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好 耿 杨
(合肥一六八新桥学校 安徽合肥 230001)
21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首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阐明了21世纪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融入未来社会,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2015年3月发布的《教育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要加快“核心素养体系建设”。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努力解决好学校教育的“有限性”和人的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问题,同时解决好学校教育的有限性与知识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问题。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又要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预留足够空间。
合肥一六八新桥学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学校的善文化建设秉承“择善修身,立学济世”的校训,坚持“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为中华民族复兴育才”的办学理念,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通过善教育,打造善文化,让师生存善心,行善举,做善人。通过引导、教育、内化体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成为“爱生活、能自治、懂合作、善思辨、会学习、求真理”的现代公民。
如何才能让“友善”之花香沁入学生心脾,学校善文化浸润学生心灵?笔者认为关键是落实好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精气神,学校进行了“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的学校‘善’文化建设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
在教学中选择有利于“善”文化的典型教学内容,探索各学段共性的、有效的德育策略。例如,学校在课前组织相关活动,让孩子静下心来,语文课前一首诗朗诵或三分钟演讲,数学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英语课前“你读我晓”活动,培养孩子们课前意识,也便于学生快速安静,更好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探索富有本校鲜明特色的低、中、高段阅读教学实践模式的构建。学校的教育阵地在于课堂,学校在落实学生养成习惯的教育上积极营造“善学,学善,与善同行”的课堂。例如我校英语教师执教的“Story Time”,是一节以三个小故事为载体的阅读课,课文内容主要是复习三种时态(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以及学习一些新的难度较大的单词。就课文内容而言,难度较大,因而在备课期间教师就思考能不能将这节故事课由“教师上课”变成“学生表演”。三个故事,由三组同学表演。那么第一个问题:这三组成员如何选出来?首先,确立甄选的标准,分成作业最认真组、课堂表现最积极组和小组成绩最佳组。将标准公布之后,班级的12个英语小组在考核期间表现都明显积极,尤其是对后进生而言,他们的改变最为明显,因为他们有了不难实现的目标。成绩不再是唯一的标准。三组成员确定后,问题二:如何既表演故事又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笔者将三组成员聚集起来,让他们自选出表演故事后确定表演思路,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三组成员自己研读课本的过程。他们的思考结果甚至超出了笔者的期待。学生参照笔者平时上课的模式,参考教辅材料,选出了本课的新词和新短语,利用图片形式准备给大家讲解。在这个过程中,笔者稍作纠正和示范。思路理清之后,问题三:如何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这节课中?表演当然需要一些简易的道具,笔者选择了班级部分学习后进生参与制作道具等工作。这节简单的故事课在没有开始之前已经烂熟于部分同学的心中。直到上完课很久,参与表演的一位同学还说:“老师,这是我这学期掌握单词最牢的一次,到现在我还记得我准备的那些道具的英文说法。”这种教学形式,既注重习惯的养成,也落实了教育教学的目标。
学校基于师生对“善”文化的认同,积极建构学校“一二三”德育体系。“一”指一个理念——“树立最完整的教育就是‘学校—家庭’教育”理念,努力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二”指两个合力。一是将和善家庭和至善校园的创建结合起来。二是将传统“善”文化内化于德、外化为行,切实加强对学生善的培养。“三”指三级课程。拓展型课程以课程模块的形式开发开设,以“适切性”“科学性”为原则,遴选出基于本校实际、满足学生“至善”发展需要的课程资源(如:人文经典模块、科学探索模块、实践交流模块、艺术健身模块)。学校组织语文组、政治组、历史组、艺术组共同构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库,选编适合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校本教材,成功编制分年级《善文化教育读本》。通过读书、征文、演讲、辩论等形式持续、深度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学习与讨论活动,并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中,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小学德育单一的课堂教育模式。
学校在一开始寻找课程文化认同点时,首先思考的不是文本的完善或课程的数量,而是学校的“善”文化课程建设是否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否提供了培养学生基础能力及群体特定素养的课程。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具体的目标。
首先,教师发展目标:使教师形成师德高尚、善于研究、有思想、敢创新、负责任,“教善,善教,与人为善”的群体。
其次,学生成长目标:学校提供基地、教师巧妙引导、家庭给予理解、社会提供帮助,学校、教师、家庭、社会四方联动,形成合力,通过引导、教育、内化体验,善于预学、独学、对学、组学、群学。让学生养成预先学习的习惯,并能与同学进行有效的两两对学、小组学习和群体学习。使学生养成“学善,善学,与善同行”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成为爱生活、能自治、懂合作、善思辨、会学习、求真理的现代公民。
最后,学校发展目标: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推进,践行“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为中华民族复兴育才”的办学理念,构建善文化建设特色,更好地推进校园“善”文化发展,从而让全体师生存善心、有善念、行善举、做善事、成善人、扬善学。
在活动中把善“植入”学生心中,让学生在学会“为善”中形成自己的习惯。学校开展的读书节、感恩节、研学行、青春仪式、毕业典礼等活动就是实现传统“善”文化教育与德行教育整合的有效手段。学校将以“为善教育”研究作为核心德育课题,在活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为善”的培养,实现实践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逐步形成以“为善”为主体的德育特色。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启迪和引导,使每一位学生都真正理解“善”的核心内涵。
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应坚持“源于课堂、高于课堂、服务课堂”的原则,力求开发德育资源,进行“德育常态化”探索,努力使“善文化建设特色化”,让善文化建设服务学生、主导学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好习惯伴随他们的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