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现状、契机与路径研究

2019-03-14 11:53徐珍珍章甜甜
职业教育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

徐珍珍 章甜甜

摘要: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是在与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交互中不断调整、完善、创新和发展的生产技术。随着社会和技术的深刻变革,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生态发生深远改变,传承人高龄化严重、传承观念因循守旧、传承队伍后继乏人现象严重。因而,基于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历史契机和关系思考的分析,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活力的焕发仍需政策、教育、社会等多维系统的支撑。一是扭转观念,提高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社会认可度;二是拓展路径,推进学校教育和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融合度;三是多措并举,加大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传承的支持度。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9)01-0015-06

传统技艺是由我们的祖先一辈辈积淀流传至今的、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积淀形成的生产技术,它富含民众的审美观念和思想情感,代表着技艺的精华,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1]。它包含三个重要的属性,一是生产生活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是人们为获得物质生存资料而对自然进行简单加工的产物,最初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需要,这一实用性使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能够历经千年时光的流转得以不断延续和传承。二是文化艺术属性。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在发展中不再局限于生活用品的实际功能,更有实用和审美高度契合的工艺美术追求,且富有地域特色,体现了一个地区特有的文化品质、价值情感和审美意趣,如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景泰蓝制作技艺、西湖稠伞制作技艺等。三是技艺精湛属性。每一样非遗传统手工技艺背后掩藏的是高超的技术技艺和独具匠心的创新能力,包含民族的文化自信和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但随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传承环境的变化,以及多元文化的影响和浸润,代表民族优秀和独特文化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在现代化进程中日渐式微,甚至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现象。据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马达介绍,全国280万企业从业者、100余万农村加工队伍、500余万社会零散从业人员中国家级工业美术大师532名、省级工业美术大师5 148名、传统手工艺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723名。总体观之,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从业人数总量严重偏少,高端人才占比不高,从业者学历偏低、能力不足是普遍现象。因而,站在传承的视角,对非遗传统手工技艺面临的困境和机遇进行梳理分析,理顺传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几对矛盾关系,探寻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路径十分必要。

一、 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现状

纵观历史,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在与自然和社会的交互中不断调整、完善、创新和发展,经历了由低到高、由简至繁、由最初满足人们简单的生活需要到满足人们丰富的审美追求的演变过程。但社会和技术的变革,使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面临着失传和断代等前所未有的传承危机。

(一)传承人:高龄化严重

大多数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高龄化现象较为严重,普遍面临人亡艺绝的濒危处境。2017年初,文化部公布的《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指出,非遗传承人队伍高龄化问题形势堪忧,据统计,在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约50%以上超过70周岁。以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为例,《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项目申报书》中专门列出了陶瓷传统技艺的“传承谱系”。据对健在老艺人的考证,列出了拉坯、利坯、施釉、画坯和烧窑等5项手工制瓷工艺的传承谱系,共13位老艺人。但这仅存的13位老艺人中,健在的仅6人,其中2人己转行。更令人担忧的是,古窑瓷厂集中保护的老艺人平均年龄接近70岁,且大多数都没有收授徒弟,使得青花玲珑、彩色釉等景德镇传统的制瓷工艺走到了消亡的边缘。事实上,作为传承人,他们觉得担负起非遗传统手工技艺薪火相传的重任是使命也是本分,也希望自己钻研一辈子的技艺能够被更多人知晓,被更广泛地流传。但同时,他们也异常焦急,因为会的人越来越少,学的人越来越少,而自己的年龄却日益渐长。即师傅有心教,但徒弟没心学或没人学。因而,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是一项是与时间赛跑的竞技,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迫在眉睫。

