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瑞 郝利国
[摘要] 目的 比较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中医辨证论治均为气虚血瘀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84例患者。其中,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舒血宁治疗,B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2、4周后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2周后B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A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4周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4周后两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心电图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舒血宁注射液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表现,起效迅速。
[关键词] 舒血宁注射液;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血液流变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9)01(a)-0145-05
目前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绞痛主要以药物缓解病情为主,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药物治疗效果会逐渐降低,其对心绞痛症状的缓解能力也相对有限,而近年来中医针对冠心病心绞痛不同症候分型开展的辨证施治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1]。舒血宁注射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心肌供血不良、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药物,其具有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而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同样为近年来临床应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型中成药。本文通过对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中医症候分型明确为气虚血瘀型冠心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4例患者中男51例,女33例;年龄42~75岁,平均(53.2±4.9)岁;病程2~19年,平均(4.3±1.5)年;心绞痛类型:初发劳累型25例,恶化劳累型28例,稳定型20例,梗死后型5例,变异型4例;合并糖尿病15例,高血压41例。观察组84例患者中男53例,女31例;年龄42~75岁,平均(53.2±4.9)岁;病程2~19年,平均(4.3±1.5)年;心绞痛类型:初发劳累型23例,恶化劳累型31例,稳定型20例,梗死后型5例,变异型5例;合并糖尿病19例,高血压4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和/或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存在典型心绞痛症状,符合第8版《内科学》中相关诊治标准[2];经《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冠心病辨证标准判断为气虚血瘀型,主症为胸闷胸痛,次症为心悸气短、身倦乏力、舌淡紫、脉弱而涩、面色紫暗[3]。排除标准:精神疾病;嚴重心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急慢性感染;严重内科基础疾病、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者;药物过敏患者。
1.3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冠心病心绞痛对症基础治疗,具体措施如下:硝酸甘油注射液(山东圣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Y20160419K93,规格:1 mL/mg)加入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初始剂量为5 μg/mg,5 min后无效可增加剂量为10 μg/min,并逐渐递增至20 μg/min,连续治疗1个月;阿替洛尔片(重庆科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60503001)起始剂量为6.25~12.50 mg,口服,2次/d,后根据病情逐渐追加剂量(50~200 mg),治疗1个月。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舒血宁注射液(通化谷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601231193)20 mL混合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1次/d。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606194421,规格:2 mL/10 mg)80 mg加入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及心电图改善效果,显效:患者心绞痛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超负荷体力活动时也不会出现心绞痛,偶尔出现心绞痛时患者硝酸甘油应用剂量减少80%;有效:心绞痛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程度减轻,心绞痛发作时硝酸甘油剂量明显降低;无效:未达到上述治疗标准。心电图改善评估标准,显效: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或表现为正常心电图;有效:相关导联降低ST段经治疗后回升0.05 mV以上,但仍未恢复正常,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50%以上,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无效:未达到上述治疗标准[4]。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平均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采用中医证候积分评估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胸痛积分中,无胸痛记录为0分,发作后经休息可缓解为2分,发作时仍需服用硝酸甘油者4分,发作频繁则为6分;胸闷积分中,无胸闷为0分,偶尔胸闷为2分,发作频繁为4分,发作频繁且影响正常生活者为6分;心悸积分中,无心悸为0分,偶尔心悸为1分,经常、持续心悸为2分,经常发生且影响生活为3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2周后B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明显少于A组(P < 0.05),但治疗4周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胸痛、胸闷、心悸积分及血瘀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各项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2周后,B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积分明显低于A组(P < 0.05),但治疗4周后两组各项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心电图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心电图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与并发癥比较
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其中A组发生头晕3例,乏力1例,头痛1例,恶心2例,总发生率为8.33%;B组发生头晕3例,头痛2例,恶心3例,总发生率为9.5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且均在治疗完成后停药自行缓解,不对药物治疗产生任何影响。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在中医属于“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并且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析认为气虚血瘀是其主要的发病机制,患者正气虚弱、痰热、瘀血阻滞经脉,体内气血不畅致胸痛、胸闷等症状表现,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多为本虚表实症,因此其临床治疗应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为主[5]。而冠心病心绞痛西医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改善患者心肌供血,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与发展,其中硝酸甘油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能够对血管平滑肌收缩状态进行调整,松弛血管平滑肌达到扩张血管、改善心肌供血的目的[6]。硝酸甘油在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救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阿替洛尔同样为临床常用治疗冠心病药物,但硝酸甘油与阿替洛尔在长期应用中会导致头晕头痛、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并且硝酸甘油还会对动静脉血管床产生扩张作用,易发生外周血液潴留导致回心血量降低,长期、大剂量应用时会导致血压过度降低而发生一系列不良反应[7]。
