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听说读写”中品味文言文的美

2019-03-15 02:00谭荧鑫
新课程·下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层峦仄声平声

谭荧鑫

摘 要:《滕王阁序》的美是多姿多彩的。感悟经典之美,发掘经典之美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听、说、读、写,从中领会蕴含在文章中的美,并接受美的熏陶。

关键词:听说读写;古文;美

悠悠五千载的中华文化,灿烂辉煌,美不胜收。而在这文化长河中,文言文这朵浪花滋养了无数的中华儿女。在现在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入选的每一篇文言文都堪称经典,都值得我们去好好品味它的美。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是众多美文中值得好好品味的一篇。那么我们该怎样引导学生去品味呢?

一、听

听王勃的《滕王阁序》是一种享受。本文题名“序”,其实是一篇文辞优美的骈赋。听《滕王阁序》,我们听到了王勃的美丽心情,听到了王勃别样的感受,听出了别样的美: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我们听出了他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中,我们听出了他理想不能实现,壮志难酬的孤寂;从“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中,我们听出了他面对挫折困难,仍旧积极乐观。直到听到“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我们却仍旧觉得意犹未尽,余音绕耳,这又岂止一个“美”字能说完?

二、说

《滕王阁序》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我们说一说每个典故内涵,不经意间也就感受了一次经典文化之美。从“徐孺下陈蕃之榻”中,我们知道了陈蕃的礼贤下士;从“邺水朱华”中,我们了解了曹植、谢灵运的文采;从“屈贾谊于长沙”中,我们知道了什么叫怀才不遇;从“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中我们知晓了王勃虽经历坎坷,但仍旧有远大抱负;从“谢家之宝树”,我们知道了王勃还有谦虚的一面;从“高山流水”中,我们知道王勃既会吹捧阎公,也不曾贬低自己,而且还能用“陆海潘江”来把此次宴会的来宾恭维了一番,可谓一举多得……每一个典故都是一个精彩绝伦的历史故事,说一说典故的内涵,我们就会在不经意间被历史文化之美熏陶一遍。

三、读

作为一篇赋文,《滕王阁序》读来更是美。文章在句式講求对偶的同时,还特别追求声调的平仄相对。就一联而言,上联以平声字结尾,则下联用仄声字结尾:如“睢园绿竹,气临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上联的“樽”是平声,下联的“笔”就是仄声。反之亦然。如“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上联的“冠”是仄声,下联的“风”是平声。这样一来,句中平仄相间,铿锵起伏,错落有致,而全文也抑扬顿挫,回环往复,读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之美。

四、写

《滕王阁序》不仅内容美,而且在写法上也美。文章以滕王阁为中心,作者纵古贯今,思接千载,使文章具有纵深的立体感。从子期伯牙、屈原、贾谊到“胜友如云,高朋满座”;从“豫章故郡”到“洪都新府”;从天上“星分翼轸”到地下“地接衡庐”。同时作者也能把自己的思维打开,横向扩展,从不同的角度去描写滕王阁。如视线方面,远看“烟光凝而暮山紫”,近看“潦水尽而寒潭清”;仰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俯视“飞阁流丹,下临无地”。如色彩方面,绿色如“层峦耸翠”,红色如“飞阁流丹”。视听动静方面,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虚实结合如“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作者在自己的思维纵横交错的同时,在对山水美景的描摹中,又使用多样写法。有的工笔细描,反复勾勒,如对滕王阁建筑的描写。有的水墨烘染,信笔点缀,如对阁外的自然景观。也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如“层峦耸翠”“飞阁流丹”。也有的是本色描写,如“潦水尽而寒潭清”。总之,作者运用他的聪明才智将滕王阁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在不经意间又被美感染了。

《滕王阁序》的美是多姿多彩的。感悟经典之美,发掘经典之美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听、多说、多读、多写,从中领会蕴含在文章中的美,并接受美的熏陶。

猜你喜欢
层峦仄声平声
层峦幽谷
过玉珠峰
吟出古诗之美
浣溪沙·旧梦方残意若何
潘海源游百崖
揣一本词典走天涯
揣一本词典走天涯
贞观的“观”读平读仄?
病联曝光台
转入普通话平声的常用古入声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