(二) 传承观念:因循守旧

在血缘社会里,社会变动的速率较低,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为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代际传承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结构,同时也带来了传承观念的固化。一是传内不传外。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往往被视为家族的无形资产,是家族兴旺繁荣的根本保证。正如费孝通在其著作中写道:“拥有财产的群体中,家是一个基本群体。它是生产和消费的基本单位,因此它便成为群体所有权的基础。[2]”因而,技艺的保护和垄断成为必然,这种重视技艺血亲种系代际延续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以子承父业、家传世学的方式传承着,但往往因尽可能缩小传承范围的封闭性使得某些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因不可控因素而面临失传的风险。二是传男不传女。除去织染、刺绣等偏向女性传承的技艺,大多数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秉承这样的传承理念,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一方面源于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在中国传统家族观中,婚姻关系不是夫妻之间的横向对等,而是偏向父子之间的纵向传递,这寓意着女性并非独立的社会个体,而是依附于男性的附属存在,另一方面源于技艺保护的考虑,如果不对女性技艺传承进行限定,那么技艺很可能伴随着女性出嫁而外流。不可否认,这样的传承观念确实较完整地保留和延续了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历史脉络,但由于家庭结构、社会文化的变迁,原有的传承观念难以为继,更在相当程度上加剧了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后继乏人的矛盾。

(三)传承队伍:后继乏人

人是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根本要素,后继乏人是传承面临的最大问题。当前,年轻人不愿意从事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社会认可度和自我认同度不高。由于社会地位和收入等因素的影响,人才队伍状况不容乐观。据统计,专业院校毕业生加入到传统工艺美术领域的不足1%,高级工艺美术师仍在从事传统工艺的不足20%[3]。在访谈中也发现,很多家长在为孩子做成长规划和职业选择的时候依然深受传统文化氛围的影响,倡导学历教育而轻视从事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空间。二是技艺习得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大凡是足够高深之技术,都与魔法无异。纯熟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单调反复练习的结果。通常技艺的繁复、长期和辛劳使得很多学习者望而却步。如黄酒酿造技艺不仅是一个技术活,更是一个体力活,工作环境不好,工作强度偏大,太过劳累,太过辛苦。反之,也只有真正热爱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学习者,才会凭借浓郁的兴趣和深厚的情感,乐此不疲地攀登技艺的高峰。三是多元文化影響下的选择多样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改变带来思想观念、文化意识、风俗习惯的改变。兼容并包的现代化社会为年轻一代提供了更为宽广、丰富的职业选择和就业机会,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不可避免地被整体边缘化,无法赢得年轻一代的青睐。

二、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历史契机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现代化和机械化大工业生产给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带来了致命性的冲击,致使许多技艺濒临失传或已经失传,但人们对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与传承的努力从未停止。

(一)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

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构建了整个国家文化自信的基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弥足珍贵、不可代替的文化特质和精神财富。其传承的过程也是弘扬和彰显民族优秀文化、民族文化特质和民族文化品格的过程。丧失现代化将意味着民族的贫困,而丧失文化传统则意味着民族的消亡[4]。早在19世纪初英国兴起的手工艺复兴运动,虽无法改变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但唤醒了人们对于传统手工技艺价值的重新审视。我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也逐渐意识到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的重要性,2017年1月,国家层面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和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实施要求和推进举措。同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等部门《关于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战略高度全面部署传统工艺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工作,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因而,从社会整体传承环境来看,非遗传统手工技艺迎来了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国家越来越注重延续和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品格,也越来越重视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社会经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挖掘和保护。可见,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既是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历史契机,也是最终归宿。

(二)工匠精神的培育推崇

工匠精神是工作世界与人的内心世界的契合[5],其本质是将所从事职业作为一生志向、理想和情感的寄托,追求“技”“艺”“道”融会贯通、手到心到神到的出神入化的境界。自古以来工匠精神就一直深藏在我们的文化内蕴中。虽然工匠精神随着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式微而日渐隐匿,但从未消解。特别是当下,工匠精神从学术话语转变成政策话语,被写入国家纲领性文件而备受各行各业推崇,非遗传统手工技艺领域也不例外。一方面,工匠精神是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精湛的精神内核。工匠之德统帅工匠之才,既是精湛技艺非物质化的高度凝练,传递了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专注执着的精神理念,也涵盖了对所从事职业的热爱、承诺和智慧。另一方面,工匠精神是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重要内容,其培养过程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师傅向徒弟传授的不仅仅是技艺本身,更重要的是传递技艺之外的持匠心、铸匠魂、守匠情和践匠行的精神追求。这是匠人独具一格的气质,是匠人非凡成就的底色,是判断和决定传承者技术水平和技艺成就的重要标准。此外,国家从政策层面推崇工匠精神,积极培育工匠精神,高度赞誉技术技艺背后日积月累的点滴磨练,根本目的在于厚植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文化,解决传承者的后顾之忧,真正营造传承者敬业、爱业、乐业的社会氛围。

