

第二,冈身以西自距今6 000年前马家浜文化时期开始到距今4 000年前后的马桥文化时期,人类活动区域不断东扩是一个总体的趋势,形成了数条遗址分布范围东扩的“东缘线”。尽管其间偶有西退,但在长达约2 000年的时间里,还是总体上向东扩展了约20千米,达到冈身之上,并产生了较大规模的聚落形态。

第三,考古工作者提出的淞南冈身和淞北冈身之间虽然看似南北相连,但淞北外冈之上的遗址年代上限只到东周时期(33)黄宣佩、周丽娟: 《上海考古发现与古地理环境》,《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淞北外冈并非淞南沙堤的自然延伸(34)宋建: 《上海考古的世纪回顾与展望》,《考古》2002年第10期。等认识,可能需要重新考量。因为当时的主要依据是图1所示淞北冈身上发现的“外冈楚墓”,即没有发现比楚墓年代更早的考古遗存。但前曾提到的近年在淞北沙冈上调查到的马鞍山遗址,却新发现了早于楚墓的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遗存,实证了谭其骧、张修桂等学者指出的淞南冈身和淞北冈身相对应,其形成年代亦相互对应的观点(35)谭其骧: 《上海市大陆部分的海陆变迁和开发过程》,《考古》1973年第1期;张修桂: 《上海地区成陆过程概述》,《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刘苍字: 《长江三角洲南部古沙堤(冈身)的沉积特征、成因及年代》,《海洋学报》1985年第1期。。

第四,如果今后还能进一步开展田野地理实地调查,并深化研究上海冈身及其向北延续到江苏境内的冈身(36)黄宣佩、周丽娟: 《上海考古发现与古地理环境》,《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不但会观察到一条沪苏冈身的全部分布和走向情况,而且会对进一步做好上海地区成陆过程及其人地关系的历史地理学研究有所裨益。

猜你喜欢
上海地区马桥距今
上海地区居民对冰雪运动的认知及参与行为研究
距今1亿年的螃蟹长啥样
上海地区生产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预测与分析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马桥地区找矿远景分析
嗜血与温情:城市伦理的重建
——卫鸦小说《万物生》解读
5月上海天然橡胶行情
万物生
解读《马桥词典》中“词条”蕴含的儒家文化
大叶冬青在上海地区的养护管理技术
宁波风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