中西医结合疗法是近年来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热点与重要研究方向。临床研究结果证实,虽然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单一的药物能过获取一定的效果,但由于药物自身的特性当达到一定平衡时很难再获得更大的提高[8],在考虑作用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联合中医药进行治疗在理论上不仅可有效降低单一西药的应用剂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药物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9]。本研究结果提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舒血宁注射液均可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理想且安全可靠,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起效更为迅速,治疗2周后便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与体征,总体疗效略优于舒血宁注射液,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舒血宁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银杏叶提取物,有效成分则为黄酮苷类、萜类,具有良好的抑制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消除氧自由基、改善心肌供血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舒张血管平滑肌、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症状,降低心肌缺血缺氧性损伤的发生与进展[10]。同时舒血宁注射液中的总黄酮成分可有效增加机体冠脉血流量,从而使异常ST段上升幅度减小,降低病理性Q波的出现率;文献中在丹参类注射液与舒血宁注射液的比较报道中[11],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在提高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心电图总有效率、改善血液流变学、血脂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近年来随着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投入临床并应用,大量数据显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与舒血宁注射液基本一致,但其具体机制仍未明确[12-14]。
丹参酮是丹参提取物中的重要成分,是主要药效作用因子,可发挥良好的抗菌消炎、抗肝功能损伤作用。丹参酮ⅡA是二萜醌[15-16],具有良好的血管扩张作用,对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症状以及局部的血液供应,并对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沉降具有一定作用[17]。近年来针对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的应用研究显示[13],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均可发挥良好效果,在对化疗药物诱发的周围神经病变中具有良好的预防与治疗作用,在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致肾损伤,治疗心肌肥大、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结局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18-20]。本研究结果提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有效提升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积极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与舒血宁注射液用于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表现,但丹参酮ⅡA磺酸钠起效作用更为迅速,症状与体征改善更为显著,临床可结合患者实际病情选择合理的药物搭配方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但本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样本容量过小可能导致结果结论客观性不足,并且本组研究并未结合其他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成药进行对比研究,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盛和振.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1):86-87.
[2]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26.
[3] 崔焕俊.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5,3(3):125-126.
[4] 蔡兴芬,陈龙胜,吴春美.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5,22(3):317-318.
[5] 樊蓉,任天舒,赵庆春,等.西药常规治疗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的荟萃分析[J].药学实践杂志,2015,33(1):83-87.
[6] 施惠燕.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22(2):220-221.
[7] 伦志伟,于庆萍.对比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西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经济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5,3(19):40-41.
[8] 吳嘉瑞,李怡,谭迪,等.基于Meta分析的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评价研究[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11):1452-1456.
[9] 苏洪义.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变学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0):31-32.
[10] 肖珩.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7):151-152.
[11] 谭迪,吴嘉瑞,崔盈盈,等.基于Meta分析的舒血宁注射液对比丹参类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评价研究[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8,27(1):20-26.
[12] 成磊.冠心病心绞痛应用舒血宁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可行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4):134-135.
[13] 李增才,刘现忠,王兵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阿霉素对化疗致心肌损伤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7):170-171.
[14] 李增祥,张琼琼.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心绞痛并发室性早搏临床症状的疗效观察[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7,15(1):52-54.
[15] 唐梅森,黄政德,向忠军,等.加味丹参饮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68例疗效观察[J].中医杂志,2015,56(5):395-397.
[16] 曹甜甜,徐海丽,贺延.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细胞因子和血脂水平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7,26(1):104-107.
[17] 陈晶.稳心颗粒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应用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分析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957-957.
[18] 何红.丹参酮ⅡA磺酸钠辅助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28(11):115-118.
[19] 石晓萍,李静潘雯,吕迁洲,等.我院125例住院患者使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分析[J].上海医药,2016,37(19):58-63.
[20] 秦宏杰,陈新光.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老年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6):130-133.
(收稿日期:2018-06-06 本文编辑:苏 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