(三)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

精准扶贫是国家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而实施的重要战略部署。通过帮扶结对形式开展的精准扶贫战略为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提供了发展契机,契合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生产性传承的特点。如果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不能在市场上存活下来,不能形成新的“造血机制”,那么,再天然的传统手工技艺都将走向消亡。一方面,生产性传承是融入现代生活实践、重新获得市场需求、体现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活态性”的传承方式,也被视为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与传承最适宜的方式;另一方面,我国很多地方的乡村确实蕴含着丰富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资源,且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往往是很多乡村人赖以生存的手段。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除去一些生产性保护较好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如陶瓷、酿酒、制茶等技艺,更多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因赖以生存环境的改变而只能在乡村坚守,传承生态极其脆弱,如贵州、云南等偏远乡村,迫切需要依靠产业等多元化的开发形式来实现在生产和生活的互动融合中进行保护传承的现实诉求。因而,依托精准扶贫战略实施而顺应开展生产性传承是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保护发展的基石,同时,也是扶贫帮困,实现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者自身生活富裕的重要途徑。

三、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关系思考

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关涉三对基本关系,传承与创新、手工劳作与机械生产、实用需求与价值情感,厘清和把握内在关系矛盾,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和发展非遗传统手工技艺。

(一) 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传承、创新和市场是生产性保护的三要素,如何兼顾传承与创新自然成为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生产性保护首要考虑的问题,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但我们对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必须要有一个辩证的认识和判断。一是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本身具有一定的流变性。它曾经是不同时代人们现实需求和精神追求的真实映射。每一项非遗传统手工技艺背后,总是叠加着不同空间、时间,现代,历史的要素,内在隐含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创新问题。从时间纵轴观测,手工技艺种类由单一趋向多元、手工技艺由不成熟趋向成熟、适用范围由生活用品趋向工艺艺术,这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创新、自我发展的过程,只不过这种变化发展的速率缓慢而被吸收在传承的过程中而已。换言之,传承并不意味着不变,也没有不变的传承。二是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与创新是一个度的考量。面临经济发展、文化变迁和技术更新,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究竟是坚守传统,还是迎合市场?如何解决技艺传承与技术变革问题,直接关乎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现实走向。学界对如何协调传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也一直争论不休,一方认为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必须遵循传承的本真性和整体性,原汁原味地加以保留,一方则认为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必须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可以表现为工具的创新、工艺的创新、流程的创新亦或功能的创新等,但只要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核心要素得以保存,内在的文化价值和属性没有发生根本变化,那么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创新就有传承的价值。这种创新既是传承,是延续,也是新生,且从实践观之,后者兼顾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更具操作性和发展性,既保存了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又赋予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当代新生价值。

(二)手工劳作与机械生产的关系

手工劳作和机器生产的矛盾是生产方式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一是数量,表现为“定量生产”和“规模生产”的矛盾;二是质量,表现为“精雕细琢”和“标准量产”的矛盾。其实,手工制作与机械生产对于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来说不是对立的,而是对弈中互为补充、共同存续的统一体。一般适合机械化生产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项目往往都具有大宗化消费和高流通化的特点,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高度相关,具有采用流水线式生产方式的生产基础。以宣纸制作技艺为例,对于宣纸制造技艺中一些劳动强度大的生产环节,如捣纸浆、火墙烘干等,可以采用机械代替人工。如此一来,既保留了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也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尽管机械的运用具有提高效率、节约人力、扩充题材的比较优势,但机械化等现代生产方式无法完全代替手工劳作,很多时候只能起到辅助性作用,无法进行最能体现技艺与价值的“细部操作”。且人本身是大自然的产物,渴望与大自然亲密交流,那些经过人与人之间的磨合和沟通之后制作出来的物品,保留了自然和本真的痕迹,具有机器标准化生产无可比拟的文化特性和情感温度,这也是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和手工制作的价值精髓。如南京云锦,作为中国古老的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古时主要供宫廷御用及贵妇使用,如今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的流行元素而广受欢迎。但在众多的云锦品类中,库锦和库缎等均可用现代机器生产,唯木机妆花织造工艺至今依然无法用机器代替,只能依靠老式的提花木机进行织造。此外,在进行机械化生产的同时,还要注意过度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的开发和消费问题,以规避非遗传统技艺丧失内在文化意蕴和情感追求的倾向。

