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玲燕,朱 瑜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关键字】高职;辅导员;立德树人;途径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化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日常管理工作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与引路人,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实施者。 随着党中央对高职教育的进一步重视,招生人数逐年上升,今年高职面向社会人员又扩招100 万人,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更加艰巨,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践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如何推动高职院校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等职业人才的重任,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实到位,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高校辅导员要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要求。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信息开放化与文化多元化对大学生思想影响大, 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普遍认为自已学习成绩不及本科院校学生而产生自卑心理,以及专业思想不稳定、就业落差大与思想活跃等特点,在部分高职院校学生中出现了理想信念模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明晰、 缺乏社会责任感与担当意识薄弱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身心健康与成长成才。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政治的指导者和思想的引路人。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做好立德树人工作, 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价值观、人生观,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 最具活力的力量,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 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 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而奋斗”[2]。大学生是中国青年的优秀代表,要使新时代大学生有理想、明方向、有斗志、有担当,成为“中国梦”的栋梁之才,就必须加强立德树人的教育。
随着社会职业人才的迫切需要, 高职院校有过度追求规模而忽视教育质量的现象, 培养的人才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高职院校重视职业技能教育有余而重视政治思想教育不足。 具体来说, 关于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的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正确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是实施立德树人教育的前提。在对立德树人内涵阐述上,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后勤管理工作者的理解不同, 专业课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理解不同。 有的理解立德树人就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的理解为管理好学生,让学生遵纪守法就行,有的将立德树人的侧重点放在立德上,而且片面的将立德理解为师德,有的将“立德”与“树人”分开,只重视德育教育而忽视了全过程育人。
不少高职学校以就业为导向, 为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与就业率,主要精力放在抓职业技能教育上,弱化了教育的德育功能。 有的高校为了加强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培训,采取“2+1”培养模式,即两年理论课,一年实习课。 在一年实习的实践过程中,有的学校放任自流,或整班送到企业顶岗实习,或放假到家乡进行毕业实习,一年时间的松散管理,学生得不到系统的组织学习与德育教育, 形成了重技能教育而忽视德育教育的现象。
高校辅导员是立德树人教育的主要力量。 但辅导员在政治思想理论水平与专业素养方面还不能满足现代大学生教育的需要, 立德树人教育任务中的角色定位认识存在偏差,有重管理轻教育的现象,有重自己职务职称晋升而轻自己理论修养的提升,存在对立德树人教育素质不高、 精力投入不足与能力不强的问题。
对高职学校的评估,其评估体系中多是强调教学实训条件,教学科研奖项等,多是对办学实力、办学条件等硬件作评价,对学生品德教育成效、人才培养质量指标体系评价模糊。对学校教师的考核重在教学工作量上,在教学质量上,特别是教书育人方面的考核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学生的评价方面也是有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 这种评估、考核与评价导向影响了立德树人教育成效与德才兼备人才的培养。
面对高职院校在立德树人教育存在的不足,我们要正确认识与认真分析原因。从正确认识“立德树人”内涵出发,认真剖析辅导员自身存在的素质与能力不足,把“三全育人”作为工作的落脚点,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 进一步提高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立德”出自《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巧”。 “立”是“树立、确立”之意,“树”是“栽培、培育”之意。《大学》开篇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道德教育是我国古代教育的核心。 《管子》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说明“树人”是一辈子的事[3]。 立什么样的“德”,2018 年5 月2日,习近平在与北大师生座谈会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 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2]。 2017 年出台的《关于加强与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5]。 所以高校辅导员要把树立理想信念作为立德树人教育的核心内容。
目前,辅导员队伍存在以下问题:(1)队伍人员不足,而且兼职的多。岗位人数与学生人数比达不到教育部要求的1:200, 在辅导员队伍中大多数为兼职,专职的较少;(2)队伍人员结构偏年轻,而且女性较多。尽管年轻人精力旺盛,但因为结婚生子等事情多,教育管理学生功夫不够。(3)专业知识缺乏,而且培训不够。高职院校招录辅导员教育学、思想政治专业的不多,辅导员专业知识不足,导致招进后就开始担任辅导员工作,经验不足,能力不够[6]。
首先, 要加强自身理论修养。 “打铁还得自身硬”,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辅导员必须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拥护者、实践者。 学校要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研读马克思主义原著,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水平。 辅导员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
其次,强化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将辅导员岗前培训与定期业务培训结合起来,提高岗前培训的质量,保证业务培训的时间; 将职业技能大赛与有关课程教学结合起来,鼓励辅导员老师指导职业技能大赛,在指导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中积累学生工作的本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知识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三,调整优化队伍结构。 按照有关规定,不断补充新人,配齐辅导员,确保辅导员队伍稳定;优化辅导员年龄结构与性别比例, 配优年龄大的兼职辅导员,起到传帮带的作用,逐年增加年轻辅导员,保持辅导员队伍老中青相结合,男女比例适中,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战斗力。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7]。高校要把立德树人贯穿在育人的方方面面,落实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每个环节。
全员育人, 强调对大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人人有责。立德树人是辅导员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教师有责,专业课教师有责,而且管理人员也有责;不仅学校职工有责,社会人以及家庭成员都有责。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提出的六个方面的要求,坚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8],不断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要动员全社会的人都来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通过先进典型人物正能量,如“道德模范”、“时代先锋”来激发他们,用反面教材鞭策他们。
全程育人, 强调对大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从一年级到毕业,从学习到生活,从课内到课外,时时处处都是育人的时间。 辅导员要抓住目前教育中薄弱环节特别是学生大四与课外时间加强教育与约束,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加强教育与管理。全方位育人, 强调德智体美劳各各方面都要体现育人导向。 全方位,立足空间维度,把学校与家庭、社会育人功能发挥出来,把学校各部门协调起来,利用线上线下以及碎片化时间, 不断拓展育人在空间维度上的全覆盖。
在无人不网,无处不网的新时代,利用好互联网开展大学生的立德树人教育是一个现实问题。 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传播快、使用方便等特点,深受青年大学生喜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 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7]。 利用“互联网+思政课”,在网络平台上开展思政课学习与讨论, 让学生在平台上讨论作业与交流思想,避免老师“一言堂”;利用“互联网+管理”,在新媒体上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如就业信息发布、心理咨询、党团活动管理等,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快捷高效,不受时空限制,是学生喜欢的一种形式;利用“互联网+思想教育”, 在新媒体上推送爱国主义、 先进人物教育短片, 及时发布正能量的先进典型,开展“三观”讨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受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立德树人教育的有力保障。 高职院校辅导员应该充分认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准确领会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 认真分析新时代高职学生思想状况、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素质,强化实践锻炼。作为高职院校, 应该进一步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 加强培训指导,提供保障措施,采取多种途径不断推进立德树人教育, 为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