(三)实用需求与价值情感的关系

传统手工技艺源于人们为获得物质生产资料而对自然进行简单的加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手工技艺始于人类劳动,是一种与世界之间最原始、最直接、最本真的认识和交互活动。正是有了身体的劳作,人们开始学会使用工具,构建了人类劳作的基本形式。当然,手工技艺最初只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劳动工具的基本需求,这一实用性也使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在漫长的延续和传承中激发了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追求,如刺绣、雕刻、木作等。可以说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是一幅历经千年幻化却仍旧带着生活体温的活画卷,是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物化,更是智慧生活的象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今天的人们对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带来的效用满足已不像传统社会那样主要以物质层面的实用性为主,更多的是消费过程中产生的精神层面的文化体验和审美愉悦。因而,融合实用需求和现代价值情感,赋予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现代化意蕴,打造集实用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于一体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产品才是根本出路。如南通蓝印花布之所以存续良好,其最大的原因在于对传统元素和现代生活需要进行对接、融合和再设计,不断丰富纹样、图案和产品种类,同时赋予蓝印花布新的时代韵味。否则,脱离当代人生活需要和情感需要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产品终将鲜有人问津。

四、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路径思考

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绝非易事,如何缓解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后继乏人的传承矛盾,让非遗传统手工技艺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生产和生活,需要政策、教育、社会等多维系统的有力支撑。

(一)扭转观念,提高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社会认可度

一直以来,受“重道轻技”社会文化的影响,从事传统手工技艺的人群通常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往往是被生活所迫而无奈的生存选择。因而,要想解决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后继乏人的困境,必须从思想源頭上加以扭转,切实提高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社会认可度。一是营造崇尚“一技之长”的职业氛围。国家倡导的“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理念,向社会传递和释放了一种强烈的职业平等信号,为很多有意愿有能力从事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青年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二是弘扬工匠精神。传统手工业是培育工匠的摇篮,是工匠精神得以形成的基石[6]。但工匠精神的弘扬离不开政策保障、制度保障和教育保障[7],其中一个不可忽略的前提就是让手艺人能够凭借技艺获得等同于或者高于其他类职业的收入,使他们能够以技艺为生、以技艺立业、以技艺为荣,择一事,终一生。如此一来,手艺人才能心无旁骛孜孜不倦地追求艺术的极致,成就出彩人生,技艺的传承也才有动力和可能。三是建立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津贴补助机制。日本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传承,也是世界上最早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之一。早在1955年,日本就以身怀绝技和开坛授徒两个条件建立了“人间国宝”动态认定制度,将那些大师级的艺人、工匠,经过严格遴选确认后由国家保护起来,并给予雄厚的资金投入,以鼓励他们不断提高技艺和悉心培养后继传承者。如“人间国宝”开展培训人才和传承技艺活动每年可以从政府得到大约200万日元(约14万人民币)的资金补助[8]。此外,对于学习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学生应设立专项助学金或奖学金,以吸引更多的人潜心学习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形成良好的传承生态。

(二)拓展路径,推进学校教育和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融合度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成为了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重要方式,具有培养一批集素养、技艺和创新于一体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者的天然优势,既能够解决后继乏人的传承危机,也能够较好地弥补以往传承者学历低下、能力不高和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201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从国家法律的层面明确了学校应开展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要求,自然要求不断推进学校教育与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融合,改造传统手工技艺父子师徒传承模式。一是积极开展非遗传统手工技艺进校园活动。2018年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00个左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积极推进非遗传统手工技艺进校园活动。这种方式将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纳入学校素质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展演体验的方式为较广泛的受众提供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体验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真切感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过程中懂得并用心传播背后所蕴藏的艺术情怀和文化魅力,从而潜移默化地扩大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积极推进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专业建设进程。与非遗进校园活动不同,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专业建设是真正实现技艺传承重要的实践载体,是规模化、专业化、系统化培养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的重要实践,应大力探索支持具备条件的院校加强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专业建设,拓展传承范畴,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的发展。2013年初,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公布了首批100个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标志着传统文化传承正式进入全国职业教育的示范专业建设行列。但师资和办学经费相对短缺已成为发展最薄弱的环节,亟需专项经费和政策倾斜的保障。此外,通过正规的学历教育帮助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群提升学历水平,不断拓展创作思路,提高技艺水平,创新发展空间,从而更好地丰富、发展和传承非遗传统手工技艺。

(三)多措并举,加大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传承的支持度

市场是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传承成效重要的衡量标准。一是加大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政策支持力度。由于对生产性保护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各异,政府在开展生产性保护过程中也存在差异性。如宣纸制造技艺等项目,政府不仅专门制定了系统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还给予税收、信贷、人才等全方面的扶持,而土家族织锦技艺等项目却因缺乏政府的规划和资金而举步维艰,迫切渴望政府给予更多实质性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扶助。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搭建投融资渠道,对传统手工技艺产业化发展给予尽可能多的扶持和保护,如设立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专项发展基金。二是广泛开展扶贫项目帮扶结对。充分利用专业团队的人力资源优势挖掘开发落后地区的资源禀赋,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用创新思维升级改造非遗传统手工艺品内涵形式,去其形,取其意,使其既符合大众喜好,又不失传统风格,促进从实用需求层次向文化艺术层次的跃升。如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师生团队与重庆酉阳苗绣项目结对,通过融合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时尚要素对苗绣进行了再次设计和创造,开发了家具、服饰、诞生礼等系列富有现代气息的文化产业链。三是搭建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文化交流平台。一方面,积极寻求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与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战略的契合,借区域特色旅游文化开发契机,经常性举办大型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交流活动,扩大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覆盖面和辐射力,为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爱好者提供交流机会;另一方面,持续深化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理论研究,厘清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现实困境、制约因素、互动机制等,为更好地促进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培养提供理论支撑。此外,对于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应及时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如通过实物、视频、文字等各种形式加以保存,不断完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体系。

非遗传统手工技艺是融合历史、文化、情感的艺术表达,其传承承载着丰富而深厚的人文意蕴,是彰显民族和地域传统文化特质的文化资本。尽管当前面临着传承人高龄化严重、传承观念因循守旧、传承队伍后继乏人较为严峻的传承现实,但挑战和机遇并存,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工匠精神的培育推崇、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寄托着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转机和新生,仍需在坚持传承与创新统一、手工劳作与机械生产统一、实用需求和价值情感统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社会认可度,推进学校教育与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融合度,加大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保护传承的支持度。

参考文献:

[1]朱以青.传统技艺的生产保护与生活传承[J].民俗研究,2015(1):81-87.

[2]费孝通.江村经济[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7:55.

[3]潘鲁生.手艺创意[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1:160.

[4]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286.

[5]庄西真.倡导劳模工匠精神 引领劳动价值回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4):105-109.

[6]張迪.中国的工匠精神及其历史演变[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45-48.

[7]潘建红,杨利利.德国工匠精神的历史形成与传承[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8,40(12):101-107.

[8]周超.中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制度比较研究[J].民族艺术,2009(2):12-20.

(责任编辑:张学英)

猜你喜欢
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英茶文化的传承创新比较研究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论中国古诗词吟唱在音乐中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民俗文化与民间游戏在幼师课堂的传承与创新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承创新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思考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发展